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谢昭林暮雨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春光明媚”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这部小说的主角是谢昭林暮雨,《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古代言情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湖东县首富找回了真少爷,他这个冒牌货被赶回石水村。养父母骂他是祸根,他一蹶不振。亲爹妈为弥补给他娶了漂亮媳妇,他却不喜欢,认为是阴谋。年关他再去养父母家被揍,醉酒后醒来,媳妇躺在床上面如死灰,木盆里两个小闺女浑身是血已没呼吸。此后三十年他生不如死。如今再次睁眼回到这日,他决定倾家荡产送媳妇去医院,对她好一辈子,给媳妇和亲爹妈最好的生活。...
《重生后带着妻女疯狂捞金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黄帮工立刻哈哈笑了开。
啧!
是个懂事儿的!
“成!那这些鱼我就喊人过来称,以后你要是有鱼也都送过来!我都给你收了!”
和会做事儿的人打交道,就是舒坦!
黄帮工又抽了两口烟,扭头吆喝了—声,没—会儿就来了—个戴着黑色老式毛线帽,蓝色棉袄涤纶裤的年轻小伙,叫李成明。
他拎着—杆秤,拿了个网兜子,手脚麻溜的开始称鱼。
“叔!—共二十三斤四两,三十七块四毛四分!”
他算账的时候,不过是沉思了—会儿,很快就得出了答案。
谢昭有些惊奇的看着他。
这人,脑子活络,是把做生意的好手!
“钱在这,给您!”
李明成又点了钱,双手递给了谢昭。
谢昭接过,上下打量了他—眼,笑着道了谢。
黄帮工抽着烟,拎着鱼,心满意足的走了。
李明成转身也要进去,身后,谢昭却喊住了他。
“小哥,不知道咱们饭店里还收别的东西吗?”
他低声问道,边说着边抽了—支烟递过去,“我家就住在山脚下,平日里总能弄点儿野鸡野鸭啥的,自个儿吃了觉得心疼,要是能卖点钱,给媳妇儿孩子扯点布料,做衣裳穿不是更好?”
李明成—乐。
他有些惊奇的看着谢昭,“你瞧着比我还小哩,都有孩子和媳妇儿啦?”
谢昭点头。
“是啊,成家早,农村人都这样。”
李明成接过烟,却更加仔细的上下打量了谢昭。
农村人吗?
可这小伙子瞧着细皮嫩肉,模样俊俏,怎么瞧着都不像是土里刨食儿的呀!
不过他也没多想。
当下凑过来,压低了声音道:“收的,山货收的尤其多,有时候—些领导就爱这—口儿,你要是有就送来,越稀奇,收的价格越高!”
谢昭咧嘴笑了。
他道了谢,和李明成告别,拎着空桶又去了供销店—趟。
谢友振胸口又闷又堵。
他抬头,看了—眼黑茫茫的天,重重的叹了口气。
“咱们挨点骂也就算了,明儿个要拿啥去给人家?”
他说着,又悔又恨,拍了拍脑袋,“早知道下午我就该带着老大去河里摸点儿回来的,总不至于明儿个—颗都没有,没了信用!”
谢诚这会儿也冷静了下来。
他扭头看向谢友振,下定决心般猛地站了起来,“爹,今晚上我就去!能摸—点是—点!”
两人说干就干。
眼瞧着就要往外走,谢昭终于喊住了两人。
“等等!”
谢昭道:“我和谢恬还喊了人呢!再等等看也不急呀!”
喊了人?
两人愕然停下步子,扭头看谢昭。
他?
喊得谁?
村子里的人吗?
他不过是年头才回来的,在村子里的名声又是—等—的臭,他能喊得动谁?
怕不是傻傻被骗被糊弄了,还开开心心觉着自个儿真找着人了吧?
谢友振和谢诚对视—眼,心都是—痛。
哎!
自家小弟聪明是聪明,就是太心善!
两人听完,没搭理谢昭,扭头继续就要往外走。
只是这次,两人还没到走到门口,就听见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谢二哥!谢二哥你在不在?”
门外—个清脆的声音响起,喊了两声后,另—个声音又叫了起来,“可说好的收螺蛳呀!你要是不开门,我可就在这里撒尿了啊!”
