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类型连载
穿越汉少帝刘辩,此时灵帝已死,何进已亡,宦官之祸也被清除殆尽。董卓即将进京,刘辩似乎又要走向被鸩杀的结局。关键时刻他觉醒了召唤系统,可以召唤华夏五千年谋臣猛将。李存孝力斩华雄。关公战秦琼。刘伯温斗荀彧。貂蝉与赵飞燕争艳。……多年后,大汉军旗已遍插海内外。
主角:刘辩,曹操 更新:2023-03-25 04:55: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刘辩,曹操的其他类型小说《我,刘辩,开局召唤李存孝》,由网络作家“永远不知有多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汉少帝刘辩,此时灵帝已死,何进已亡,宦官之祸也被清除殆尽。董卓即将进京,刘辩似乎又要走向被鸩杀的结局。关键时刻他觉醒了召唤系统,可以召唤华夏五千年谋臣猛将。李存孝力斩华雄。关公战秦琼。刘伯温斗荀彧。貂蝉与赵飞燕争艳。……多年后,大汉军旗已遍插海内外。
公元189年,秋,傍晚时分。
洛阳城外,一支队伍正在快速行进,其中有士兵,宦官,文士,宫女……所有人脸色都带着慌乱,畏惧的表情,仿佛在躲避什么豺狼猛兽。
【原来穿越成了汉少帝……】
刘辩接收完脑海中的记忆,很快了解自己的新身份以及所处的环境。
天子之尊,至高无上。
可他却开心不起来,因为如今的大汉王朝已经日薄西山。
就在今日,张让等宦官设计在【嘉德殿】前伏杀了大将军何进,袁绍等人随即杀入宫中,张让等人不得已挟持何太后与刘辩逃出宫。
按照历史进程,他这个皇帝很快就会被即将进京的董卓鸩杀。
这是个死局,该怎么破?
他虽名为天子,手中却没有任何实权,而董卓和他的大军已经距此不远。
【叮,检测到宿主已是天子之尊,是否启动系统?】
正当刘协焦急万分之时,脑海中忽然响起一道冰冷的机械音,他的脸色瞬间转忧为喜。
果然,你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开启!】
刘协尝试在心中默念,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前世系统早已经烂大街了,傻子才会说出声。
滴滴滴……
脑海中很快响起疑似开机的声音。
片刻后,眼前亮起一道光幕。
宿主:刘辩
武力:60
智力:90
统帅:55
帝国气运:38500
注:每次召唤需要10000气运值,宿主当前气运值可召唤三次。
除了脑子还算好使,这三围属实有凄惨……
刘辩心中吐槽了一句,随即瞥了眼身旁左右,发现左侧的张让与右侧的刘协都没有任何反应,各自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开始召唤。】
如今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刘辩自然不会吝啬,直接开始使用。
刘辩满心期待下,面前光芒四射,光电汇聚成一幅美人图,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眼含秋水……
他可耻的坚了!
可是……
刘辩眨眨眼。
【这不是召唤猛将的系统吗?】
美人图上,龙飞凤舞「潘金莲」三字格外显眼。
刘辩自然知道这个女子,“大郎喝药”的典故可是还历历在目。
【华夏五千年风流人物都在系统召唤的范围。】
【所以为什么是潘金莲?】
刘辩有些无语。
【每次召唤都是随机触发。】
【能换吗?】
虽然潘姐姐生得花容月貌,体态丰腴,一看就是好生养的主,但他此刻最需要的不是美人,而是能保护自己的猛将,再不济来个出谋划策的谋士也行啊!
这时候把潘姐姐弄来,要么陪他一起死,要么就是在他日后便宜董卓那厮。
【不能!】
系统的机械音依旧冰冷,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不会三次都给我美人吧?】
【随机。】
系统似乎已经对这个啰里啰嗦的宿主有些不耐烦了,回应愈发简略。
刘辩一咬牙,心中默念道:【再召唤一次。】
今日出门明明洗了手,他就不信手气会一直这么背。
面前光芒四射,随后再次化作一幅图。
刘辩一见到画中人与上当的名字,脸上顿时露出会心的笑容。
终于等到你……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
画中人生得高大而彪悍,一双虎目炯炯有神,又充满了杀气。
他身披铠甲,右手禹王槊,左手毕燕挝,策马奔腾的姿态显得势不可挡。
他叫李存孝。
王不过项指的是楚霸王项羽,将不过李指的正是李存孝,能被拿来和霸王相提并论,这个人的武力值可想而知。
【我的李存孝呢?】
刘辩虽然脸上的表情变化不大,但心中已是一阵狂喜。
哪怕李存孝只是单枪匹马,那高大厚实的身躯依旧能给人带来安全感。
【召唤人物正在赶来的路上。】
刘辩本想问问潘姐姐的去向,毕竟再怎么说也是花了一次召唤代价得来的,总不能就这么丢了。
不听话没关系,慢慢调教就行了。
但仔细一想,问这个问题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他刚刚还想换来着,系统既然召唤来了,想必早晚会出现。
刘辩想了想,一咬牙。
【再召唤一次。】
此时手气正好,自当乘胜追击。
光芒消散,这一次却不是人物图,而是一支排列整齐的军阵。
上面写着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三千玄甲军」。
这次刘辩再也没忍住,直接哈哈大笑起来。
李存孝再强,毕竟也是单人单骑,未必能化解他眼前的困境。
玄甲军却不同,这是一支数量不小的军队,至于它的战斗力就不用多说了。
刘辩的笑声惊醒了神游天外的刘协与张让。
张让正在为前路发愁,见状不由问道:“陛下何故发笑?”
刘辩收敛笑容,淡然道:“没什么,朕突然想起高兴的事。”
“什么高兴的事?”
这话是刘协问的。
他们此时正在被挟持,实在想不到有什么能高兴的点。
刘辩没好气的瞥了刘协一眼,小孩子这么多嘴做什么,活该你被老曹挟持一辈子。
刘协见自家皇兄不愿透露,也就不再多问。
就在这时,马车忽然停下。
张让不悦道:“为何停下?”
“公……公公,前面有军队。”马车外传来小太监略微颤抖的声音。
张让顿时一脸惊慌,还以为是袁绍等人杀到了。
刘辩心中一沉。
来了!
“前方可是天子车架?”
远处传来一道粗犷的声音。
刘辩一咬牙,起身走出马车。
前方战马并排成列,甲士林立,为首的是一个披头散发,一脸凶悍的将军。
这不是羽林军的盔甲。
这是……西凉军!
这是一支身经百战的精锐铁骑,整齐排列的军阵前,一股莫名的煞气扑面而来。
刘辩深吸了口气,强忍住心中的畏惧。
“既知是朕的车驾,安敢不跪?”
他不断的告诉自己,你是大汉天子,头可断,血可流,天子之仪不可失。
然而对面却没有丝毫反应,领头的将军似乎并未将他这个少年天子放在眼里。
“如何证明你是天子?”
刘辩瞬间怒火上涌,既然怀疑朕的身份,为何不上前确认,反而遥遥相望?
朕的李存孝何在,玄甲军又何在?
“李存孝救驾来迟,请陛下赐罪!”
目光如电,声如惊雷。
李存孝一身黑色盔甲,手持禹王槊与毕燕挝策马而来,身后黑色披风随风乱舞,宛如神将下凡。
他并非单人单骑而来,身后跟着连绵不绝铁骑。
这支军队俱是清一色的黑衣黑甲,成群结队,策马奔腾的景象给人一种排山倒海的冲击。
刘辩扭头望去,胸中顿时豪情万丈。
这就是朕的将军,朕的玄甲军!
