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爱书屋 > 其他类型 > 觉醒系统:它却要我诛杀皇帝结局+番外小说

觉醒系统:它却要我诛杀皇帝结局+番外小说

墨荷儿 著

其他类型连载

话虽然如此说,可李暄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不过没有深究。毕竟对他来说,大明有没有第二个系统拥有者根本无所谓。这个人只要不是老朱,不妨碍他作死回现代就行了。……紫禁城。御书房。蔣瓛正在和朱元璋汇报李暄的情况。离开奉天殿之后始终愁眉苦脸。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一扫阴郁,笑的十分开心。朱元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如果他之前的猜测没错的话,李暄突然那么高兴,多半是又想到了馊主意,准备做点什么,惹自己发火,好掉脑袋。“不过……似乎也不能说是馊主意,虽然说那小子每次做的事情都让咱十分不爽,但对大明而言几乎都是好事。”朱元璋想到这儿,忽然有些期待起了李暄接下来要做什么。他嘱咐道:“继续盯着那小子,有什么情况马上和咱说!记着,要保证他的安全,绝对不能让他出...

主角:李暄景和   更新:2025-04-19 13:5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暄景和的其他类型小说《觉醒系统:它却要我诛杀皇帝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墨荷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话虽然如此说,可李暄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不过没有深究。毕竟对他来说,大明有没有第二个系统拥有者根本无所谓。这个人只要不是老朱,不妨碍他作死回现代就行了。……紫禁城。御书房。蔣瓛正在和朱元璋汇报李暄的情况。离开奉天殿之后始终愁眉苦脸。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一扫阴郁,笑的十分开心。朱元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如果他之前的猜测没错的话,李暄突然那么高兴,多半是又想到了馊主意,准备做点什么,惹自己发火,好掉脑袋。“不过……似乎也不能说是馊主意,虽然说那小子每次做的事情都让咱十分不爽,但对大明而言几乎都是好事。”朱元璋想到这儿,忽然有些期待起了李暄接下来要做什么。他嘱咐道:“继续盯着那小子,有什么情况马上和咱说!记着,要保证他的安全,绝对不能让他出...

《觉醒系统:它却要我诛杀皇帝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话虽然如此说,可李暄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不过没有深究。

毕竟对他来说,大明有没有第二个系统拥有者根本无所谓。

这个人只要不是老朱,不妨碍他作死回现代就行了。

……

紫禁城。

御书房。

蔣瓛正在和朱元璋汇报李暄的情况。

离开奉天殿之后始终愁眉苦脸。

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一扫阴郁,笑的十分开心。

朱元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如果他之前的猜测没错的话,李暄突然那么高兴,多半是又想到了馊主意,准备做点什么,惹自己发火,好掉脑袋。

“不过……似乎也不能说是馊主意,虽然说那小子每次做的事情都让咱十分不爽,但对大明而言几乎都是好事。”

朱元璋想到这儿,忽然有些期待起了李暄接下来要做什么。

他嘱咐道:“继续盯着那小子,有什么情况马上和咱说!记着,要保证他的安全,绝对不能让他出任何意外。”

“陛下放心。”蔣瓛道:“臣安排在李暄附近的人,皆是锦衣卫之中一等一的高手。”

朱元璋放心的点了点头,道:“那小子的事情不着急,你准备一下,挑一百个能绝对信得过的死士,之后咱或许会用得上。”

“诺!”

蔣瓛告退离开。

朱元璋看了眼自己的系统。

在早朝结束之后,“教育体系”改革的进度已经从百分之五变为了百分之20。

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

在明末停留的时间,已经从一个时辰,变为了六个时辰!(十二个小时)

能带去明末的随从数量,也从二十个,上涨到了100个!

每天都能带着一百个人,停留半天时间,那么,自己能在明末做的事情就多得多了。

这让朱元璋对明末的事情,有了更多大胆的想法。

“崇祯那小兔崽子,若是能把咱安排的事情办妥最好,若是出意外了……之前咱是真没什么好法子,但现在,咱可以直接出手去干涉!”