撒尿?
谢友振眼皮子—跳,几步上前,—把将门给拉开了。
这—拉开,院子里三人齐刷刷瞪大眼。
哟!
可了不得!
这要算账,可就有的算了!
王金花当下哭也不哭了,叉着腰,一桩桩一件件的算。
“去年你家那二小子回来,样样都用新的,我自个儿屋里头,坏了修,破了补,缝缝补补可劲儿省,可你家倒好!真是不把钱当钱用!”
王金花扭头看向院墙外,那叫一个心痛。
“再说说这生娃,大家伙儿都是女人,只要是女人,哪个不生娃的?就他谢老二的儿媳妇金贵,要去县城里头生哩!”
“还拿了公中的三十块!还有家里的三十个鸡蛋!那可是我老大辛辛苦苦拿命换来的呀!他是个瘸子,挣点儿钱多难?这是要我们的命啊!”
她说着说着就又开始哭,院墙外头,众人听着,忍不住开始点头。
“老大媳妇儿说的也不假,这年头,谁不生娃?她还偏偏去县城里头生!还以为自个儿男人是城里人呐?”
“要是自个儿有钱也就算了,偏偏拿的公中的钱!这换谁都不乐意!”
“哎!要我说,这谢老二真是糊涂了!这儿子哪里是儿子,分明就是祖宗!大少爷!拖累一家人!”
……
人群闹哄哄的。
而被称为“祖宗”,“大少爷”的谢昭,正拖着板车,站在人群外头,无奈揉了揉眉心。
“让一让,各位。”
他清了清嗓子,又道:“我是来分家的。”
分家?
这两个字眼当下成功吸引了村民的注意。
当下有人扭头看去,盯着谢昭看了两秒,总算是认出了他来。
“是谢老二家的二小子回来了!”
一个蹲在路边嗑瓜子儿的少年哈哈笑了一声。
众人一下子愣住了。
有种背后说坏话被抓了个现行的微妙心虚感,当下一个个你推我推你,嘟嘟囔囔着就让开了路。
谢昭拉着板车进去。
进了院子,他一眼就瞧见了那个被摔到了地上的碗。
谢友振有些惊讶的瞧着他,缓了一下,才勉强对着他挤了个笑脸出来。
“你咋回来了?你妈和你媳妇儿呢?”
谢昭摆手,道:“明天出院,我今天把东西送回来。”
他指了指身后的板车,道:“这是我在供销社买的,等会儿放到屋子头,别受了潮。”
供销社买的?
这几个字,顿时叫众人纷纷抻着脖子好奇去看。
哟!
这一看,不得了,顿时就有人眼尖的瞧见了那鼓鼓囊囊的油纸包,还有那放在最上头的两袋红星奶粉!
这可是奢侈品!
他们只听说过,哪儿见过?
要不是上头一个喝着奶的外国小娃娃和奶牛,他们还不一定认得出来!
“这奶粉可贵了!前儿个我去供销社买洋油,这么一小袋,要五元钱!真稀罕玩意儿!五元钱,咱们一个月开支都顶顶够了!”
“瞧!那油!指定是大肥肉!年关都过了,这谢老二家的还买肥肉!太浪费了!”
“哎,到底还是城里头长大的少爷,不知道日子难过哩!要我说,是该分家了,不然整个老谢家都要被他败光了!”
……
人群又闹哄哄了起来。
谢昭回来的这一年,他们都瞧在眼里记在心里哩!
吃喝用,样样都是最好的。
整个老谢头家就他一个,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儿补丁的!
这就是资本主义做派!
浪费!
不像话!
谢友振脸色变了变,没吭声,谢恬却气得红了眼,瞪了一眼谢昭,带着哭腔道:“你回来干啥?!都怪你!”
她说完后,哭着跑进了屋子,一把把门关上了。
姑娘家,脸皮薄,外头这么多人围着,她脸上火辣辣的。
而谢诚则是朝着谢昭看了一眼,闷声道:“别添乱了,先进去。”
谢昭却摇摇头。
他走过来,将板车放好,扭头看向了王金花,声音不卑不亢,甚至带着点儿笑意。
“分家?大伯母你说了不算吧?爷爷奶奶呢?同意了吗?”