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
片刻后,李存孝策马来到马车前,翻身下马,俯身半跪在地。
“末将救驾来迟,请陛下赐罪!”
他的身躯异常高大,即使是半跪姿态,威武丝毫不减。
与此同时,随他而来的玄甲军将士纷纷翻身下马,齐声道:“请陛下赐罪!”
三千人齐声呐喊,声势响彻云霄,惊得林中飞鸟纷纷四散而逃,途经此地的野兽也不得不调转方向。
“哈哈哈……”
刘辩仰天大笑,双手轻抬。
“你等无罪,快快平身。”
李存孝连同三千士兵齐刷刷站起身,虎目直视前方西凉军。
西凉军原本也是大汉强军,然而当遇上这支装备到牙齿的铁军,也不禁心生寒意。
华雄不禁深吸了口气,如此精良的武器装备,即使是他们西凉军中最强飞熊军也远远不及。
大汉何时有了这支军队,莫非是羽林军铁骑?
张让探出头,发现这支陌生军队,忍不住问道:“陛下……”
刘辩冷声道:“回去!”
如今正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没时间和这家伙解释,何况他早晚都会清除十常侍。
张让脖子一缩,急忙回到马车内,他忽然发现这个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少年天子变得不认识了。
他毫不怀疑,如果自己胆敢有半分忤逆,这个少年天子会毫不犹豫的砍了他。
刘辩收回目光,转而看向西凉军。
“华雄犯上作乱,斩!”
董卓和他的西凉军绝不能进京,否则万事皆休。
如今来的只是西凉前锋军数千人,如果后续十万西凉铁骑尽数抵达,纵然玄甲军战力再强,也无法弥补这份数量上的差距。
刘辩需要立威,给董卓一份威慑力,眼前的华雄就是最好的对象。
“末将遵命。”
李存孝毫不犹豫的策马冲出。
“来得好!”
华雄怡然不惧,手持着大刀拍马迎上。
刘辩想拿他的人头立威,他又何尝不想通过斩杀李存孝震慑天子。
仅仅片刻,两人便已来到各自面前。
当!
李存孝率先发难,高举着禹王槊当头打下,巨大的力量隐隐带动阵阵风声。
华雄知道失了先机,急忙举着手中长刀格挡。
嘶~
一股难以名状的巨力传来,双臂一阵发麻,虎口响起“咔嚓”一声,手腕骨骼已是扭断。
此人的力量乃生平仅见之强,堪比霸王再世。
华雄得出这一结论。
李存孝迅速举起左臂,华雄还未反应过来,他手中的毕燕挝已然落下。
砰……
厚重的头盔竟被他一把敲得凹陷下去,华雄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脸上已布满鲜血,整个人从马背上坠落。
李存孝抬起头,一双虎目环视西凉军将士:“犯上作乱者,杀无赦!”
在这股无形力量的压迫下,西凉军上下竟无人敢出声。
刘辩见此情景,自语道:“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果然名不虚传。”
就在这时,西凉军队列忽然一阵骚动,密集的人群中让出了一条道路,一道肥硕的身影骑着马映入眼帘。
董卓虽然这些年疏于战阵,吃得脑满肠肥,却也有着一身凶悍气息。
他注视到倒地不起的华雄,面前的威武大将。又看到前方马车,马车上一身冕旒的刘辩,以及马车后方排列整齐的黑甲铁骑。
董卓好似明白了什么,于是喊道:“前方可是天子车架?”
刘辩淡然道:“既知是朕,还不见礼?”
他虽然很想下令让李存孝斩杀董卓,但左思右想之后还是改变了主意。
第一,董卓是奉命救驾。
第二,西凉军战力不弱,玄甲军或许能战胜,却未必能趁乱杀死董卓。
第三,洛阳城内如今正混乱不堪,当前更重要的事是稳住京师。
董卓显然比华雄聪明得多,很快认定前方是天子车架,于是翻身下马。
“臣,拜见陛下。”
西凉军将士纷纷下跪。
“拜见陛下。”
数千人齐声呐喊,声势不比玄甲军差多少。
刘辩脸色沉着,微微抬手:“平身。”
不论如何,西凉军也是大汉的军队。
“陛下何故斩杀大汉之将?”董卓起身后,当即试探起华雄之死,尽管他已经猜出大概。
刘辩冷笑道:“犯上作乱,欺君罔上,论罪当斩!”
董卓顿时哑然。
如果天子手中无兵权,这番话他不会放在心上。
可如今天子身后之兵丝毫不比西凉军差,甚至犹有过之,这份大义他不得不奉行。
刘辩继续道:“董卿何故调兵进京?”
董卓拱手道:“臣乃是奉大将军之令,领兵进京清除霍乱朝纲之十常侍。”
“如今十常侍已除,董卿可以退兵回守西凉了。”
“陛下,这……”
“董卿莫非不信?”
刘辩沉声道:“来人,将贼首张让就地斩首。”
话音刚落,便见几名如狼似虎的玄甲军士大步上前。
“陛下饶命,我等绝无犯上作乱之意……”张让再也忍不住了,从马车内钻出连连求饶。
然而刘辩杀意已决,挥手道:“拖下去,斩!”
几名玄甲军士不顾张让的挣扎,拖着他来到三军阵前。
伴随着手起刀落,鲜血飞溅,人头落地。
董卓见此情形,心中对刘辩的印象顿时大为改观。
什么庸弱天子,分明是个杀伐果断的主!
此情此景已经远远超出既定计划,他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之境。
“董卿迟迟不退兵,莫非想取朕而代之?”
刘辩说着缓缓拔出一旁士兵的佩剑,大有下令进攻之势。
就在这时,一个文士装扮的中年男子驱马来到董卓身旁。
“岳父大人,形势已超出掌控,不如暂且退回函谷关,再从长计议。”
“听你的。”
董卓虽然心有不甘,却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
至于直接和天子交战,他却是不敢的,这无异于举旗谋反。
大汉王朝虽日薄西山,但影响力犹在,何况他的大军还没到,这时候开战未必能打赢。
“微臣告退。”
董卓一声令下,西凉军顿时如潮水般退下。
李儒么?
刘辩乘着马车,在玄甲军的护卫下返回洛阳城,脑海中回忆着刚才的一幕幕。
他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自己还缺一个谋士,一个能为他出谋划策的顶级谋主。
这时代本就是谋臣猛将辈出的时期,但此刻大多远离京师,如今他只能寄望于召唤系统。
思虑间,一旁的刘协忽然开口了。
“皇兄今日似乎与以往不同。”
刘辩收起思绪,将目光投向这位原史中的汉献帝。
毫无疑问,这是个悲剧人物,比这具身体的前身好不了多少。
前者短命,后者虽然多活了几十年,却做了一辈子的金丝雀。
先是董卓,接着是李傕郭汜,然后是曹操……虽然刘协一直在努力夺权,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不对,正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虽然做了一辈子傀儡皇帝,但刘协好歹享受了大半生的荣华富贵。
除了权势,他好像什么都拥有了。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大汉王朝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
这是刘辩的回答,寓意:他已经蛰伏了十几年。
刘协不禁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随即拱手道:“皇兄心志坚定,臣弟拜服。”
刘辩笑而不语,心中却是杀意暗生。
他不确定自己这位好弟弟有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帮野心家一定不会放过任何可能利用的人。
作为先皇之子,刘协也同样享有继承权。
就在这时,玄甲军已护卫着刘协的马车来到洛阳城下。
“站住,你们是哪里来的军队?”
城楼上的羽林军将士纷纷张弓搭箭,对准了面前这支“陌生军队”。此刻城内的叛乱尚未完全平息,所有人都绷着一根弦。
李存孝脸色一沉,当即就要下令撞开城门。
这时刘辩听到动静,于是掀开车帘,淡然道:“尔等连朕也要拦吗?”