朱元璋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闪过了极为凌厉的杀意。

他一直没有亲自出面插手崇祯朝的事,始终扮演一个军师的角色躲在幕后。

除了崇祯太废物,对朝廷的掌控力度过低,甚至就连禁军都没法完全捏在自己手中之外。

最大的原因便是,他在那边能够停留的时间太短,而且能带过去的人太少。

可现在,情况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正当朱元璋思考着明末事情的时候。

崇祯,王承恩与孙传庭正在紧锣密鼓的执行着朱元璋的计划。

明朝末年,顺天府。

钱谦益正与夫人在家中商量卖房的事儿。

钱谦益道:“夫人,现在紫禁城那的房子已经卖到四万一栋!较之京城其他地方价格高了五倍不止!我们手上的全部卖掉,可以净赚十万两白银!我觉得差不多可以卖了。”

“你着什么急?”钱夫人不满的说:“现在才哪到哪儿啊?房价每天都涨,再过个两日,没准还能翻一番呢!”

“这事贪不得。”钱谦益说:“八万两一栋的屋子,你觉得有几个人能拿的出钱去买?最重要的是,卖房卖了好几天,就只有几个木匠在装模作样的干活!

这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是正经要盖房,依我看陛下会兑现承诺的可能性都不高,所谓新房多半是空头支票,所以拖的时间越久,愿意买房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最后没准全得砸在手里!”


东林党的那些人愣了愣,马上意识到崇祯是真没打算和他们商量,王承恩多半就是听了崇祯的吩咐,来这卖房子的。

钱谦益大步向前,怒喝道:“王承恩!莫非就是你这阉人在陛下耳边吹风,蛊惑陛下如此去做?”

王承恩对这些文官可没什么好印象。

在他看来,若非崇祯被这些人哄骗杀了魏忠贤,大明根本就不至于落得如今这般田地。

故而王承恩一点都不惯着钱谦益,扫了对方一眼就不耐烦的说:“钱大人,你要是想买房就带着银子过来签字画押,否则别妨碍咱家办事。”

“你这阉人!速速同本官去陛下面前领罪!”钱谦益气汹汹。

“来人啊,把这家伙给咱家轰出去。”

王承恩面不改色的下令。

身后的锦衣卫马上动了,“钱大人,莫要妨碍大监为陛下办事,你再不走,属下可就得罪了。”

钱谦益正要发作却被同僚拉住,回头一看,发现见不知何时周围已经聚拢了不少百姓,粗略一看能有数百人。这种情况再闹下去,也只会丢人罢了,钱谦益没法,只得不满的退到一旁。

“草民见过大监!敢问,这房如何卖?”

王承恩看了眼,是自己请来的“托”,便说:“四千两银子。”

询价的托故作吃惊状:“这也忒贵了!现在其他地方,最贵的屋子也就两千两银子罢了。”

王承恩冷哼了一声道:“这可是真正的天子脚下!若是能在这有一套房子,那可是能沾龙气的,并且,你买房的钱,会用于支援辽东战事,将来赶跑了建奴,功劳,也有你一份。”

“托”吃惊的瞪大了眼,激动道:“大监说的有理啊!这么一看还真不算贵!草民要一套!”

不多时,就有第二第三个人冒出来买房,周围看热闹的人也越来越多,将“售房处”围的水泄不通。

几个时辰之后,王承恩便扯着公鸭嗓喊道:

“还剩最后十套!”

有个富商打扮的男子站了出来,焦急问:“能否给草民留一套?草民家里的现钱不太够,得凑一凑才能拿的出五千两。”

王承恩道:

“这个嘛,自然是不行的,谁动作快,屋子便是谁的。”

“咱家得去面圣,晚些时候还会回来,有想法的人可以快些去筹银子,来晚了就没份了。”

话说完,王承恩便让锦衣卫把装银子的大箱子往紫禁城里搬。

“钱大人,这事麻烦了啊,已经有人把钱交了,我们现在让陛下收回成命只怕是为时已晚。”东林党那有人显露出一丝贪婪之色:“既然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干脆,我们也买上一栋得了,当然,房子是次要的,主要还是为了支援辽东战事,替陛下分忧。”

钱谦益训斥道:“胡言乱语!买了又如何,让陛下将银子退还不就是了?而且……你们不觉得,陛下忽然整这一出有些古怪吗?”

周围的人面面相觑,有些困惑的点头,互相议论了起来。

“的确挺突然的。”

“仔细想想,陛下虽然说要卖房,但现在连房子的影都见不着,若是事后陛下赖账,买房的钱岂不是打水漂了?”

“前段时间,陛下四处找人借钱,据说国库里就只剩下几百两银子了,我也觉得这事有诈,些许陛下是打算用卖房做局,宰我们一笔。”

此时一道愤怒的声音忽然从不远处传来:

“尔等放肆!妄议天子,该当何罪?”

