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然如此说,可李暄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不过没有深究。
毕竟对他来说,大明有没有第二个系统拥有者根本无所谓。
这个人只要不是老朱,不妨碍他作死回现代就行了。
……
紫禁城。
御书房。
蔣瓛正在和朱元璋汇报李暄的情况。
离开奉天殿之后始终愁眉苦脸。
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一扫阴郁,笑的十分开心。
朱元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如果他之前的猜测没错的话,李暄突然那么高兴,多半是又想到了馊主意,准备做点什么,惹自己发火,好掉脑袋。
“不过……似乎也不能说是馊主意,虽然说那小子每次做的事情都让咱十分不爽,但对大明而言几乎都是好事。”
朱元璋想到这儿,忽然有些期待起了李暄接下来要做什么。
他嘱咐道:“继续盯着那小子,有什么情况马上和咱说!记着,要保证他的安全,绝对不能让他出任何意外。”
“陛下放心。”蔣瓛道:“臣安排在李暄附近的人,皆是锦衣卫之中一等一的高手。”
朱元璋放心的点了点头,道:“那小子的事情不着急,你准备一下,挑一百个能绝对信得过的死士,之后咱或许会用得上。”
“诺!”
蔣瓛告退离开。
朱元璋看了眼自己的系统。
在早朝结束之后,“教育体系”改革的进度已经从百分之五变为了百分之20。
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
在明末停留的时间,已经从一个时辰,变为了六个时辰!(十二个小时)
能带去明末的随从数量,也从二十个,上涨到了100个!
每天都能带着一百个人,停留半天时间,那么,自己能在明末做的事情就多得多了。
这让朱元璋对明末的事情,有了更多大胆的想法。
“崇祯那小兔崽子,若是能把咱安排的事情办妥最好,若是出意外了……之前咱是真没什么好法子,但现在,咱可以直接出手去干涉!”
朱元璋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闪过了极为凌厉的杀意。
他一直没有亲自出面插手崇祯朝的事,始终扮演一个军师的角色躲在幕后。
除了崇祯太废物,对朝廷的掌控力度过低,甚至就连禁军都没法完全捏在自己手中之外。
最大的原因便是,他在那边能够停留的时间太短,而且能带过去的人太少。
可现在,情况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正当朱元璋思考着明末事情的时候。
崇祯,王承恩与孙传庭正在紧锣密鼓的执行着朱元璋的计划。
明朝末年,顺天府。
钱谦益正与夫人在家中商量卖房的事儿。
钱谦益道:“夫人,现在紫禁城那的房子已经卖到四万一栋!较之京城其他地方价格高了五倍不止!我们手上的全部卖掉,可以净赚十万两白银!我觉得差不多可以卖了。”
“你着什么急?”钱夫人不满的说:“现在才哪到哪儿啊?房价每天都涨,再过个两日,没准还能翻一番呢!”
“这事贪不得。”钱谦益说:“八万两一栋的屋子,你觉得有几个人能拿的出钱去买?最重要的是,卖房卖了好几天,就只有几个木匠在装模作样的干活!
这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是正经要盖房,依我看陛下会兑现承诺的可能性都不高,所谓新房多半是空头支票,所以拖的时间越久,愿意买房的人就会越来越少!最后没准全得砸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