朕,这是专属于同时代一个人的称呼。
城楼上,守将瞳孔一缩,不是说天子被宦官挟持出城了吗?
他沉吟片刻,道:“如若真是陛下,还请恕臣不恭,如今是非常时期,陛下可有凭证?”
“这,便是凭证!”
刘辩将身旁的传国玉玺亮出,守将急忙命部下取来绳索与布袋。
片刻后。
“开城门!”
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守将匆匆走出,来到马车前俯身跪下。
“末将失礼,请陛下恕罪。”
这将领虽然不及李存孝那么英武,却也颇为高大。
“你做得没错,叫什么名字?”刘辩浑不在意,虽然同样要求确认身份,这将领和华雄的口气却是截然不同。
何况洛阳城内刚刚发生动乱,谨慎行事倒也情有可原。
那将领答道:“末将徐晃。”
刘辩:……
今天手气还真是不错。
“很好,朕记住你了,行事谨慎,值得重用。”
刘辩急于回去收拾残局,并未多说什么,煮熟的鸭子还能飞了不成?
徐晃目送马车进城,心中思绪飞转。
他,这是被天子看中了吗?
……
深夜,大汉皇宫依旧灯火通明,一场杀戮刚刚结束,空气中随处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便在此时,两支军队陷入了对峙局面。
望着眼前装备精良,气势迫人的黑甲铁骑,曹操,袁绍等人俱是一头雾水。
非西凉铁骑,并州狼骑,也不是幽州的白马义从……大汉帝国何时有了这样一支铁骑?
当年黄巾之乱时他们南征北战,并未见过这种装备的军队。
刘辩缓缓从马车内走出,目光环视众人,笑道:“很好,看来诸君已经替朕扫清叛贼。”
天子!
众人恍然大悟的同时,又萌生新的疑惑。
天子手中何时有了这样一支军队?
曹操率先反应过来,大步上前拱手道:“陛下无恙,实乃天佑吾皇。”
他长得不算英俊,身姿也不算高大,可是又有几人能想到,这样一个人会在未来几十年后成为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曹操虽然还不清楚前因后果,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今夜之后,这个帝国很可能会发生变化。
刘辩笑道:“全仗父皇深谋远虑,早已预料到今日之变,特意为朕留了一支奇兵。”
这一路上他并非毫无准备,已经事先想好了说辞,将系统创造产物归咎于已经死去的灵帝的手笔。
正所谓……死无对证。
先帝?
曹操等人俱是愕然,那位有这份手段吗?
但不论如何,这似乎是当前最合理的解释了。
袁绍正想询问,却见刘辩挥了挥手。
“朕乏了,都退下吧!”
天子发话了,众人纵然心存疑问,却也不得不听令行事,否则便是公然挑衅皇权。
这种行径,即使是四世三公的袁绍也不会去做。
“臣等告退!”
——
袁绍与曹操策马齐头并进离开皇宫,袁绍忍不住问道:“孟德,你相信那支军队是先帝所创吗?”
两人年少时便是至交好友,前不久虽然意见相左,感情却是不受影响,这份友情会持续到两人步入天下之争前。
曹操闻言哈哈一笑,戏谑道:“本初,背后非议天子可是重罪。”
袁绍丝毫不惧,淡然道:“你我之间还需要顾虑这些吗?”
“这支军队是否为先帝所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听命于陛下,是我大汉的军队。”
此时的人妻曹还是一心匡扶大汉的大忠臣,对于这种事只会乐意看到。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刚才所见的天子与以往有所不同。
袁绍疑惑道:“难道孟德就不好奇天子在城外发生了什么吗?”
曹操笑道:“城外发生了什么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十常侍已除,吾此刻只想痛饮三杯。”
袁绍深深地看了他几眼,随即挥动马鞭。
“孟德,我先走一步了。”
曹操心下一叹,这位少年好友的心思他何尝看不出来?
事实上,这段时间自己的曹氏家族也已经开始着手布局,甚至已经为他挑好了风水宝地。
如今看来,这种种举措似乎是多余的,他应当再观望一段时日。
章台殿。
这是刘辩的寝室,也是平日召见大臣的地方。
刘辩下令让李存孝安排玄甲军将整个皇宫守卫换防后,便在一队士兵的护卫下来到寝宫。
他是真的累了。
夜深人静,烛火摇曳。
刘辩正准备入睡,忽然听到床底下传来动静,下意识握住一旁的佩剑,便要开口呼唤守卫。
“陛下,是你吗?”
一道怯弱的声音响起,隐隐带着一丝哭腔,足可融化男人坚硬如铁的心。
刘辩怔住了,这是……
“你是何人?”
“奴婢,奴婢是刚调来章台殿的宫女,金莲。”
一道娇小的身影从床底爬出,随即抬起头。
娇柔如水,我见犹怜,此时金莲仍是少女。
潘姐姐!
刘辩先前光顾着思考局势,已然忘了潘姐姐的存在。
如今在这夜深人静之时,见到这娇柔怯弱的人儿,原本稳如泰山的心境不禁有些动摇了。
他突然不觉得累了。
刘辩哑然失笑道:“你倒是机灵。”
潘金莲为什么会出现在床底?
多半是之前曹操等人诛杀十常侍,宫中乱成了一团,这机灵的女人便躲到了皇帝的床底下。
潘金莲俏脸微红:“奴婢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刘辩一脸戏谑:“难道不是为了自荐枕席么?”
他是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实在没必要在这方面花费太多时间。
这是乱世,守住这份家业靠的不是甜言蜜语,而是刀与剑。
潘金莲红着脸说道:“奴婢早就是陛下的人了,如果陛下想……”
“那你现在应该做什么?”
……
“唔~陛下,先让奴婢熄灯吧。”
“朕怕黑。”
……
……
……
刘辩帮小宫女打了一晚上的晋级赛,她终于成功晋级了一个重要段位。
第二天,刘辩在潘金莲的服侍下穿戴整齐,当即便往嘉德殿赶去。
洛阳城刚刚经历一场大动乱,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善后,他此时还没有沉溺温柔乡的资本。
——
嘉德殿。
刘辩刚落座,皇甫嵩当即出列道:“启禀陛下,并州刺史丁原所率领的三万兵马已至洛阳城外。”
刘辩环视百官,淡然道:“众卿以为,当如何安排此事?”
话音刚落,便见昨日有过一面之缘的曹操走出列。
“启禀陛下,如今十常侍已除,臣以为当传令丁刺史,董刺史,令二人领兵返回治所。”
昨晚他想了一夜,便是想到了这一说辞。
如果天子表现出远见卓识,他则继续留在京师。如果还是一如既往,他则是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但是据他所知,昨夜天子曾经下令斩杀董卓部将华雄,可见这位少年天子是知道边军盘踞京师之害。
主弱臣强,这是亡国之兆。
袁绍却走出列,反驳道:“如今张让,赵忠等微首虽然已除,十常侍未必没有余党。”
“所以臣以为,应当暂留并州,西凉两军,以防不测。”
这是两位少年至交第一次在朝堂上产生分歧,仿佛也在预示着两人的关系即将走向对立。
曹操毫不示弱,继续反驳道:“本初此言差矣,拱卫京师有羽林军足矣。”
“孟德如何确定羽林军当中就没有十常侍余党?”
……两人随即开展了一番唇枪舌战。
刘辩冷眼旁观,并未急于表态。
如今出面的只是小的,老的还未开口呢!
他不由得看向站在最前排的司空袁隗,四世三公袁氏的家主。
“朝堂之上,岂能如街头吵闹不休?”
