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爱书屋 > 其他类型 >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周楚沈青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周楚沈青

京海第一深情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孙娇娇离开之后,周楚让沈青去找了七八个女红很好的人过来。这马面裙虽说不大,但上面的花纹却是极其繁杂的。上一世有机器做,所以很简单。但现在可没有机器绣花,就得用大量的人工来做。无论是布料还是人工,都是极贵的。单单孙娇娇这件衣服,周楚就给铺子里赚了一百多两银子。更不用说周楚看重的还是后面的大头。等孙娇娇在诗会上露面之后,那些大家小姐知道了这件衣服的出处。到时候才是真正赚钱的时候。沈青不敢怠慢,当即去找了周楚的表叔。不得不说,周楚的表叔在这京城三教九流之中,是很灵通的。半天不到的时间,沈青就带来了八个三四十岁的女人。周楚拿出画好的图纸。“你们就按照这个来绣,五日之内赶出来,针脚一定要细致,不能出错,每人每日五十文钱。”周楚的话一出,这些人...

主角:周楚沈青   更新:2024-11-14 09:5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楚沈青的其他类型小说《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周楚沈青》,由网络作家“京海第一深情”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孙娇娇离开之后,周楚让沈青去找了七八个女红很好的人过来。这马面裙虽说不大,但上面的花纹却是极其繁杂的。上一世有机器做,所以很简单。但现在可没有机器绣花,就得用大量的人工来做。无论是布料还是人工,都是极贵的。单单孙娇娇这件衣服,周楚就给铺子里赚了一百多两银子。更不用说周楚看重的还是后面的大头。等孙娇娇在诗会上露面之后,那些大家小姐知道了这件衣服的出处。到时候才是真正赚钱的时候。沈青不敢怠慢,当即去找了周楚的表叔。不得不说,周楚的表叔在这京城三教九流之中,是很灵通的。半天不到的时间,沈青就带来了八个三四十岁的女人。周楚拿出画好的图纸。“你们就按照这个来绣,五日之内赶出来,针脚一定要细致,不能出错,每人每日五十文钱。”周楚的话一出,这些人...

《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周楚沈青》精彩片段


孙娇娇离开之后,周楚让沈青去找了七八个女红很好的人过来。

这马面裙虽说不大,但上面的花纹却是极其繁杂的。

上一世有机器做,所以很简单。

但现在可没有机器绣花,就得用大量的人工来做。

无论是布料还是人工,都是极贵的。

单单孙娇娇这件衣服,周楚就给铺子里赚了一百多两银子。

更不用说周楚看重的还是后面的大头。

等孙娇娇在诗会上露面之后,那些大家小姐知道了这件衣服的出处。

到时候才是真正赚钱的时候。

沈青不敢怠慢,当即去找了周楚的表叔。

不得不说,周楚的表叔在这京城三教九流之中,是很灵通的。

半天不到的时间,沈青就带来了八个三四十岁的女人。

周楚拿出画好的图纸。

“你们就按照这个来绣,五日之内赶出来,针脚一定要细致,不能出错,每人每日五十文钱。”

周楚的话一出,这些人的眼睛都亮了。

每日五十文远超市面的工钱。

他们都是这附近最顶尖的女工。

即便如此,给人家绣花,每日最多也就二三十文钱的工钱。

要知道一般男人的工钱一个月也就四五百文。

多点的五六百文。

顶尖的女工比男人的工钱要稍微高一点,但也有限。

周楚给出的工钱,她们听都没听过。

“工钱我给的高,但也要做到我的要求,要快,还不能出错。”

周楚再次叮嘱道。

“掌柜的放心吧,我等熬几个夜也就赶出来了,不会出错的。”

为首的女工说道。

“好,回头我让人多买些蜡烛和灯油,尽量保证夜里的光亮。”

周楚说着就把图纸交给了这些女人。

随后指了指需要用到的布料和丝线。

“你们两个帮衬着点,这几天晚上就住在铺子里吧,小心走水,这个月的月钱给你们每人多加一百文钱。”

周楚看着铺子里的两个跑堂的说道。

两人一听有钱赚,哪里还能不愿意。

“掌柜的放心吧,我们一定看顾好。”

孙娇娇拿到马面裙的时候,无比惊喜。

这马面裙真的绣出来之后,那细致的绣工加上精美的针线,即便是孙娇娇见多识广,都有些被晃晕了眼。

“这也太精美了,会不会太出挑了。”

孙娇娇是想着压过父亲一些同僚千金的风头。

却不想出尽风头。

毕竟这次诗会上,可不止有他父亲的同僚,还有很多他父亲的上司家的千金。

甚至有不少三品官家的千金。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

更不用说三品官和五品官之间,差了四五级呢。

“不会,这些料子都不出挑,不过是样式好看了些,那些贵人自有更好的料子,不用担心抢了她们的风头。”

