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都市小说《扶摇直上》,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章学军章学军,故事精彩剧情为:仕途的十字路口,会面临诸多抉择,虽然章学军平平无奇,却有一颗为民请命的心,且看他如何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主角:章学军章学军 更新:2024-12-12 19:31: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章学军章学军的现代都市小说《扶摇直上小说大结局》,由网络作家“渔二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都市小说《扶摇直上》,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章学军章学军,故事精彩剧情为:仕途的十字路口,会面临诸多抉择,虽然章学军平平无奇,却有一颗为民请命的心,且看他如何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只是吴世仁当了书记后,村里风气逐年变坏。龙大军看到村里乌烟瘴气,自己又无能为力,只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平时在村里晃晃,没事就种好自己田地蔬菜。吴世仁也是欺软怕硬,龙大军的个人工资相比其他几个略为多点,也是怕龙大军找他的麻烦。
随着年龄的增长,龙大军的个性也逐年磨平,没有了年轻时的锐气。
听了章学军的来意,龙大军也有顾虑。他叹了一口气,说:“镇里以前也有派人来查,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万一,这次又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结果。到时,你们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就又要倒霉了。”
龙大军还以为镇里有人在包屁吴世仁,所以顾虑重重。
章学军从包里拿出几本新的党员干部违纪违规处分条例,讲解了新的规章制度,又送给他几份省市报纸,说:“你看这上面,这么大的干部都处理了,何况是一个村支书。你要看清形势,现在,只要你违法违纪,不管是多大的官,都会受到法纪的严肃查处。”
龙大军看着报纸,半天没有吱声。
离开了龙大军家里,章学军找到了程晓英。同样的话,他对程晓英也说了一遍。
程晓英到村里时间不长,一直只负责妇联工作,其他的事项参与也少。虽然平时也看不惯吴世仁他们的所作所为,但,一个女人,又能怎样。
她虽话不多,却是个聪明的人,知道章学军此行目的。她也明事理,事到面前,孰重孰轻,她也能掰清。
她直接说:“章书记,虽说你来我们村时间不长,但大家都发现你是一个好书记,我们也都很欣赏你。我现在表个态,今后,只要是你安排的,我决不给拖后腿。你现在想问什么,你就直接问。只要我知道的,我将一五一十地告诉你,决不拖泥带水。”
许愿和龙美刚来不久,也问不出什么。
晚饭后,章学军还是习惯地到村外散散步。
现在,他也开始通过散步来梳理一天的工作。计划虽然已经部署,行动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还是会有许多阻碍的。也没有从龙大军和程晓英那里得到有价值的情报,但有一点可以明确,那就是他们两个已经明显地站在章学军这里了。这也是个了不起的胜利。
外面开始下雨了。
这是章学军进村后的第一场雨。他站在窗边,抽着烟。现在,一个人的时候,偶尔也抽几支。
随着烟头火光一闪一闪,章学军的思绪也在不停地跳跃着。
他用手捋了捋头发,静静地望着窗外。回想这段时间过得太快了,跨度太大了。
从接受职务开始,不过才二十来天,面临的事情太多了,自己也有点应接不暇。
是工作推进太快,还是自己能力有限,没处理好。他不知道。事情没有到最后,谁也不能下结论。
“咚咚”一阵敲门声传来。
章学军忙把门拉开,只见龙大军站在走廊里,披着雨衣,全身湿淋淋地。他赶紧把龙大军叫进来,让他脱下雨衣,随手递上一条毛巾说,“快擦擦,免得感冒了”。
这是龙大军第一次单独来到他的房间,而且是下雨夜。章学军知道,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头。
但他还是装作不急不燥的样子,为龙大军倒了杯热水,“来,坐下,暖暖!”
环顾了四周,整个房间只有一张椅子,自己身上又到处是雨水,龙大军说道:“还是站着吧,站惯了”
章学军又为龙大军递上一支烟,点上。就是什么也不问,笑嘻嘻地望着他,什么也不说。
龙大军倒是先开口了。
他说:“章书记,你那天走了以后,我也好好想了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退伍军人,我觉得这几年我的思想滑坡了,觉悟倒退了。”
龙大军顿了顿,抽了口烟,继续说:“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种敢于同不良风气作斗争的勇气却消退了呢?”"