这时又一人开口了,赫然是司徒王允。
刘辩不由看向此人,美人计的缔造者。
只见王允走出列,拱手道:“臣听闻董卓部将华雄冲撞圣驾,惊扰了圣驾。”
“故而依臣看来,边军久留京师绝非善事。”
这番话是表态,证明他的立场与曹操一致。
这时另一位大臣,太尉皇甫嵩也出列了。
“臣赞同王司徒之言,拱卫京师自有羽林军,边军当尽早回守,以免异族蠢蠢欲动。”
两人俱是德高望重的大臣,有他们起头后,许多大臣也纷纷开口。
刘辩又一次看向袁隗,嘴角露出一抹笑意,只是被头顶垂下的冕旒所遮挡。
“臣以为,边军不宜久留京师。”
袁隗也表态了,他很清楚,纵然是以袁氏的影响力,也无法对抗大半个朝堂。
至于宝座上的少年天子是何立场,昨天华雄的死已经证明了一切。
刘辩淡然道:“既然众卿都以为边军不宜久留,传朕旨意,勒令丁原,董卓即刻率军返回治所,否则形同谋反。”
一锤定音。
身为天子,他不需要参与辩论,只要在最后时刻做出抉择。
这是平衡之道,也能更直观的看清朝堂俱是,党派之别。
现在看来,大汉四百年的统治还是颇有影响力的,朝堂上忠臣还算不少。
——
武力:60
智力:95
统帅:70
帝国气运:20080(可召唤次数:2)
章台殿内,刘辩再次打开个人属性面板,发现气运值发生了变化。
他随即便知道了召唤规则,每次召唤之后气运值会清零,也就是说,他又获取了气运值。
【系统,帝国气运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
刘辩在心里问道。
他很清楚,自身如今最大的筹码就是召唤系统,所以对于召唤次数的由来他必须弄清楚。
【声望与帝国气运。】
系统冰冷的机械音在脑海中响起。
刘辩一怔。
帝国气运不难理解,指的应该是帝国的国力。
至于这个声望,指的是他的个人威望么?
【开始召唤。】
刘辩从来不会吝啬使用,尤其是在他最缺乏筹码的关键时刻。
虽然他已经下旨让董卓,丁原撤军,但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如果没有足够的威慑力,二人恐怕会借故推辞。
何况还有各地军阀拥兵自重,这些都需要朝廷铁血镇压。
伴随着一阵光芒大盛,眼前呈现出一幅儒雅文士的画像。
房乔,字玄龄。
系统的贴心让刘辩出乎意料,他心里想的正是谋士。
“陛下这是怎么了?”
潘金莲正在整理桌案上的竹简,却见跪坐在地的天子突然笑出声,不由得有些疑惑。
刘辩笑道:“朕正在回味昨夜种种。”
他此时心情大好,于是随口打趣了一句,小宫女顿时红了脸,不敢再看他。
【继续召唤】
刘辩回到正题,他知道召唤来的人才会在自己出现,于是没有追问。
眼前光芒再现,继而汇聚成一幅图。
画卷上军阵整齐划一,每一个士兵都身披重甲,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魏武卒,五千!
刘辩瞬间狂喜,这真是打了瞌睡送枕头,当即高声道:“来人!”
他要给魏武卒找一个统帅,李存孝已经有了玄甲军,让重甲铁骑与重甲步军结合显然不合适。
很快,一名小太监匆匆走进殿内。
“陛下有何吩咐?”
“即刻前往西城门,将守城校尉徐晃召来。”
“喏!”
小太监不敢迟疑,十常侍的是让宫中很多人如履薄冰,生怕一个不慎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半个时辰后,一身黑衣黑甲的徐晃大步走进殿内。
“末将参见陛下。”
他有些摸不准头脑,昨夜只是与天子匆匆一会,今日便受到召见。
报复……还是重用?
徐晃下意识看向一旁高大威猛的李存孝,他对自己的武艺一向自信,可是每次面对这个人,就会有种绵羊遭遇猛虎的错觉。
刘辩戏谑道:“是不是在想,朕为何会召见你一个小小的营门校尉?”
徐晃想了想,答道:“末将……不敢揣摩圣意。”
“如果朕一定要你说呢?”
“末将斗胆一问,陛下可是要重用末将?”
徐晃犹豫再三,于是咬牙说出心中所想。
他很清楚,从踏进皇宫的那一刻起,他就回不了头了。
要么一飞冲天,要么梦断九泉。
“哦,你何以如此笃定?”刘辩有些意外,他只知道徐晃擅长排兵布阵,却不知对方也有一双看破迷雾的眼睛。
徐晃心中一喜,随即继续说道:“末将不敢欺瞒陛下,此言皆是受高人指点。”
“何人?”
“此人自称山中隐士,姓房名乔,字玄龄,末将也是在进宫途中与此人相遇。”
刘辩眉头微挑,饶有兴趣道:“所以你就信了?”
他怎么也没想到,房玄龄会是以这种方式出现,现在看来,召唤人物的登场五花八门,不可以常理度之。
徐晃拱手道:“此人谈吐有据,尤其是对局势分析一针见血,虽然只是匆匆一会,但末将觉得此人定有大才。”
“你可是在引荐此人?”
“末将以为,此人有大才。”
刘辩沉默片刻,随即说道:“既是大才,朕倒是想见见他,你可知他如今在何处。”
“末将离开前,房玄龄与臣约定在宫门前相会。”
“即刻带他进宫。”
“末将遵命。”
走出殿门后,徐晃暗自松了口气,他这算是过关了么?
刘辩看向李存孝,问道:“你觉得他的武艺如何?”
李存孝沉吟道:“步伐很稳,至于武艺如何,恐怕要比过才知道。”
刘辩笑了笑,摇头道:“他可不是你的对手。”
徐晃虽然也有些武力,但他更擅长的是排兵布阵,这时代能和李存孝掰掰手腕的,恐怕得吕布,关羽,赵云之流。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绝非浪得虚名。
又过了半个时辰,徐晃带着一名儒雅文士进入殿内。
“草民房乔参见陛下。”
“平身。”
刘辩注视着房玄龄,心中有些好奇,系统召唤的人才似乎并不是直接出现在他身边,更像是慕名而来投效的。
【为什么房乔是平民出身?】
他暗自在心中询问系统。
【这是为了给他一个合理的身份。】
【如果他半路上被其他人截胡了怎么办?】
这是刘辩的担忧,如果最后召唤来的人才被别人拐跑了,这不是白打工了吗?
【召唤人物潜意识会忠于大汉帝国与宿主,如果最后背离,只能证明宿主做了让他们极度失望之事。】
刘辩听完心中一惊。
【召唤人物不是死忠的吗?】
【当然不是,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人,会有自己的思维。】
刘辩顿时有些纠结,但随即便释然了。
他扭头看向李存孝,面前很快呈现出他的三维。
【李存孝】
【武力:118】
【智力:80】
【统帅:85】
【忠诚:92】
结论:一个彻头彻尾的莽夫,但是很忠心。
同时刘辩对忠诚度的认知有了提升,李存孝刚召唤来的时候只有九十点忠诚,如今上涨了两个点,应该与自己的决策有关。
也就是说,召唤人物的忠诚度会因为宿主的决策而起伏。
刘辩又看向房乔与徐晃。
【房乔】
【武力:50】
【智力:115】
【统帅:105】
评价:弱不禁风的聪明人。
【徐晃】
【武力:95】
【智力:94】
【统帅:98】
评价:各方面属性优异的杰出人才。
刘辩忽然起了搞怪之心,看向呆立在一旁潘金莲。
【潘金莲】
【武力:30】
【智力:60】
【统帅:20】
【魅力:95】
【忠诚:91】
评价:只能当花瓶使用。
刘辩有些无语,凭什么这个最弱的女人能让他堂堂大汉天子俯首称臣,腰酸背痛?