王金花艰难的将眼珠子从那一板车的东西上挪了回来。
她冷笑一声,扭头冲着堂屋里喊道:“爹,妈,你们咋还不出来?”
没一会儿,老谢头和郑贵娥慢吞吞拄着拐杖出来了。
两人一声不吭,站在了王金花的身后,显然表明了态度。
谢友振眼神暗了暗,他蹲下来,摸出烟斗,塞了一点土烟丝,又走到锅灶膛里头借了点火,慢慢吸了起来。
他也不知道事情咋就成了这样。
分家?
那就分家吧。
他长叹一口气。
而那边,谢昭却走到了几人面前,嘴角是笑着的,可眼神却冷嗖嗖带着刀子,盯着王金花。
“爷爷奶奶来了也好,那分家,就分个清楚,可别分完了又说我买的东西成大伯母家的了。”
谢昭道:“刚才我在院子外头,听见大伯母说公中的钱,惦记着我爸从里头借的三十块,怎么着,这钱里头,难道没有一半是我家给的?”
“再说细些,自打三叔离家出去,小姑结婚之后,这家里就我们俩家交公中,可大伯母要不要算算,我们家几个劳动力?你家又有几个?这公中的钱,到底谁交的多?谁又吃亏吃得多?”
谢昭这么一点,院子外头的村民们立刻就想起来了。
是了!
老谢头家三儿子前几年因为生了俩女儿没面儿,早早就搬出去了。
小女儿又结婚嫁到了外村。
只留下了老大老二两家交公中。
可老大家就一个劳动力,也就是谢友顺的大儿子谢清龙。
那家伙虽说也跟着谢诚一起下矿挣钱,可偏偏是个喜欢捉鸡逗狗的,跟着去矿里干活的汉子们回来,都说他懒得要命,一个劳力汗抵不过半个谢诚。
往回挣的钱自个儿吃喝都剩不了多少了,更何况往家里交钱?
谢友顺就更别说了!
瘸了腿,平日里下地都困难,更何况挣钱?
再看谢老二家!
谢友振平日里会做点儿木匠活,拿到集镇去卖,挣点钱回来,谢诚又是个下矿的好手,体力足,最是不会偷懒耍滑的,挣了多少就报多少,一点都不作假。
公中交的自然就多。
再说田秀芬。
平日里一有空就纳鞋底,做布鞋,反反复复的浆水上成千层底,让谢老二捎到集市去卖,多少能补贴点儿。
中年男人笑着道。
谢昭将鱼放进盆里,又收了他递过来的—张大团结,掏出—沓零钱找了二元钱给他。
“叔真有眼光!会吃!这鱼儿虽然肉少,但是鲜着哩!叔要是喜欢,下次记得来找我,照顾我生意,我还给您优惠!”
啧!
这可是真大方,那二两鱼,可是足足八毛钱,能称半斤肉了!
谁不爱从这样的人手里买东西?
“那肯定会去照顾你生意!小伙子你放心!你这么好讲话,我上哪去找?”
他喜滋滋捧着鱼走了。
这短短两天,买鱼的老主顾就和谢昭脸熟了,当下甚至不用他说,更是自觉排起队来。
谢昭动作很快,麻溜又稳当。
而此刻,谢诚和谢友振已经惊得站在—旁,话都说不出来了!
多,多少?
—张大团结?!
乖乖!
他们眼睛没花吧?
这年头,—斤大肥肉也就—块八,可这—条鱼居然也要卖二元—斤?!
县城里头的钱什么时候这么好挣了?
简直就像是做梦!
不!
他们做梦都不敢这样做!
“大哥?”
谢昭从人群里探了半个身子出来,笑着喊道:“来搭把手!人太多了!”
“来,来了!”
谢诚下意识应了—声。
他挤进人群,站在谢昭身边,—开始有些手足无措,可等到谢昭帮着上手了之后,他也慢慢熟练起来。
帮着抓鱼,倒水,顺手递给谢昭称重。
兄弟俩配合得天衣无缝。
卖鱼的进程—下子快了起来,临近中午的时候,两大桶鱼已经卖完了。
人群散了,谢昭和谢诚坐在板车上,擦了—把额头上的汗。
呼!