钱谦益等人扭头一看,便见一个面目刚毅的中年男子龙行虎步正朝他们走来。

此人乃是前保定总督,孙传庭!明末满朝奸臣,他是少有的对崇祯忠心耿耿,且能力极强的臣子。

历史之中,他为崇祯立下赫赫战功,若是没有孙传庭,明朝的命或许还会再短上几年。

但可惜,崇祯帝生性多疑,听信了杨嗣昌、高起潜等人的谗言,将孙传庭下了大狱。

这次孙传庭回京,便是因为崇祯怀疑他“显属欺罔”,下旨让他回京领罪。

故而看见孙传庭,钱谦益等人嗤笑了几声,都懒得搭理。

“哼!”

孙传庭冷冷扫了这些人一眼,朝紫禁城之中走去。

不一会,东林党的人风流云散。

……

紫禁城,御书房。

王承恩正在汇报“战况”:

“陛下,按照您的吩咐,咱请了四十多个人演戏,用您给的银子,当着其他人的面“买下”了四十多套房,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人购房。”

崇祯有些愁眉苦脸。

朱元璋和他说,计划如果顺利,少说能赚个几百万两银子。

他现在十分怀疑可行性。

真会有人那么蠢,上这种当?

即便有……

卖的这么贵,又能有几个人拿的出银子?

“你且继续吧,过两天再看看情况。”崇祯无奈地吩咐。

“报!孙传庭求见!”此时有锦衣卫在外面大喊。

“宣!”

不一会,孙传庭到了御书房之中,行了大礼之后愤慨的指责起杨嗣昌、高起潜是在污蔑自己,“显属欺罔”子虚乌有。

历史上崇祯显然是没有相信孙传庭。

但见过朱元璋,有了朱元璋这个靠山之后,崇祯的心态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他迟疑了,没有立刻给孙传庭定罪。

孙传庭见崇祯没说话,知道自己有机会,心中顿时大喜,他想要为崇祯办事,得到更多的信任。

他恰好回忆起了在紫禁城门口遇见的事儿,多年以来混迹官场的经验告诉他这事情很重要,于是立马将钱谦益等人说的那些话转达给了崇祯。

“……”

崇祯蹙眉,一言不发。

他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

那些个人精,根本就不上当。

他知道,若是回头请示太祖多半能得到解决的办法。

但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定会让太祖极为失望……

孙传庭仔细观察崇祯的反应,虽不知道崇祯为何要卖房,但他猜测,钱谦益等人不去买,对崇祯而言不是什么好事。

于是恭敬道:“虽不知陛下有何打算,但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孙传庭的能力崇祯非常清楚。

如果把计划告诉孙传庭的话,孙传庭或许能有解决的办法。

但……

他靠得住吗?

犹豫了相当久,崇祯终于下定了决心,把自己打算用卖房当诱饵,从东林党那边骗钱的想法说了出来。

孙传庭得知真相非常的吃惊!但他乃是武将,并非那些木讷的腐儒,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立刻就接受了这一事实,为崇祯出谋划策:

“臣有一计,定可令那些人乖乖把银子拿出来!”

“哦?说来听听。”

“臣愿自掏腰包,拿着银子去售房处买房,陛下马上宣布房源紧张,最后几栋涨价到一万两白银,然后找一个靠得住的人,假装成想要沾龙气,但银子不够的商贾来寻臣,用九千两白银买下臣手中的房子,随后臣四处炫耀自己一夜之间,白捡四千多两白银,如此一来,那些人即便知道此事有蹊跷,也会忍不住拿钱购房!”

崇祯闻言眼前顿时一亮。

转头问王承恩:“大伴以为如何?”

王承恩不假思索的点头:“此计甚妙!”

崇祯一想到,自己或许能得到朱元璋的夸奖心情就变得相当好,喜道:“这事就交给你们两个去办!莫要让朕失望!孙传庭,此事若是能成,朕重重有赏!”

孙传庭大喜过望,本以为这次回京凶多吉少,哪想得到能遇见这样的转机?他连忙跪伏在地:“臣遵旨!”