周楚这话倒是实话。

这种料子虽说对普通人而言贵不可言。

但对三品官四品官而言算不得什么。

只是刚好适合孙娇娇这个档次。

官家小姐争奇斗艳,比的就是服饰首饰这些。

在她们这个阶层,服饰首先看重的是料子。

其次才是样式。

料子的档次太低的话,样式再好看,也不会有人多看一眼,只会贻笑大方。

孙娇娇的这个马面裙,料子还不错,拿得出手,剩下的就看样式了。

但那些达官贵人家的小姐,参加诗会,衣服的料子肯定比这好得多。

自然不用担心抢了她们的风头。

孙娇娇自是明白这个道理,听到这话,顿时放下心来,欢天喜地的让随行的侍女接过马面裙。

不得不说,有钱好办事。

这些个绣娘,五天的时间,就把这马面裙绣好了。

针脚工整,丝毫不乱。

孙娇娇穿上之后,越看越喜欢。

“娇娇,你这身衣服真好看,这次诗会就穿着它吧。”

孙娇娇的母亲王氏帮孙娇娇整理了一下衣服,说道。

“那当然了,我特意定做了这件衣服,就是为了诗会。”

孙娇娇满脸骄傲道。

孙娇娇在孙家受宠是有原因的。

孙娇娇是嫡长女。

而且孙娇娇的父亲本身就是个妻管严。

王氏的出身大族,孙娇娇父亲的出身则要差的多。

王氏属于下嫁。

所以孙娇娇的父亲根本不敢提纳妾的事。

虽说做官贪了些,却也真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

这个年代做官。

要么做百无一用的御史言官,成为所谓的清流。

要真想为百姓做事,不和光同尘,难如登天。

“你这是在哪家铺子做的?回头娘也去做一件。”

王氏忍不住问道。

“不用这么麻烦,我和他们掌柜的很熟,回头我请他给娘单独设计一件。”

孙娇娇笑道。

“不愧是娘的乖女儿。”

王氏听到这话,觉得自己没白疼这个闺女。

诗会如期举行,因为是户部侍郎家里举行的诗会。

所以来的基本都是三品官及以下的官家小姐和公子。

不过这种诗会,小姐和公子们是分开的,只能遥遥相望。

也算是一种另类的相亲大会吧。

孙娇娇的性子娇惯了些,所以平日里看不惯她的自然也就不在少数。

不过看不惯她的,基本都是同为五品官或者从四品官家的小姐。

孙娇娇虽然骄纵,却不傻。

自是知道眉眼高低。

不会去得罪四品以上的官小姐。

这次诗会,孙娇娇有了一套这么好看的马面裙,自然是要晚点道场,如此一来,才能多出一些风头。

同为五品官家嫡长女的韩熙儿,一直都看孙娇娇不顺眼。

因为韩家重男轻女。

即便是嫡长女,韩熙儿在韩家的地位也不算高。

无论什么事,都要向她的弟弟让步。

甚至未来的亲事,都要为她弟弟将来的仕途铺路。

这也是这个时代大部分家族的现状。

基本都重男轻女。

比如沈青。

像孙娇娇这样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是九牛一毛了。

所以不只是韩熙儿嫉妒孙娇娇。

不少官家小姐,都嫉恨孙娇娇。

“这孙娇娇到现在还不来,好大的架子,也不知道摆的什么谱。”

韩熙儿阴阳怪气道。

“就是,这不是不给侍郎大人面子嘛。”

旁边立刻有人附和道。

不过她们这种阴阳怪气的话,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大家都经常出入名利场。

每个人都有八百个心眼子。

又岂会被她们两三句话就挑拨了。

“哟,诗会还有好久才开始呢,你们在这挑拨什么呢?有人搭理你们吗?”