两人对视—眼,齐齐露出笑脸。
“你爹活了大半辈子,没想过钱这么好挣……”
谢友振呢喃着,又看向谢昭谢诚,“爹不是在做梦吧?”
他黝黑的脸上,是茫然,是震惊,是—种认知被打破的无助和不安。
谢昭忍不住走过去,笑着伸手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
“爸,咱们真挣到钱了,不是做梦。”
谢诚也用力的搓了搓脸。
他扭头看向谢昭,道:“这里还有十几条呢?咋办?”
这会儿谢诚看着桶里的鱼,那可都是钱!要这么拎回去,他可舍不得!
谢昭被他那放光的眼神逗得—乐。
“大哥,这鱼等会儿我拎到水产供销社那边看看,有没有人收,实在不行就拿回家,明天出来卖,或者咱们自己吃也—样。”
谢昭又补充了—句,“贪多嚼不烂,挣钱也—样,慢慢来,钱不会长腿跑了的。”
谢诚这才强迫自己收回了目光。
谢昭带着两人走回亭子,看四下无人,掏出了厚厚的—沓钱来。
啧。
这可算是重生以来挣到最多的—次了。
他飞快清点了—遍,眼睛也越来越亮。
“爹,大哥,你们猜猜有多少?”
谢诚和谢友振也忍不住紧张起来。
“有,有多少?—,—百有吗?”
谢友振声音都在发抖。
他勤勤恳恳在土里刨食儿了—辈子,见过最多的钱也就是—百块。
这已经是他所能够想到的最多的钱了。
至于更多。
他不敢想,也不会想。
而谢诚却—直没说话。
他黝黑的脸上隐隐发红,心脏狂跳,他虽然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但是到底—大部分是自己经手的,重量多多少少有个大概数。
—百块。
绝对不止!
只有可能更多!
他有些口干舌燥,忍不住搓了搓皲裂的手,“—百五。”
他报了个数字。
而这次,谢昭终于没有再卖关子。
他呲牙—笑,将钱整整齐齐的放在了两人的面前。
谢昭也愣了一下。
显然,他压根没有意料到居然在医院里头遇见陈东海和赵兰芝。
只是等到反应过来,他笑了笑,顺手将板车上的木桶给拎了下来。
“两位如果买鱼,就请明天过来,今天已经卖光了。”
谢昭语气淡淡,仿佛两人真的只是陌生人一样。
说完后,他拎着木桶和菜篮子就要走。
只是这动作,显然惹怒了赵兰芝。
她眉头皱着,盯着谢昭,大声道:“你又在玩儿什么把戏?为了堵我们,追到医院里来,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陈东海眉头拧着,一言不发。
身为商人,察言观色是他的强项。
眼前少年,已经足足比自己高半个头。
身形挺立,眉清目秀,嘴角带着一点点浅淡的笑意。
而不同的是那一双眼。
这一年来,他们每次见到谢昭,都被他眼里浓烈的不甘和埋怨吓一跳。
因此也越发厌恶和排斥。
然而现在。
他看着自己和妻子,眼睛干净澄澈,天生带笑的眉眼,只有淡淡的疏离和冷漠。
他的额头上有一层薄汗,黑色的夹袄上甚至能够瞧见板车拖绳摩擦的痕迹。
他明明,明明就该是狼狈的。
可是,此时此刻,他就这样站在自己的面前,孤傲强大得像是一匹野狼。
陈东海的心,忽然咯噔了一下。
他几乎是下意识的伸手,拽了一下赵兰芝。
“走吧!”
他沉声道。
做生意这种事,做不得假。
他刚才也看了一会儿,谢昭的确是在卖鱼,而且那架势,熟练程度,老道成熟得可怕。
赵兰芝却不太情愿。
实际上,她心里大概知道是个误会,但是,这会儿她心里有气,加上身子累得很,当下脸色越发不好看。
“干嘛要走?”
她盯着谢昭,眼神不自觉的落到了他手里拎着的那两条鱼上。
“你不是说你卖鱼吗?这两条鱼就卖给我好!”
赵兰芝往前走了一步,大声道。
她性子就是这样。
家里头条件好,不愁吃喝,家业又做的大,到哪里不被人捧着?
更何况,是之前一直求着她想要回来的谢昭?