至于对方的忠诚值波动,他猜测应该和昨夜自己鞠躬尽瘁有关。
说服了。
潘金莲见刘辩忽然瞥向她,于是大胆的抛了个隐晦的媚眼。
刘辩面无表情的收回目光,他现在在讨论正事,需要维持天子威仪。
他看向房玄龄,问道:“听闻先生乃山中隐士,以如今京师局势,先生可有计策教朕?”
房玄龄似乎早就猜到刘辩会有此一问,于是不假思索的答道:“草民以为,不论是丁原的并州军还是董卓的西凉军,都不会轻易撤走。”
“哦?”
刘辩疑惑道:“难道他们还敢抗命不遵?”
“他们当然不会堂而皇之的违抗朝廷之令,却会想方设法的拖延。”
似乎应验了房玄龄的说辞,话音刚落,便见一名小太监匆匆走进殿内。
“启禀陛下,丁刺史声称大军粮草不足,需要暂且在京师休整几日。”
砰!
刘辩猛地拍案而起:“丁原莫非想造反不成?”
他考虑过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问题,却没想到丁原会用这么敷衍的说辞。
房玄龄摇头道:“丁原只是一颗棋子,真正决定并州军去留的另有其人。”
刘辩此时也冷静下来了,丁原和董卓进京是受何进相召,其中却藏着四世三公袁氏的影子,因为这个提议正是袁绍发起的。
袁氏的目的很简单,让西凉军和并州军同时进京,既壮大袁氏在京师的影响力,同时也达成一种巧妙的平衡。
可惜袁隗低估了董卓的实力,也高估了丁原的能力,最后董卓吞并了丁原和羽林军,成了称霸京师的第一权臣。
刘辩再度看向房玄龄,问道:“先生觉得朕该如何让他们乖乖撤军?”
房玄龄微微一笑,道:“在回答陛下这个问题之前,草民也有一个问题。”
“先生但说无妨。”
“此刻陛下手中有多少兵马?”
了解己方和对手的实力,才能因时制宜,制定最完整的策略。
“三千骑兵,五千步军,俱是一等一的精锐。”鉴于房玄龄的忠诚值,刘辩毫无保留。
房玄龄摸着胡须沉思片刻,随即正色道:“草民提议,陛下当以迅雷之势收揽羽林军之兵权。”
“羽林军有三万人,如果陛下能掌控这支军队,就能与董卓,丁原达成三足鼎立之局。”
“反之,如果让丁原和董卓得到羽林军,陛下便只能仓皇逃离京师了。”
刘辩正有此意,事实上他破格提拔徐晃,也正有收编羽林军之意。
“先生所言与朕不谋而合。”
刘辩当即不再迟疑,沉声道:“李存孝,徐晃听令。”
“末将在。”
“命你二人即刻率兵前去收编羽林军,如有不从者,格杀勿论。”
“喏!”
刘辩又看向徐晃:“你如今是何职位?”
“启禀陛下,臣现居校尉之职。”
“朕现在升你为偏将,持朕手令,即刻前往校场点兵,朕已为你准备了五千兵马。”
刘辩已经通过系统得知了魏武卒的位置,此刻正在皇宫后方的校场驻扎。
徐晃重重答道:“喏!”
这是一口气连升几级了,他仿佛已经看到一片光明的未来。
二人退下后,刘辩又道:“依先生看,收编羽林军之后,又该如何应对丁原与董卓?”
他并不担心收编的问题,羽林军虽然有数万兵力,却分散在曹操,袁绍等十几人手中,每个人手里不过数千兵马。
面对李存孝与徐晃的突然出手,他们不会有联合的机会,何况他们当中也有不少是忠臣。
房玄龄笑道:“分而击之,驱虎吞狼。”
刘辩眼前一亮。
“善!”
——
另一边,李存孝与徐晃先后来到校场。
三千玄甲军早已严阵以待,他们个个身披黑衣黑甲,胯下黑色骏马,手握长枪,腰悬佩刀,宛如一股黑色洪流。
而在玄甲军的旁边,同样黑衣黑甲的魏武卒也早已严阵以待。
他们的装备丝毫不比玄甲军逊色,因为没有战马需要控制的原因,阵型甚至比玄甲军更加齐整。
李存孝注意到这支精锐部队,不由得看了徐晃一眼。
“你的运气不错,这支军队不比玄甲军差。”
一支军队的强弱,往往从阵型排列。以及士兵的精气神就能大致判断出。
令行禁止,方能战无不胜。
徐晃此刻早已震惊得无以复加,这支军队呈现出来的气势,竟比他之前统率的羽林军还要更胜一筹。
就在这时,一个黑甲武将大步来到徐晃面前。
“你是何人?”
徐晃微微错愕,随即取出刘辩所授手令,沉声道:“本将奉天子之令前来调兵。”
那黑甲武将看完手令,当即俯身跪地。
“魏武卒校尉王刚,拜见将军。”
“拜见将军。”
五千人齐声呐喊,跪地的动作竟出奇的整齐。
徐晃见此情形,心中顿时充满了豪情壮志。
有此强军,何愁大汉荣光不复?
就在这时,一辆车撵缓缓驶入校场内。
一身黑红龙袍,头顶冕旒的刘辩从马车内走出,立身于车架之上。
不需要过多的言语,从刘辩身上的装扮就能看出他的身份。
身为天子,他自当来检阅自己的军队,何况这是他霸图的开始。
“参见陛下!”
玄甲军,魏武卒齐齐跪地,近万人齐声高呼。
“平身!”
刘辩双手轻抬,高声道:“去吧,以尔等手中剑,为大汉立不世之功。”
“陛下万岁!”
伴随着又一阵整齐的呐喊,李存孝与徐晃策马来到各自的军阵前。
“出发!”
刘辩注视着黑色洪流消失在视线内,忍不住感叹道:“这是大汉之剑重铸的开始。”
房玄龄亦附和道:“臣,誓死相随。”
刘辩给他封了个小官,虽然职位不高,却破例给了他随时进宫面圣的特权。
——
李存孝收拢的第一支羽林军是曹操所部,对此曹操似乎早有预料,甚至事先将麾下三千兵马聚集起来了。
“这位想必便是一合斩杀西凉骁将华雄,玄甲军之统帅的李存孝了吧?”
曹操立身于营门口,双手张开,俨然一副求抱的姿态。
众所周知,老曹有许多爱好,其中又有三个排在首位。
美酒,猛将,妙妇。
李存孝肩负重任,却没心情与他说笑。
“奉陛下之命,十常侍尚有余党,特命本将前来整编羽林军,敢阻挠者格杀勿论。”
“曹某省得。”曹操连连点头,示意他懂。
李存孝没想到这第一站会这么轻松,一时间有些惊疑不定。
曹操见状,一脸认真的解释道:“吾既为大汉之臣,自当唯天子之命是从。”
“不过……曹某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李存孝点头道:“但说无妨。”
对方以礼相待,他自然不会冷眼相对。
“兵马交给将军没问题,曹某斗胆,可否随将军一道去收编其他羽林军?”
这是曹操想好的投名状,事实证明他的猜测是对的,当今天子有雄心壮志,他愿为马前卒。
“好!”