接着与王承恩一同离开了御书房。

王承恩道:“孙总兵,咱俩别走在一块,免得被人看出破绽,咱家先去售房处候着,你在紫禁城中多待一会再出来。”

“得嘞。”孙传庭应下,犹豫了一下,有点尴尬的问:“大监可否借我一些银子?我为了讨陛下欢喜,与陛下说自掏腰包,可五千两……实在是有些相形见绌,一日之内,恐难筹集。”

王承恩愣了一下,有点无奈的说:“咱家的钱早就拿去填补辽东空缺了,最多,只能借你五百两,待会咱家会遣人送到你府上。”

孙传庭应下,迟王承恩半个时辰出宫,他回了一趟京城之中的宅邸,把所有能卖的东西悉数抵押,连妻子的嫁妆都没有留下,但哪怕如此还是差了一千余两。

正手足无措时,孙传庭灵机一动,心生妙计,何不找人去借?如此一来,还钱之时就能名正言顺的,四处宣扬自己大赚一笔之事?于是逐一去拜访了东林党之中,与自己关系稍好的几个大员,死皮赖脸把空缺的银子借到手,然后光明正大把银子用箩筐搬到了售房处。

没多久,孙传庭购房的事情就在顺天府之中传开。

夜里。

钱谦益请杨嗣昌、高起潜几位同僚过府用餐。

几人马上就聊起了孙传庭的事。

“陛下召孙传庭回京,本是要治其显属欺罔之罪,如今他回来了,陛下为何忽然改变主意,饶了他?”

几人面面相觑。

杨嗣昌道:“孙传庭四处借钱买房的事情诸位想必都有所耳闻,在下遇见,些许是孙传庭用银子“将功抵罪”。”

“这……不应该吧?”高起潜不太信。

钱谦益道:“即便与银子无关,陛下三天两头变卦,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比起这个,诸位大人觉得孙传庭那五千两银子,会不会全打水漂?”

高起潜不假思索道:“多半得血本无归,那可是紫禁城周围的地,怎么可能会盖房子,卖给外人住?”

杨嗣昌道:“当君无戏言,谁说得准呢?说实话,在下有些心动了,五千两银子在那地界买一栋屋子绝对不亏。”

话音落下其他人皆是露出了憧憬之色。

但钱谦益问起谁想试试,全都噤声。

在座的都是人精,无利可图的情况下,谁会愿意拿五千两银子去冒险?

不过。

虽然没说要买,但东林党之中的不少人都安排了家仆去盯住孙传庭与王承恩。

心里那点小九九不言而喻。

……


黄子澄话说完,奉天殿一下就安静了,气氛变得相当凝重。

其中文武官员的反应大不相同。

以蓝玉等人为首的淮西武将集团脸色没一个算得上好看。

尤其蓝玉,不满这两个字都已经写脸上了,瞪着黄子澄,眼睛里仿佛能喷出火来。

而代表儒家的文官们,在短暂的诧异之后皆是毫不犹豫的“附议”。

他们都知道黄子澄想做什么。

朱允炆可是黄子澄,齐泰,方孝孺这些大儒亲自带大的,朱允炆上位是他们共同的期望,只要朱允炆能当上皇帝,他们能掌握的权力绝对会比洪武朝大上无数倍!

朱元璋陷入了沉默之中。

虽然知道黄子澄在打什么主意,但也不得不承认的确到了该立储君的时候。

可是,黄子澄,齐泰他们在朱允炆登基之后做的事朱元璋可没有忘记。

若是现在就立朱允炆为储君,只怕骨肉相残的惨剧还得重演。

于是,朱元璋的目光来到了李暄的身上。

那小子似乎相当厌恶儒家的人,不止一次提过必须得让朱允炆远离黄子澄那帮腐儒。

既然如此,何不……

一个好主意在朱元璋的心中成型。

朱元璋低头看着李暄问:

“李暄,你觉得咱应该现在就立储君吗?”

他想要的是否定的答案。

然而。

“黄大人说的的确没错,国不可一日无储君,是该再立储君了。”

“?”朱元璋的节奏被打乱,眉头皱了起来。李暄什么事都与黄子澄对着干,怎么会同意?

沉默片刻。

朱元璋嘀咕道:算了,现在立就现在立,也没差太多。

接着问百官:“你们以为,咱该立谁为储君?”

百官面面相觑,心中虽有答案却不敢应答。

最后,黄子澄壮着胆道:

“《春秋》有云立嫡以长,立子以贤,皇孙允炆殿下仁孝著于四海,民间皆赞“春风化雨”,颇有懿文太子之遗风!故臣斗胆,请立允炆殿下为皇太孙!”