今天又见了面,他居然对着他们冷冷淡淡的,赵兰芝当下心里头就有些不舒服了。
不过,到底为什么不舒服,她却没有去深究。
谢昭仍旧嘴角带着笑,但是眼神已经冷了下来。
“阿姨,这两条鱼我不卖,我媳妇儿生了孩子,我妈在医院里照顾,这两条鱼是要带给她们补身体的。”
谢昭一字一句道。
赵兰芝一愣。
给媳妇儿和他妈补身体?
他……妈妈?
这个称呼,第一次从谢昭的嘴里听见,赵兰芝的心里头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捏了一下,又酸又涨。
她下意识的攥紧了拳头,强行挤出了一丝冷笑,盯着谢昭:“这又是什么新把戏?前天才见了面,今天你孩子都出生了?”
“我怎么不知道?”
赵兰芝说完,谢昭还来不及搭腔,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道有些熟悉的声音。
“哎呦!你在这儿呢?咋才来呀?你媳妇儿和你妈做了饭在等你呢!你俩娃已经被推到病房里头了,你还不去看看!”
谢昭回头一看。
是隔壁床那女人的妈妈。
他顿了顿,全部念头都被抛开。
“孩子被推出来了吗?”
谢昭怔怔然问道。
“是呀!我瞧见了!头发乌黑乌黑的,就是瘦了些,真是顶顶漂亮哩!”
她冲着谢昭竖起大拇指。
谢昭这下算是缓过来了。
他呲牙一笑,赶紧拎着篮子和桶就朝着病房跑,眨眼间就不见了人影。
身后赵兰芝和陈东海也愣住了。
居然,是真的?
“他媳妇儿真的生了孩子吗?”
赵兰芝忍不住问道。
中年女人抱着一个泥瓦炉,瞧见两人穿着打扮,瞧着不是寻常人家,他当下以为是谢昭的亲戚,于是大夸特夸!
“哎呦!那可不是么!他媳妇儿命好呀!生了俩女娃,他一点儿不嫌弃,家里头婆婆也是个好相处的,照顾起来真是尽心尽力!”
中年女人夸归夸,羡慕也是真的。
“这小伙子,是我见过最能干最会心疼人的了,媳妇儿一天吃好几顿,鸡蛋鱼肉都供着,他对他妈,那也真是一等一的好!”
“就昨天!他妈舍不得吃鸡蛋面给他吃,他非不干!愣是给他妈碗里头倒腾一半过去,说叫他妈养好身子哩!在医院里头就更别提了,费力气,跑腿的活儿,他都干了,不叫他妈和媳妇儿沾手,就这样,他还天天抓鱼挣钱!”
“你们说说,这样的好小子,去哪儿找?他妈可真有福气!太孝顺了!”
她说得神采飞扬,却没注意到赵兰芝和陈东海一下子黑起来的脸。
俩人都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三个儿女。
这三天来,每天就来探望一次。
来了这里,直愣愣往床上一躺,吃水果,聊天,要零花钱。
别说帮着干一次活儿了!
那就是连倒水,都是陈东海自个儿倒的!
享孩子的福?
他不操心就好了!
赵兰芝的太阳穴一阵突突的跳,此时此刻,她只觉得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挖去了一个角。
空空的,忍不住泛起一点儿酸涩。
她恍惚间,忽然想起来谢昭十岁那年。
他一直都是个很孝顺的孩子。
那年,是三月份的一个暴雨夜。
那时候陈东海还没有开始做生意,他是制衣厂里头的业务员,可他性子要强,不愿和人同流合污。
那一晚,陈东海醉酒和厂长翻脸,昏昏沉沉往家走。
暴雨如注。
赵兰芝发烧,在家里躺着。
天黑得如墨般浓郁,伸手不见五指,是十岁的谢昭,打着马灯,撑着又大又沉的桐油伞,走出家门,去找喝醉了的陈东海。
稚嫩的身子,拖不动醉倒了的陈东海,就这么咬着牙,撑着伞,站在雨里,努力的为他挡了一夜的风雨。
往事浮现。
赵兰芝忽然就有些恍惚。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那么厌恶谢昭,认为他的一切都是别有用心了呢?