李存孝大手一挥,顿时便有一队将官策马入营,持手令前去收编羽林军。
曹操则翻身上马,随同李存孝与玄甲军前往下一处军营。
他的目光扫过身披重甲的玄甲军,忍不住感叹道:“真乃……天下无双之铁骑。”
李存孝这边一切顺利,徐晃的第一站却是遇到了阻碍。
当初灵帝刘宏为了分化大将军何进的兵权,将羽林军中的大部分精锐抽离,另外组建了【西园军】,分别由袁绍,曹操等八位校尉掌管。
淳于琼正是这八位统帅之一,官拜右校尉,同时他也是袁绍的铁杆支持者。
他此时正带着一众心腹堵在营门前,俨然一副此路不通的姿态。
虽然对于天子收拢兵权一事,袁绍并未得知,也没有给他下命令,但淳于琼却不愿轻易交出手中兵权。
徐晃看着面前油盐不进的淳于琼,沉声道:“淳于将军看来是执意要抗命不遵了!”
“哼,你不过区区城门校尉,竟敢伪造皇命,就不怕被株连九族吗?”
淳于琼不傻,虽然不知道徐晃为什么突然之间从一个看守城门的小角色成了天子近臣,却能感觉到这风雨欲来之势。
他已经派人前去通报袁绍,同时以徐晃手中天子旨意不知真伪做借口,拖延时间。
徐晃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他又如何看不出淳于琼在故意拖延时间?
如果真的质疑他手中旨意的真假,为何不上前辨别?
这是他的第一个任务,绝不能失败,否则这次机会就白费了,他再也不会受到重用。
徐晃深吸了口气,环视淳于琼及其身后的羽林军将士。
“奉天子诏,彻查羽林军中十常侍余孽,胆敢从中阻挠者,杀无赦。”
“驾!”
话音一落,徐晃便举起「金背开山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淳于琼。
淳于琼没想到徐晃真敢对自己发难,两人虽然同为校尉,地位却是截然不同,更别说他还是袁氏的人。
但他自恃武勇,并未畏惧徐晃,反而举着长枪迎了上去,嘴上说道:“本将正想擒下你这伪造皇命的乱贼!”
两人都道出各自的说辞,以占据大义的立场。
当!
电光火石间,两人错身而过。
试探性的试探了一招之后,淳于琼顿时有些难以置信,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营门校尉,竟能震得他虎口发麻。
徐晃却不打算与他废话,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拿淳于琼的人头杀鸡儆猴。
徐晃猛地勒紧马绳,连人带马高高仰起,随即一记开天辟地劈下。
唔~
巨大的惯性与力量结合,再加上巨斧本身的重量,淳于琼瞬间失守,枪杆子狠狠砸在肩头。
“等等!我……”
淳于琼正待开口求饶,徐晃又是一板斧劈下,直接将他的头盔劈得粉碎,斧刃深深嵌入脑门,巨力震得鲜血与脑花四溅。
营门前的羽林军将士一片哗然,他们没想到徐晃竟真的敢在营门前杀人,同时也对这人的武力感到震惊。
徐晃浑身上下沾满了鲜血,整个人显得十分凶悍。
“奉天子令,胆敢阻挠者,杀无赦!”
营门前,几名军司马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壮着胆子上前。
“将军可否拿出天子诏书一观?”
羽林军毕竟是曾经的大汉第一精锐,哪怕如今已不复昔日强大,却也不会如此轻易便妥协。
徐晃并未拒绝,挥手让下属将诏书递给此人。
片刻后。
“我等愿奉天子诏。”
收编行动终于是顺利进行,除了天子诏书与徐晃的武力威慑之外,气势逼人的魏武卒也是一大助力。
——
另一边,李存孝和曹操来到了袁绍的军营。
很显然,袁绍已经从淳于琼的书信得知了此事,然而李存孝来得太快了,他还没来得及通知袁术等人,更别说联合在一起。
不同于淳于琼的嚣张跋扈,袁绍对曹操和李存孝笑脸相待。
“孟德,别来无恙。”
“本初兄风采依旧。”
袁绍先是与曹操寒暄一番,随即看向李存孝。
“这位想必就是力斩华雄的李将军吧?”
“是。”
李存孝以为袁绍会像曹操那样配合,于是并未冷眼相对。
他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本将奉天子诏来收编羽林军,彻查十常侍余党。”
话音刚落,便听到袁绍身旁一员虎背熊腰的将领冷哼道:“清查十常侍余党之事我们自己会做,天子又何须多此一举?”
李存孝顿时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一双虎目看向了那将领。
那武将也丝毫不惧,凶悍的目光与李存孝紧紧相对,颇有种“来来来,我们碰碰”的含义。
李存孝收回目光,淡然道:“袁将军可是打算抗旨不遵?”
有时候风平浪静的背后,却是风雨欲来的前兆。
袁绍忽然呵斥道:“文丑,不得无礼。”
随即又笑吟吟的注视着李存孝:“将军可否拿出诏书一观?”
“当然可以。”
李存孝大手一挥,顿时便有一名副将上前,将诏书递给袁绍。
曹操自始至终一言不发,他不认为袁绍会在这京师之地,堂而皇之的与天子亲军开战,这等同于谋反。
即使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也承受不起这个罪名。
“的确是天子诏书。”
袁绍将手中诏书递还给李存孝,抬眼看了眼后方队列整齐,装备精良的玄甲军,心中百感交集。
刘辩的动作太快了,如果他们能联合在一起,倒是有抗衡的资本。
但如今分散各处,很难与这种强大的骑兵军团抗衡。
就在这时,一个家丁装扮青年快步来到袁绍身旁,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袁绍听完脸色一阵变幻,但又很快恢复如常。
“将军,请!”
这人是他袁家的心腹,平日都是为他叔父传信。
袁隗已经通过这人表明了他的意思。
交出兵权!
有了袁家率先表态后,再加上曹操从旁协助,傍晚时分,收编行动顺利结束。
——
太傅府,袁绍袁术先后赶来。
“叔父为何让我等交出兵权?”
正厅内,袁术率先提出心头的疑惑。
袁隗面无表情的看向袁绍。
“本初,你觉得呢?”
袁绍大步上前,恭敬道:“天子早有准备,除非我们带兵逼宫,不然这兵权就不得不交。”
袁隗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你们二人即刻收拾行装,星夜离开京师。”
“本初去渤海,公路,你去南阳。”
为什么,不论我怎么努力,都永远无法跨越这嫡庶之分么?
袁绍握紧藏在衣袖中的拳头,心中满是不甘。
冀州虽然也是富庶之地,但是和号称龙兴之地的南阳相处,仍然有极大的差距。
更别说他得到的只是渤海一地,而非整个冀州。
袁绍心中愤恨无比,面上却依旧一脸恭敬:“是,叔父。”
袁术挑衅般的看了袁绍一眼,拱手道:“小侄谢过叔父。”
他并未继续提出疑惑,虽然平日有些跋扈,却也分得清局势。
自家叔父这是在告诉他们,未来的京师会是一片乱局,趁早脱离这份泥潭才是明智的选择。
再说了,如果袁家在京师的谋划能成功,他们在外面的势力也能起到遥相呼应的效果。
——
章台殿。
李存孝与徐晃回去复命的时候,身后跟了一条尾巴,赫然是不请自来的曹操。
“哦?曹操也来了。”
刘辩听完李存孝叙述的经过,再加上之前曹操在朝会上的鼎力支持,他的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句话。
治世能臣,乱世枭雄。
曹操,你会是我的能臣么?
刘辩心中喃喃自语。
房玄龄笑道:“看来这位曹操有向陛下投诚之意,他所代表的曹氏,夏侯氏亦是一股不弱的势力,陛下不妨将其拉拢。”
刘辩微微一笑,点头道:“朕正有此意,来人,传曹操进殿。”
“喏!”