回到办公室,章学军把手上的工作与其他人进行了交接,找了一些、讲话精神和政策,了解了一些金口镇郑家湾村的基本情况。
他又来到谢锋的办公室,谢锋外出办事,还没回来。章学军就打电话告诉他,同意了下乡当第一书记。
谢锋好像已经知道一样,一点不惊讶,说,“你不急去。下周一,我安排专车送你!”
谢锋说话还是算数的。
周一上午,他带着其他几位班子成员,专程送章学军到金口镇郑家湾村上任。
汽车一路向西,沿着国道往金口镇方向驶去。
章学军坐在后排一言未发。之前,他专程还做了简单调研。金口镇距离城区34多公里。与G县相邻,是典型的丘岗地带。不靠山,不邻水,资源很匮乏,几乎没有工矿企业。主要经济依靠第三产业和村民外出打工,是全区贫困镇之一。
镇上年轻人大多都在外漂,常年不在家。身体还行的中老人都会去城里或邻近G县打零工,早出晚归,赚个零用钱。留守在家里的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有一些留守儿童。
全镇共有12个行政村,郑家湾村是全镇3个重点贫困村之一,位于金口镇西边,距离镇上大约10多公里。因为进村的必经之路都是田间小路,距离又远、又窄,“村村通”到这里也通不了。
道路受限,进出困难,一些村民自种的农产品不能及时外运,大多都烂在地里,村民们可谓是有苦难言,外边的交通方便,村里各种不便,也难以奔小康。
让郑家湾村早日脱贫致富,一直以来都成为镇领导的心愿。通过几任领导接续努力,不断争取上面项目、资金支持,终于修了一条直达镇的村道。说是道路,实际上最宽也就4米多,最窄处只能过一辆摩托车的土路。如果遇到下雨,全是泥巴,人走在上面都经常滑倒,车辆就更别说了。
有路总比没有的强。毕竟晴天路干,村民还是能外出卖点自家的农作物,赚点小钱。
今天是个好天气,章学军望车窗外,和谢锋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在某种程度上,谢峰上比章学军还紧张。因为,如果章学军扶贫工作完成了,是他谢锋领导有方;万一,扶贫工作没做好,排名滞后,章学军最多回到机关,对他个人影响不大。
但是,对于他谢锋就不一样了。他在正科级这个岗位上时间太长了,他还想往上动一下,还想在更重要的岗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如果,扶贫工作没做好,他肯定动不了,就成了最大的倒霉者了。但这些话不好说出来。
章学军他们也不是傻子。各自心知肚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要知江湖深,一个不作声!
同车同行几个人,心思各自不同。
谢锋一行首先来到金口镇,分管扶贫工作的邢副书记早已在镇院子外等候多时。
邢副书记也就四十一二岁的样子,外市人,说一口方言很浓的普通话。据说,邢是高材生,大学毕业后在某国企工作了好几年。虽说企业辛苦,压力山大,但工作稳定,收入颇丰,仅每个月缴的个人所得税就不少。
邢父是一个地道农民,一生都希望安稳。总说,不能只顾眼前。要晴带雨伞,饱带食粮。始终认为公家单位体面,旱涝保收,收入有保障。企业毕竟是企业,哪有公家靠得住。
邢副书记拗不过父亲,就答应参加公务员考试。通过省考后,分配到江北市某单位,五年前下派到江州区挂职锻炼,前年到金口镇任副镇长,今年才提拔担任副书记,分管组织、农业、科技和精准扶贫等工作。
邢副书记和谢锋也算是老相识,与章学军他们几个虽然不是很熟,但都在一个区里工作,彼此见面都知道。大家见面寒暄了一阵后,在邢副书记邀请下,一起走进镇办公室,坐下、喝茶,聊了一会儿。
“邢书记!”办公室门口突然来了一个人。
章学军一看,此人五十见外,头发梳得锃亮,个头较高,估计有1.75米以上,长得虎背熊腰,一双眼像灯笼。
邢副书记抬头一看,“哦,吴书记来了,来来,快进来”
邢副书记把来人带到谢锋他们面前,一一介绍。
他首先介绍来人,他只一个人,简单。"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