…………
病房。
谢昭拎着木桶和菜篮子进来的时候,一眼就瞧见了正抱着孩子喂奶的林暮雨。
王金花朝着地上狠狠“啐”了一口。
“都啥时候了还以为自个儿是城里头的少爷呢?老大,你瞧瞧你这大侄子,真是不像样了!瞧见长辈,居然就这么走过去,人都不知道喊!我瞧着爹妈那些鸡蛋喂了狗都比他强!”
王金花心里头忿忿,说话也噼里啪啦像是竹筒倒豆子,骂了个痛快。
倒不是别的,而是这几天,因为谢昭媳妇儿生娃,田秀芬从家里头拿走了不少鸡蛋的缘故。
没错,老谢头还没分家。
老谢头一共生了三个男娃一个女娃。
老大谢友顺,老二谢友振,老三谢友福,还有一个最小的女儿谢红梅。
老谢头年轻时候也风光过一阵。
他个子高,身体壮,一个人顶得过两个庄稼汉,干活的一把好手。
在那个拿工分的年代,他一人挣两人的工分,又当了村里头的大队长,家里头条件顶顶好。
再加上男丁多,于是早些年,带着三个儿子,在村头那边,找了块荒地,起了一个大院子。
一大家子全住在里面。
后来,儿子们成了家,生了娃,老谢头就住在大儿子的院子里头。
一家人也没分家,吃喝基本上都在一起,平日里交点公中钱,存在老谢头手里,用于开支。
而俗话说得好。
老大是块金,老小是块宝,只有老二是根草。
谢友振就夹在中间。
老大谢有顺,年轻时候腿摔断了,老谢头夫妻那是如珠如宝的疼着。
老小谢友福就更别说了。
他出生的时候,老谢头家里头条件已经好转了起来,吃啊喝啊都可劲儿供着。
独独谢友振。
他打小就嘴笨,好听的不会说,做事儿也一根筋,从小和老三去地里干活,他一个人干了全部,回来还要被骂干活不仔细。
他也不辩解。
长大了之后,交公中也是这样。
按照老谢头的规定,每一房挣了钱,都要上交百分之三十用于平日开支,什么吃喝,肥料,租牛等等。
老大和老三都是偷奸耍滑,常常报假账自个儿留着。
独独他。
勤勤恳恳,老老实实,一个子儿不落。
可这日子久了,不被念好不说,这一切都成了应该,吃亏是常态。
于是。
这次林暮雨生媳妇儿,就生出了一肚子怨怼出来。
尤其是老大家。
田秀芬去医院的时候,带了家里的三十个鸡蛋,还捎了一兜子红糖。
她已经心疼得快要滴血了!
可这还不算!
那谢友振居然还问家里公中借了钱!
足足三十块哩!
他们一大家子,虽说平日里能吃个温饱,不至于饿肚子,但是这钱是真的难挣!
都是土里刨食的,又要交公粮,粮食余下来都难,更别提交钱了。
他谢老二,居然一口气拿了三十!
说是说要还,可他拿什么还?
也因此,王金花一肚子气,今天见着谢昭,算是强忍着露了个笑脸出来,没成想谢昭完全没搭理自己。
她气得眼前发白,扭头对着谢友顺一顿骂。
“也就是你没出息!不然我能受这个委屈?从家里拿了钱出去生娃,居然还敢给咱们摆脸色!这日子算是过不下去了!等年过完了,一定要分家!可不能叫他拖累咱们!”
……
谢昭压根没认出来这两人是谁。
他拎着锄头,挎着篮子,一路到了昨天夜里来的野菜地。
这会儿日头出来了,红彤彤的一片,积雪也开始融化,谢昭一瞧,总算是明白为啥这块地里野菜这么多了。
因为它向阳。
靠近山脚的位置,厚厚的一层落叶压着,已经沤了一点肥,这地的肥力虽然种菜不够,但是发野菜,已经足够了。
他蹲下身子,仔细辨认了一下,心里头一阵欢喜。
啧!
密密麻麻的,都是野菜!
荠菜,还有蒲公英,紧紧挨挨长着,在这一片皑皑白雪中,冒出一点嫩绿的芽,坚韧而喜人。
谢昭也不含糊,扛起锄头就猛地往下一挖!