片刻后,一身官服的曹操大步走进殿内。
“臣,见过陛下。”
“无需多礼。”
曹操刚起身,目光便下意识瞥向刘辩身旁的潘宫女。
小少妇刚刚打完晋级赛,正是娇花初绽放之时,这是老曹的最爱。
但他很快按捺住心中的求知欲望,不断的告诉自己,天子的女人碰不得。
这时刘辩的声音响起。
“听说今日收编一事,曹卿也出了一份力。”
曹操正色道:“臣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
刘辩饶有兴趣道:“你代表的仅是你自己,亦或是还有其他?”
曹氏。
夏侯氏。
形同一体。
曹操闻言一怔,随即答道:“曹氏世受皇恩,必定誓死效忠于大汉。”
如果说之前他还有所犹豫,如今便是彻底下定决心了。
先是莫名其妙冒出一支玄甲骑军,如今又多了这支数百年前威名赫赫的魏武卒,曹操有些期待,眼前这位少年天子究竟还隐藏了多少?
至于刘辩所说的“先帝后手”,曹操却是不信的。
那位先帝若是当真如此英明,又怎会有黄巾之乱?
他更倾向于,这些军队是眼前这位少年天子在蛰伏时期秘密训练出来的。
刘辩点头道:“很好,朕想听听你对京师形势的看法,该如何处置滞留不返的丁原,又如何应对盘踞在函谷关的董卓。”
虽然他刚才已经与房玄龄谈过此事,但此刻仍想听听曹操的看法。
正所谓一人计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曹操可是集政治,军事,文采于一身的全才。
曹操见刘辩谈及正事,当即认真起来,缓缓道:“臣以为,应当分而击之,绝不可使丁原与董卓联合到一起。”
他认为并州军与西凉军都是边军中的精锐,如果让这十多万战骑联合到一起,即使刘辩手握三万羽林军,再加上玄甲军与魏武卒,也难与之抗衡。
一旁的房玄龄听到这份说辞,不由提起精神,对曹操此人的印象大为改观。
能看出这一点,此人绝非平庸之辈。
刘辩一脸赞许,道:“继续说下去。”
果然聪明人都是共通的。
曹操沉思片刻,随即又继续道:“丁原膝下有一义子,姓吕名布,此人在并州军中威望极高。”
“然而丁原却让其身居文职,隐隐有打压之意,臣以为,可借此大做文章。”
这是离间计!
一旁的房玄龄眼前一亮,这其中的内情他却是不知的,不然也能想到这招离间计。
刘辩点点头,对这个计策并不意外,因为原史上董卓就是这么做的。
“即使吕布心中有怨,你如何说动他背反丁原?”
董卓有赤兔马,他没有!
曹操微微一笑,一脸自信道:“此事易尔。”
“哦?”
“只需陛下颁一道诏书,令吕布斩杀董卓,并许以侯爵,吕布定然奉诏。”
曹操说完便静待刘辩的回应,如果这位少年天子连区区一个爵位都舍不得,他会重新考虑是否效忠。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京师乱局,别说一个爵位,这大汉江山也未必保得住。
为人主者如果连这点魄力都没有,也就不值得他曹操效忠了。
不过刘辩并没有让他失望。
“你若能说动吕布,朕何吝区区一个侯爵?”
曹操一拱手,由衷道:“陛下英明。”
“此事便交给你全权负责。”
——
曹操前脚刚离开,房玄龄便忍不住感叹道:“此人见识不凡,胆识过人,有将相之才。”
因为系统的影响,召唤来的人物都忘记了前世种种,除了名字与能力之外,几乎就像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
刘辩猜测,他们应该是被系统植入了某种记忆。
“你不觉得他更符合另一种条件么?”刘辩一脸意味深长的说道。
曹操太出色了,如果没有赤壁之败,他的一生与开国皇帝并无区别。
兵略,政治,以及对人心的把控,这是一个优秀君主的属性。
房玄龄闻言,初时还有些不解,但很快就心领神会了。
皇帝的意思是,曹操不仅有将相之才,更具备一代枭雄的潜质。
房玄龄沉吟道:“如果陛下能一如今日这般英明,定能使曹操心悦诚服。”
枭雄与能臣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打个比方,如果周武王昏庸无道,姜太公也未必会一直效忠于他。
如果齐恒公不堪造就,管仲兴许也会自立。
有的人,天生就具备与众不同的能力,区别在于你是否能折服他。
至少就目前来看,房玄龄看到的曹操是一心匡扶汉室的忠臣,否则也不会主动提出要亲自去策反吕布。
“爱卿放心,曹操若不负朕,朕也绝不会负他!”
夜黑风高……杀人夜。
吕布正在军帐内饮酒,却突然听手下来报,说是有一汉子声称是他的同乡好友来求见。
虽然来人并未报上姓名,但吕布自恃武力天下第一,所以并未回避,而是大大方方将其请入军帐。
“哎呀,曹某大老远便闻到了将军帐内的醇厚酒香。”
那汉子一进军帐,便大大咧咧拿起桌上的酒壶,接连饮了三杯,丝毫没将自己当外人。
带路的士兵见此情形,还以为这人真是自家将军的好友,于是便默默退出军帐。
吕布手中握着佩剑,原本想给这厮一点颜色瞧瞧,但见对方一副自来熟的模样,还以为这人真是自己的某个多年不见的同乡。
他紧紧注视着对方,问道:“你是谁?”
为免错杀,他决定问个清楚。
“在下曹操,字孟德,见过吕将军,将军果然是人中龙凤,不负飞将之名。”
来者赫然是奉命而来的曹操,他自我介绍的同时,还顺带捧了吕布几句,无形之间拉近了两人的关系。
曹操初入官场时曾经杖打宦官,在京师一带还算有点名声,但吕布远在并州,并未听过这个名字。
虽然意识到这人可能是骗子,但因为对方刚刚夸了自己一顿,吕布的态度还算不错。
吕布淡然道:“你说是我同乡好友,可我从未有过一个姓曹的朋友!”
“实不相瞒,在下乃是奉天子之命前来。”
曹操并未隐瞒,他此行是为了策反吕布,这些事是必然要透露的。
吕布却是脸色一变,他虽然是大汉臣子,却也知道自家义父最近和朝廷闹得很僵。
再说了,天子派来的使者不去见义父,却跑来找他,怎么看都不对劲。
锵!
吕布猛地拔剑出鞘,剑锋对准曹操的咽喉,沉声道:“既是天子使者,为何不去见我义父?”
曹操一脸泰然自若:“因为天子的旨意是给将军的。”
“什么旨意?”
“诛杀叛贼丁原!”
曹操话音刚落,吕布的剑锋距离他的脖颈又近了几分,已然亲吻到他的肌肤。
曹操心中有点慌,面上却依旧故作平静,他很清楚,只要自己表现出无所畏惧的模样,吕布就不会轻易杀他。
“将军可想好了?杀了我,你将彻底成为叛贼丁原的同党,再也无法回头。”
这话颇有威慑力,大汉王朝虽然日薄西山,但毕竟还没有经历董卓乱政,诸侯称霸,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
至少吕布不愿意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成了反贼。
他深吸了口气,沉声道:“你想让我弑父?”
曹操一听顿时觉得有戏,如果吕布真的对丁原死心塌地,听到这个消息应该毫不犹豫的杀死他。
如他所料,吕布对丁原并非死忠,只要给的筹码足够,完全有策反的可能。
于是曹操便开始发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开始侃侃而谈。
“将军错了,自古忠孝难两全,丁原抗旨不遵,已然形同谋反,将军将其诛杀,天下人只会认为将军是忠君爱国之将。”
吕布目光微闪,以国之大义掩盖弑父的小国,的确能让天下人释怀这件事。
不过……杀了丁原他有什么好处?