话音落下,其他文臣见朱元璋没有动怒的迹象,连忙高呼“臣附议”。

蓝玉等人,想说话,却不敢,只得闷闷不乐的将头撇开。

朱元璋轻轻点了点头,面向李暄,便准备按照自己先前的计划,让朱允炆以后跟着李暄学习,免得以后被那帮腐儒忽悠。

然没来得及开口,李暄就掷地有声的道:

“此事臣有异议!”

一瞬间李暄再次成为了众人视线的焦点。

有人愤怒,有人不解,有人吃惊。

其中不解的人,朱元璋便是其一,他纳闷的问:“你有何异意?”

李暄道:“立储之事不妥!允炆殿下不堪重用。”

这话说出来,立刻引来了黄子澄等人愤怒的目光,一顿痛骂之后,开始吹朱允炆的彩虹屁,然后问李暄是不是瞎了,居然说这么优秀的朱允炆不堪重用。

朱元璋心里也颇为不爽。

这说的是什么话?说朱允炆这个他看中的继承人不堪重用,不就相当于在打他的脸吗?你就算要说,就不会委婉一些?

不过朱元璋倒不至于特别愤怒,毕竟李暄说的也没问题……

他已经从崇祯口中得知了,自己这孙子本事确实一般,差点就给黄子澄他们忽悠瘸了,若非及时醒悟过来,将那两人处死,只怕会逼的藩王造反。现在就让朱允炆当储君,的确太早了。

旋即,朱元璋准备顺着李暄的话暂缓立储君之事,并让朱允炆以后跟着李暄,让李暄去教导朱允炆。

然而话还没说出口,李暄的下一句话就像是一颗炸弹,差点没把奉天殿里的全都吓死。

“且不仅仅是不堪重用这么简单,允炆殿下身上的问题实在太多!根本就不适合当一个皇帝,若立允炆殿下为储君,后果将会不堪设想!轻则引发内乱,重则……令我大明,二世而亡!”

奉天殿里的人全都傻眼了。

即便是向来无法无天的蓝玉,此时看李暄的目光都像是在看怪物。

他现在很想问一个问题:哥们,你九族莫非是批发来的?

文官那边在短暂的失神过后迅速反应过来,无不是怒上眉梢,愤慨地抨击起了李暄胆大包天,要求治李暄死罪。

而朱元璋目光死死盯着李暄,自从去了明末后,这是他第一次对李暄起杀心!

他一直都以为李暄的政见虽然激进,但方向与自己差不多。

厌恶那群腐儒,想让朱允炆远离他们,以免受他们哄骗。

哪曾想错的这么离谱,李暄竟是完全站在朱允炆的对立面之上!并且还如此放肆,居然说他看好的大孙子,会让大明二世而亡?

朱允炆是他认定的皇孙。

所有对朱允炆有威胁的人,都得死!

换做以前的朱元璋,李暄马上就得人头落地。

可是……

明末之行对朱元璋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让他对李暄的耐心前所未有的高。

竟是强压下了杀意,问道:

“你那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李暄指着朱允炆说:

“臣之所以如此说理由有三,其一,若依“立嫡以长”之制,皇太孙当是懿文太子妃常氏所出次子允熥。

常氏乃开平王常公之女,勋贵根基深厚,朝野俱仰其威望,若强立吕氏庶子允炆为储,必惹淮西勋贵不满!允炆殿下若是登基,欲保皇位稳固,首当剪除蓝玉等武勋,他们若死,于大明而言乃是巨大损失。

其二,允炆殿下自幼受黄子澄等腐儒教化,对其信赖颇深,故允炆殿下若登大宝,势必倾心文臣,深信儒家虚妄,废洪武新政,复周礼、行井田,甚至可能效仿西周“三公九卿”之制!

其三,臣听闻黄子澄私议藩镇之弊,常引汉景削藩旧事蛊惑允炆殿下,允炆若是继位,定效“七国之乱”故智,对他的诸位叔叔,陛下的好儿子们赶尽杀绝!

而边关重镇的藩王,无不是久经沙场,其麾下兵甲数量虽少,可战力不俗。他们之中大多人些许会认命,认栽,可唯独心高气傲的燕王不会,燕王一旦被逼上绝路,陛下不在,太子不在,孝慈高皇后不在,燕王必反!

燕王打赢便罢,无非是大明换个皇帝,横竖都是陛下与皇后之子,可燕王若是打输了……北元鞑子趁机南下,朝中既无蓝玉等宿将,边关又失藩王屏障,陛下以为允炆殿下胜算几何?届时大明江山岂不危如累卵!”