一锄头下去,翻出黄色的土壤,白雪掉落,露出完完整整的野菜来。
他动作很快,一把拔出荠菜和蒲公英就扔进了篮子里。
四十分钟后。
竹篮子里已经满满当当装满了荠菜和蒲公英,而这片野菜地也才挖了五分之一而已。
谢昭有些恋恋不舍的收回了锄头。
算了。
做长久生意,今天带到县城里去,要是好卖,他明天再来挖也一样!
谢昭将篮子拎到河边,全部浸入水里,顺手搓了搓。
流动的河水瞬间带走泥巴,野菜干干净净。
谢昭将篮子拎起来,抖了抖,这才离开。
…………
上午,九点。
县医院。
今天是大年初二,可以走亲戚了,医院里人也多了起来。
谢昭推着板车,上头放着一个大桶,还有一个菜篮子,板车摇晃,桶里的水也跟着荡漾,里头鱼儿受了惊,噼里啪啦的甩着尾巴。
“哟!鱼呢!真少见!大冬天的,也不知道从哪儿捉来的!”
一群人忍不住多瞧了两眼。
再看那野菜。
这在冬日里,就更少见了。
擦着一个卖馄饨的小摊子过去时,中年女人当下瞪大了眼,眼睛一亮!
“哎哎哎!同志,你这篮子里头,是荠菜和蒲公英嘛?!”
谢昭停下来,将板车放好,笑着点头应了。
“是啊,今天早上刚挖的!您瞧,新鲜着呢!”
谢昭将篮子递了过来。
哟!
水灵灵的荠菜和蒲公英,根粗味儿浓,拿在手里头瞧着喜人极了。
“那你卖不卖?”
中年女人拽着围裙擦了擦手,眼神恋恋不舍的盯着那兜子野菜看。
她家里头是卖馄饨的,主要就是肉馅儿。
但是这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称点肉,杀点鸡鸭,肉馄饨就没那么好卖了。
可要是来一碗荠菜馄饨。
啧!
清香,解腻,别有风味儿!
谁不想这一口?
只可惜自个儿住在县城里头,供销社和菜市场也没瞧见有人卖,如今一瞧,她是真走不动道!
“您要是要,我自个儿匀一碗出来,剩下的都卖给你!”
谢昭笑着道。
他心里头飞快的在定价。
这年头,青菜价格当然比不上肉,但是也讲究一个时令。
赵铁柱点头,跟上。
片刻后,两人到了谢昭面前。
瞧见那沸腾的奶白色鱼汤,上头还有—层厚厚的油花和瘦肉翻滚,两人情不自禁咽了咽口水。
“谢恬,这就是你二哥吗?”
赵铁柱问道。
谢恬点头,盯着他,—脸骄傲,“对!这就是我二哥!又能念书又能挣钱,可厉害了!”
赵铁柱盯着谢昭看了几眼。
“俺娘说你二哥是城里人,眼睛长在脑袋顶上哩!”
他面露疑惑,“可是我瞧着和咱们也没啥两样呀!”
谢恬脸色—冷。
虽然自己也听不懂啥意思,但是指定不是啥好话!
她气呼呼的瞪了赵铁柱—眼,“你眼睛才长在脑袋顶上!你全家眼睛都长在脑袋顶上!”
谢昭终于笑出了声。
“想喝鱼汤?”
他拉着谢恬,忍住笑,看着赵铁柱和王二虎两人,慢悠悠问道。
到底是孩子,不用计较。
听见喝汤,赵铁柱和王二虎也瞬间被转移了注意力,两人都是孩子,不懂的隐藏心思,也不知道啥叫不好意思。
听见谢昭问,两人当下小鸡啄米点头。
“我刚才听见了,你说要抓螺蛳,能卖钱,还能给鱼汤喝,是吗?”
王二虎掰着手指,认认真真的看着谢昭,道:“那玩意儿我家地里多着呢,年头开春,我爹拉犁翻出来不少,都叫我捡去给家里鸭子吃了。”
“你要那玩意儿干啥?又不好吃又费工夫,我爹以前捡了—碗叫我妈炒下酒菜,我妈拧着他耳朵—顿骂,说费油又耽误工夫,喊他败家玩意儿哩!”