他虽然心中对丁原有怨,却没到非杀对方不可的地步。
曹操敏锐的捕捉到吕布的表情变化,知道对方的心理防线已经开始动摇,于是继续煽风点火。
“丁原目光短浅,以将军之勇,竟只是许以文职,以在下看来。他分明是嫉贤妒能,唯恐将军的威望胜过他。”
不得不说,曹操的这番话的确刺中了吕布的软肋,他今夜之所以会借酒消愁,不正是因为一身武艺迟迟得不到施展么?
不过,这些话也只能是让吕布的内心产生动摇,却不足以完全打动他。
利益还不够。
“当今陛下礼贤下士,任人唯贤,正是能让将军大显身手之主。实不相瞒,陛下早已许诺,只要将军愿意诛杀叛贼丁原,可封侯拜将。”
曹操说完便亮出杀手锏,取出藏于衣袖内的天子诏书。
吕布呼吸一窒,满目难以置信。
封侯?
他虽然对自己的武艺一向自信,却从未想过有一天能达到侯爵,毕竟一个人的高度是需要家世支撑的。
如果不是生在乱世,像他这种寒门子弟,哪怕努力一辈子,也得不到封侯拜相的机会。
这正是“时势造英雄”的由来。
时代的变迁,往往意味着许多机会。
吕布看到诏书最后的【温侯】二字,终于确定曹操没有骗他,杀一人可封侯。
可他却在这时陷入了沉默,久久没有回应。
曹操见状不由有些惊疑不定,莫非是他算错了,这吕奉先原来还是个大孝子?
“将军考虑得如何了?”
“他毕竟是我义父,如何下得去手!”
吕布露出挣扎的表情,可曹操却看到那双眼睛散发出来的冷冽杀意。
呵~
如果曹操来自后世,说不定会说一句:装起来了,又当又想立?
曹操看破不说破,继续劝解道:“将军并非是在弑父,而是为国尽忠。”
“莫非将军甘愿与反贼同流合污?”
“亦或是将军认为,凭你区区几万并州军就能颠覆大汉?”
吕布听完猛然抬起头:“我对大汉,对陛下忠心耿耿。”
“那将军还在等什么?”
“我……”
吕布还想再装几句,帐外忽然传来一道异样的声音,这是丁原的声音。
“吾儿奉先可在?”
“将军正在帐内接待同乡好友……”
吕布麾下亲兵的声音紧接着传来。
片刻后,一个国字脸中年将军步入营帐内。
曹操灵机一动,忽然装出一副惊慌失措的神情。
“将军快动手,定是那反贼丁原洞悉了你我之谋。”
空气突然安静。。。
吕布怎么也想不到曹操会突然来这招,他不认为丁原知悉了两人会面之事,否则就不会孤身前来了。
但,这话一出,他已经无法回头了。
电光火石间,吕布已经做出决断。
“吾吕奉先,今日奉诏诛杀反贼。”
话音一落,吕布近九尺的身躯高高跃起,手中战剑猛然斩下。
嗤……
嗒嗒……嗒嗒……
鲜血不断滴落在地,丁原瞪大着眼睛,整个人不甘地仰倒在地,临死前仍保持着拔剑的姿势。
好快的剑。
曹操从惊愕状态回过神来,随即拍手道:“恭喜将军立下大功,封侯就在明日。”
吕布转过头,深深的注视着曹操。
这人很贼,曹贼!
虽然心里早已经拿定主意要奉诏诛杀丁原,但是这种被人摆了一道的感觉还是莫名的不爽。
不过他已经无法回头,丁原已死,再得罪曹操显然不太明智,毕竟对方是代表天子而来。
吕布大步上前,一剑斩下丁原的人头,随即握住头发,拎起这大好头颅便向帐外走去。
曹操见状一怔,随即便意识到,这是因为吕布对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有着绝对自信,于是渡步跟上。
“将军,这……”
帐外的亲兵见主将走出,正待行礼,却看到刺史大人的头颅,一时间惊得说不出话来。
很快,越来越多的士兵闻讯赶来,很快将吕布和曹操二人团团包围,却无一人敢上前。
从名义上来说,丁原才是并州军的最高统帅。
可如果根据事实来看,率领并州军抗击胡人,战无不胜的是吕布。
一个人名义上的统帅,一个却是无冕之王。
曹操见此情形,心中暗道:看来我低估了吕布在并州军中的影响力。
吕布面无表情,仿佛对此早有预料。
他见聚集的士兵越来越多,于是环视众将士,高声道:“丁原抗旨不遵,意图谋反,吾奉天子诏将其诛杀。”
“尔等若是愿意随我归顺朝廷,可既往不咎。”
“若是谁想与逆贼丁原同流合污,尽管上前与我一战。”
目光如刀,声若惊雷。
吕布的身躯本就是远超常人的英武,再加上自身的威望,以及借着朝廷的大义,众将士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之境。
该信谁?
这时人群中走出几名高大魁梧的将领,虽然略逊于吕布,却也透着凶悍之气。
“奉先,你这是?”
开口的是张辽,并州军中威望仅次于吕布的大将。
他的武艺虽然远不及吕布,却是并州军中少有的几个智勇双全的大将之才。
只是塞外草原一马平川,战争大多是比拼武力,像吕布这样的绝世强者更能获得士兵的崇拜。
吕布一见张辽等人,当即将手中头颅往地上一扔。
“这是反贼丁原的人头,我已将其诛杀,诸位可愿随我归降朝廷?”
他很清楚,自己的威望只能让并州军的将士不敢轻易动手,要想彻底收编他们,还需要几位主将的鼎力相助。
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吕布手中并无兵权。
张辽几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间有些难以消化这个重磅消息。
片刻后,其中一人突然开口。
“末将愿追随将军。”
这人赫然是成廉,并州军中与吕布交情最深的将领,他自称末将,显然已表明奉吕布为主将之意。
“末将也愿追随将军。”
“末将也愿……”
紧接着,众人纷纷开口。
不多时,并州军中几个最具影响力的将领已经纷纷表态。
周遭士兵眼见自家主将已经俯首,于是纷纷半跪在地。
“愿追随将军。”
整齐划一的口号响彻云霄,打破了夜色的宁静。
“哈哈哈……”
吕布见状放声大笑,许久才停歇。
他随即又对着众将说道:“即刻通告全军,丁原已死,明日三军上下皆随本将去向陛下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其实只是个托词,话中真正的含义其实是:明日向朝廷投诚。
“喏!”
众将齐声应是,随即便各自转身下去安排了。
曹操见状上前,笑道:“恭喜奉先贤弟,既然万事俱备,在下便先行回去向陛下汇报此事。”
吕布点头道:“孟德兄慢走,此事就拜托你了。”
不知不觉,两人开始称兄道弟了。
曹操认为吕布手握重兵,又这么快封侯,未来必定是前途无量,交这么个朋友不吃亏。
而吕布则是因为接下来需要曹操当引路人,于是大大方方认了这个大哥。
——
嗯?
刘辩刚与潘金莲结束上分之旅,敌方中,上,下三路尽数失守,就连草丛里的虚实都被他的视野看得一清二楚。
最后推平水晶并虐泉之后,进入冷静状态的刘辩开始准备入睡。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小太监的声音。
“启禀陛下,典军校尉曹操求见。”
刘辩心中一动,据他所知,曹操这时候应该是在并州军的军营。
这时候进宫,想必策反吕布一事已有进展。
他当即起身,在潘金莲的服侍下穿戴整齐。
“带他去偏殿。”
“喏。”
章节在线阅读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