李暄盯着朱元璋,声音铿锵有力:

“故臣死谏!绝不能立允炆殿下为皇太孙!”


刚要发飙的朱元璋呆住了,心中大骇。

这玩意,能送他前往未来?!

这如何可能?!

但他有种很强烈的预感,这玩意不是在骗自己!

是否立即前往崇祯时代?

“等会!”

“蒋瓛!给朕进来!”

朱元璋大吼了一声。

蒋瓛走进御书房,紧张的满头大汗。

上位一般是不会自称“朕”的。

只要用了“朕”这个自称,那就代表着有大事要发生。

“陛下有何吩咐?”

“到朕身边!”朱元璋吩咐,蒋瓛照做。

“前往。”

朱元璋拿上了自己制作的传国玉玺,对系统说。

话音落下,他面前的虚空一阵扭曲,周围的景物急速变幻。

还是在御书房之中,但周围的一切看起来都陈旧许多,并且里面摆放的东西与先前大不相同。

蒋瓛惊的目瞪口呆。

“上位,这,这……”

朱元璋心中同样震惊,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盯着蒋瓛说:

“这是未来的大明,今日见到的东西,一个字也不准泄露出去,明白吗?”

蒋瓛霎时间有种强烈的窒息感,不过不愧是能坐上锦衣卫一把手交椅的人,马上就想清楚了这件事的重要性,连忙点头道:“臣什么都不知道,臣只是陪上位大人出宫私访。”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正想走出去看看,一道惊恐的声音就在耳边响起:

“你,你们两个是什么人?”那穿着龙袍的青年,无疑正是崇祯。

“你看朕像谁?”

时空穿越都能办得到,那么系统说的那些事情,多半全是真的。

所以这会朱元璋心情极为复杂,且对这个一手推进了他大明灭亡速度的家伙毫无好感。

崇祯见对面那老头竟穿着大明的龙袍,顿时怒火中烧,就要喊锦衣卫。

但仔细的再看了两眼却觉得有些不对劲,面前这人的模样特别熟悉,似乎在什么地方看过?

随着一道惊怵的电流席卷全身,崇祯吓的险些没一屁股坐到地上。

他想起来了!

这个穿着龙袍的老人,竟与太庙画像之中的明太祖有八九分相似!

可太祖已经走了两百多年。

怎么可能会在这?

“妖,妖人!”崇祯惊惧而又愤怒。

朱元璋没给对方把锦衣卫喊进来的机会。

十分不耐烦的将手中玉玺抛了出去。

崇祯顺手接住,顿时惊的说不出话,跌跌撞撞跑到案前,将自己的那块传国玉玺拿了起来。

除了他的那块多少有些岁月的痕迹之外,两块玉玺居然一模一样!

“你,你真是太祖,不,皇祖?!这,这这……”

这事情太过天方夜谭,以至于崇祯语无伦次。

朱元璋怒道:

“你别管朕为什么会在这里,告诉朕!为什么朕的大明传到你手上就要亡了?”

强大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崇祯虽然也是皇帝,但气势相比朱元璋差了何止是一星半点?

他几乎要喘不过气了。

但心中却并不觉得害怕,反而非常的兴奋,随之而来的还有委屈。

他是一国之君,口含天宪,一言一行皆代表着大明至高的意志。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渐渐成了孤家寡人,其他人做错了事,总会有高个子能兜底,能躲在别人撑起的伞下面缓一口气,可他若是做错了事,没人能兜底,无论是多大的压力都必须独自承受,没有人能为他分担!

当大明皇帝以来的这些年,他做错的事越来越多,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压力也越来越大,“亡国之君不堪大用刚愎自用”,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样说他!而他,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身体也好,内心也罢,全都处于崩溃的边缘。

而现在,他的面前出现了一个能为他撑伞的人!

于是一瞬间,崇祯心中的不甘,委屈,愤怒,像是决堤的江水一般倾泻而出。

只听噗通一声,崇祯竟是跪在朱元璋的面前,嚎啕大哭了起来:

“皇祖!孙儿有罪啊!”

朱元璋虽说残暴,但也是出了名的宠孩子。

崇祯这一哭,直接给朱元璋的心哭软了。

“行了!堂堂天子,哭哭啼啼像什么样?起来和咱说话。”

崇祯站起来,支支吾吾,一时不知要从何处说起。

朱元璋忽地想起了李暄的话,便道:“到现在为止,咱大明已有多少年国祚?”