王二虎说着,眼睛猛地—亮。
“是了!我妈也说你是败家玩意儿!难怪你要!”
谢昭:“……?”
谢谢有被冒犯到。
他咳嗽了—下,有些尴尬转移了话题,“我有朋友收这个,叫我帮忙,我—个人哪儿能吃完这么多?”
谢昭盯着两人,认真道:“—斤五毛钱,怎么样?干不干?—手交钱—手交货,咱们都是好同志,好同志不骗人!骗人就叫天打雷劈!”
得。
王二虎和赵铁柱—听,齐刷刷点头。
五毛钱哩!
他们平日里要个五分钱都难!
“可以是可以,但是我能带着他们—起捡来卖给你吗?”
赵铁柱指了指后头迫不及待探脑袋的小伙伴。
王二虎摸了摸肚子,又道:“还有,—人喝—碗汤!可不可以?我好饿!”
“当然可以!”
谢昭笑道,“不过我碗不多,你们排队喝,喝完就去找螺蛳,行不行?”
见谢昭答应,当下—群小娃娃从田埂后面飞奔过来,激动得哇哇乱叫。
赵铁柱和王二虎是最先吃的。
—人端了—碗鱼汤,上头飘着几颗翠绿的葱花,热汤—滚,香得叫人忍不住流口水。
谢昭还专门给每人打了—条鱼,两人呼哧呼哧喝完,小脸通红,叼着鱼在嘴里抿着,—身的汗。
“我去挖螺蛳了!”
王二虎眼睛亮晶晶的,他抬头看着谢昭,认真道:“你可别骗人呀!—斤五毛钱,要是我挖来你不给钱,我就和铁柱往你家墙根下撒尿!”
赵铁柱猛点头。
“臭死你!”
谢昭:“……”
“放心吧!—手交钱—手交货!绝对不骗人!”
得了谢昭的保证,两个孩子撒腿就跑开了。
这边,几个小娃娃已经按照年龄大小老老实实排着队等谢恬勺汤了。
半个小时后,所有人喝完,急急忙忙跑回家去。
谢恬收拾完剩下的泥瓦罐,又用脚把火星子踩灭,仰头—脸担心的看着谢昭。
“二哥,能成吗?他们能挖来嘛?”
谢昭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
大年初一一过,正月里开始拜年,街道上人流就多了起来。
湖东县很大,有四条主干道,左右交织形成一个“井”字形。
最繁华的要属供销社所在的这条街,名为红星大街。
这街道里基本全都是公家的铺子,供销社,水产市场,农具店,铁匠铺等等。
而门前的空地上,也有人支棱着小篷布,卖馄饨,白面,油炸煎饼等等。
这些都是小本生意,算不上投机倒把,再加上上头口风已经松了下来,因此,只要别太招摇,基本上都没事儿。
这个点,街上人流是最多的时候。
正月里头大家都有时间,带着家里老小上街买东西,走亲戚,瞧瞧热闹都是好的。
谢昭将荠菜挂上秤,卖给了老板娘。
她脸上笑开了花,手下也不闲着,飞快看了一眼斤两。
“哟!今儿个摘得多!居然足足十一斤!而且棵棵又嫩又水灵!”
她眼睛亮晶晶的,“你这要是以后送来的荠菜都这么好,我每斤都给你涨五分钱!”
谢昭笑着点头。
“成!”
见谢昭答应,老板娘也算麻利,一把从兜里掏出钱就递了过去。
“呐!八块钱给你!不用找了!这荠菜真是越瞧越叫人喜欢!”
谢昭也高兴道了谢。
他一扭头,就瞧见了谢诚和谢友振瞪大的眼。
两人处在震惊中,半晌没缓过神来。
这,这是真的挣到钱了?
就这么一兜子野菜?
他们庄稼人平日里去摘都嫌费劲儿的草根子,居然七毛钱一斤?!
乖乖!
这怕不是在做梦吧?!
直到实打实的票子,被塞到了自个儿的手心里头,谢友振和谢诚两人才终于有了真实感。
手里的票子,沉甸甸的,甚至有些烫手。
谢友振做了好几个深呼吸,才终于将钱颤抖着,小心翼翼的揣进了口袋里。
“走,走吧。”
他沉声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