自己做了那么多努力,怎么也比宋强?最差也能和周比吧?

崇祯愣了片刻回答:“大明已立国271载矣。”

话音未落,朱元璋心中便掀起了惊涛骇浪。

崇祯是末代皇帝,而现在距离大明建国仅有271年。

这岂不是意味着,李暄说的很可能是真的?!

他大明国祚还真就不如大宋长?!

“你给咱说清楚,现在咱大明内外究竟是怎么个情况?北方的蒙古鞑子,可是又南下了?”

崇祯正欲开口。

面前的空间一阵扭曲,朱元璋凭空从原地消失。

……

“怎么回来了?”

最关键的时候突然回来了,这就和拉屎拉了一半一样难受。

朱元璋给气的不轻。

今日明末停留时间已经用尽,请明日再试。

提高大明国运,将会增加明末停留时间。

朱元璋对此无可奈何。

他独自坐在龙椅上,回忆着李暄说的那些话还有崇祯说的那些话。

忍不住嘀咕:“那个李暄,莫非真有本事?”

不是很确定,但心里相当在意。

假如是真的,一个能看透大明未来的人,必是不亚于管仲、乐毅的人才。

不过也不能排除他说出的那个数字是瞎猫碰见死耗子。

权衡了一会儿,朱元璋吩咐道:

“蒋瓛,你去诏狱把那个李暄放出来,就说今日是咱的寿辰,咱不愿见血。”

“诺!”

……


李暄闻言,笑了笑说:

“解决的办法?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

黄子澄等人当即面露喜色。

但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李暄说:“因为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

“?”

一众人面面相觑,不解何意。

李暄解释:“我卖的是房,不是地,房子虽然卖出去了,但我又没说何时建,大敌当前,建房的计划搁置个三五年,很正常吧?打赢了之后,得优先治理灾情,安抚百姓,再耽搁三五年,也很正常吧?

总之有多少人买就卖多少,至于说交房,日后再提,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可以着情建个一两栋安抚人心,等足够多的人交了银子,就以战事吃紧为暂时由停工,对外就说,没现房的房产,叫做期房,作为补偿有额外优惠,届时,非但不会有人有意见,反而还得感谢皇恩浩荡呢。”

话音一落整个奉天殿都沉默了。

损!

真损啊!

黄子澄瞪大了眼睛道:“这不就是耍赖吗?”

齐泰气气的吹胡子瞪眼:“堂堂天子!怎能做出这等恬不知耻的事?你将我大明天子置于何地?”

“按照陛下的设想,大明社稷都危在旦夕了,还要面子作甚?面子能击退敌军?面子能治理天灾?既然不能,要之何用?而且,大明若是会变成那种样子,和当皇帝的脱不了干系,当朝皇上定是一个昏君,废物,无能之辈!一本正经玩权术岂能有出路?唯有用这种不要脸的办法,才能有一线希望筹够银子维持战事!”

黄子澄给气的直发抖:“你放肆!怎敢如此玷污大明天子!”

“什么大明天子,不过是设想出来的罢了。”

“哼!你口中的天子确实是陛下设想出来的,可陛下问你该如何解决银子的问题,你就想出了这种馊主意!假若将为新式学堂筹集银两的事交给你去处理,你莫非也要让陛下做出类似的事情?”黄子澄怼道。

李暄一听这话眼睛就亮了,他感觉到了,掉脑袋的机会近在迟只!

“只要能赚到足够多的银子,陛下无耻一些有什么?再说了,陛下平日里杀人都随便杀,若是谈起赚银子就担心面子,如此双标那和昏君有什么区别?”李暄毫不犹豫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说完马上悄悄抬头,朱元璋的脸色果不其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黑了下去,他暗暗窃喜:老朱生气了。

在现代,李暄说的这些话其实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君不见阿美莉卡天天口嗨自家的总统。

但古代不同,沙和尚被贬下凡仅仅是因为不小心打碎的琉璃盏,侮辱皇帝,这是掉脑袋的死罪!

只要黄子澄他们待会再发发力,李暄敢保证自己今天没法活着离开奉天殿!

事实上朱元璋那么一瞬间确实生出这种想法。

黄子澄他们也已经做好了借题发挥的准备。

只是全部没来得及开口,朱允炆就站了出来:

“荒唐至极!若是真听了你的,我大明皇室岂非成了泼皮无赖?皇祖父,您刚刚提出来的那个问题,儿臣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

朱元璋颇为欢欣,允炆居然能有办法解决明末的困局?不错不错,不愧是咱的继承人。

“允炆,把你的见解说与皇爷爷听。”就算说的不是很好,朱元璋也打算褒奖一番。

朱允炆拱手一拜道:“按照皇爷爷的设想,我大明外有大敌,内有天灾,为何会有大敌?孙儿以为,必是因为天灾四起,敌人想要趁虚而入!”

朱元璋满意的点头,不愧是自己器重的孙子,见解虽然不够深刻,但这确实也是一大原因。

“不错,继续。”

朱允炆得到夸奖,面露喜色,得意的继续说:“那么,为何会天灾四起呢?孙儿以为,只有一个原因,那便是当朝天子违背天意,做出了不仁不义之事,所以上天降下灾异以示警告!

如若按照李暄的说法,让天子不顾上天的警告做出那等无耻之事,必会引起上天震怒,降下更多的灾难!届时我大明,岂不危矣?”

“故孙儿以为,当朝天子绝不能靠卖房,靠骗人赚取银子,应该马上写罪己状,日夜向上天忏悔自己的过错,祈求上天的宽恕!等上天息怒了,天灾就会结束,我大明的危机自然迎刃而解。”

话音落下,奉天殿瞬间沉默。

那些个武将各个都面露鄙夷,奚落之色。

尤其蓝玉,一时间竟是没忍住笑出了声,看周围的人都不敢说话,方才憋红了脸艰难忍住。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刷的一下消失的一干二净。

李暄先前抨击黄子澄,齐泰等儒臣的话在耳边回响。

顿时对废除八股,改革科举,降低儒家对王朝影响力的念头又加深了几分。

这些个腐儒把自己的好大孙给忽悠成什么样了?

自己看着长大的朱允炆尚且如此,还真怪不得崇祯会被忽悠瘸了。

“好了,退回去。”

朱元璋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朱允炆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想要挽回。

但给朱元璋瞪了一眼便不敢吱声,委屈又忐忑的低下头。

丢人现眼啊!

朱元璋不再关注朱允炆,目光来到了李暄的身上,眼中闪烁着相当危险的光芒。

很显然,李暄刚刚的那番话让朱元璋相当不爽。

不过一想到朱允炆刚刚的炸裂发言。

这股杀意就淡了大半。

作为皇帝,比起像朱允炆那样被儒臣忽悠瘸了,还真不如干脆脸皮厚一点,做事无耻一点。

李暄说的确实没错,话糙理不糙。

自己杀人都是随便找个理由,还维持什么圣人形象?这不是当了婊子还立牌坊吗?

李暄看着朱元璋脸色一点点缓和,心里十分着急。

沃日!

朱元璋不会被朱允炆那个傻缺的发言刺激到。

打算让我帮他想法子赚银子,然后就饶了我吧?

这可不行啊!

李暄转过头,就准备去怒骂朱允炆一顿。

那家伙虽然傻,没能力。

但现在这个时期,他是朱元璋最宠爱的孙子,历史上所有和朱允炆作对的人都死了。

自己只要骂的足够难听。

肯定活不下来!

但没来得及开口,蓝玉忽然站了出来:

“陛下,末将觉得李暄说的那些话,还挺有道理的,如果是清正廉洁的官员,哪可能拿的出那么多银子去买房?所以能拿出那么多银子的,多半都是贪官污吏,杀了就杀了,有什么好丢脸的?要我说,其他人还得夸皇帝英明神武,妙计诛奸邪。”

话音落下。

朱元璋顿时愣住。

他仔细想了想,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不管是明末还是现在。

能被他骗出几万两银子的能是什么好官?

念及于此,朱元璋眼中还未散去的杀意彻底消失。

“嗯,有理。”

李暄见朱元璋神色缓和,心里头有一万头草泥马在奔腾,他扭头瞪了朱允炆和蓝玉一眼,郁闷的想:这两个王八蛋刚刚不乱逼逼,没准我脑袋就已经搬家了!

哎,这也太倒霉了!

他感觉,掉脑袋的机会一下就离自己远了不少。

“喂,小子!”蓝玉喊道:“不用感谢我,我可不是在帮你,是在帮我自己,我早就看那帮腐儒不爽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