两人话音刚落,孙娇娇那娇惯的声音响起。

孙娇娇的声音顿时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很多人看到孙娇娇穿的马面裙,眼睛都亮了。

那裙面上的纹饰,实在是过于好看。

让人根本挪不开眼睛。

金丝绣出来的纹路,在藏青色裙面的衬托下,再加上阳光的挥洒,熠熠生辉。

一时之间,很多人的目光都移不开了。

即便是离的很远的那些个公子哥,一个个也都被孙娇娇吸引了目光。

纷纷打听去了孙娇娇的身份。

孙娇娇很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

不过她也知道适可而止。

不能太过夺目。

“娇娇,快来这边。”

一个官家小姐冲着孙娇娇挥手道。

“明月,你怎么来这么早。”

孙娇娇和吴明月一直都是闺中密友。

两人的关系极好。

“还不是怕你占不到好位子,提前来给你占位子来了。”

吴明月拉着孙娇娇的手说道。

“还是我家明月好。”

孙娇娇说着就要去抱吴明月。

“没个正形,小心衣服弄褶了。”

吴明月瞪了孙娇娇一眼道。

孙娇娇这才吐了吐舌头,放弃了拥抱的想法。

“你这衣服是在哪里做的?这么好看?我还从未见过这么好看的马面裙呢。”

吴明月看着孙娇娇,满脸好奇道。

吴明月这话一问出口,周围的其他官家小姐都竖起了耳朵。

她们也都被孙娇娇的马面裙吸引了。

只是和孙娇娇不熟,不好意思开口问罢了。

“就是离我家不远的那家沈家铺子,他家那个掌柜的可厉害了,我这个样式,就是他给我画的。”

孙娇娇自然不会隐瞒,她答应了帮周楚宣传的。

这话一出,很多人都默默记在了心里。

沈青的铺子火了。

在这些官家小姐之中一夜之间爆火。

第二天,就有很多官家小姐涌入铺子之中。

之前设计的那款马面裙,当天就预订出去十几套。

还有很多官家小姐想要独一份的,于是出高价请周楚再设计一款新的。

周楚自然是来者不拒。

很多马面裙的设计图稿都在周楚脑子里。

根本不用费心设计。

仅仅一天,铺子的收入就高达近两万两白银。

这让沈青震惊的同时,也感到无比兴奋。

不过沈青也清楚,这两万两看着多,却需要很长时间来制作。

之前孙娇娇的那一件就做了四五天,还是赶工才来得及的。

现在这么多人定做,哪怕是再招女工,也要很长时间才能彻底消化。

毕竟这附近顶级女工是有限的。

“再招十个人左右就可以了,不能再多了。”

周楚说道。

“为什么?”

沈青不解道。

不应该是越多越好吗?

越多的话,才能越快交工。

“这附近顶级的女工就那么多,如果都被我们招来了,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周楚一边喝着茶,一边说道。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现在知道我们铺子的人并不多,只是这些官家小姐,还没有传出去。”

“要是更多人知道的话,不说同行的算计,单单是你们沈家人,会眼睁睁的看着你拿着这个铺子赚钱吗?”

周楚的话让沈青陷入了沉默之中。

“可是这么下去,迟早会被他们知道的。”

沈青说道。

“能晚一天是一天,晚一天你就多赚些钱,而且你也得早做打算,这个铺子迟早不是你的。”

周楚的话,让沈青心中一凛。

她很清楚自己家那些姨太太的贪婪,什么都想抢,什么都想挣。

自己的娘活着的时候,她们不敢把自己怎么样。

沈青的娘死之前,把沈青保护的很好。

所以沈青的性子才会如此单纯。

她之所以远离沈家,也是她娘给她指的路子。

她娘很清楚,以她的性子,留在沈家的话,不知道会被欺负成什么样。

能不能活下去都不好说。

“可是只有这些人的话,恐怕会很慢,那些官家小姐怪罪下来该如何是好?”

沈青问道。

听到这话,周楚自信一笑。

“你要搞清楚,我们给她们做的,不是快消品,别的不说,就我设计的这些款式,其他铺子没有吧?快消品讲究的是短平快。”

“我们现在做的是奢侈品,她们等的越久,就越是心痒难耐,为了怕不被其他官家小姐比下去,做完这一件,还会忍不住预订下一件,时间越久,她们越觉得物超所值。”

沈青听的似懂非懂。

有些明白,又有些搞不明白。

不过她现在对周楚是无条件的信任。

这些天相处下来,沈青跟着周楚学会了不少经商技巧。

此时哪怕让她自己经营这个铺子,生意也不会太差。

不过她清楚,自己和周楚之间的差距,犹如天渊。

差距太大了。

自己这么小小一个铺子,一天之内居然能收入近两万两白银。

这在以前她是想都不敢想。

即便周楚和沈青尽量低调,却还是引起了很多同行的注意。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铺子里每天出货进货是瞒不过有心人的。

更何况沈青进货的布庄,消息也封锁不了。

这些天铺子里进货量暴增。

一间铺子的进货量快比得上其他五间铺子了。

大量的布还是被那些大户人家买走的。

比如春香,比如其他的那些管家。

这些人买布基本都是十几匹起步的。

很多都是为了给下人做衣服。

或者干脆存在府库之中。

亦或是婚丧嫁娶,都需要大量的布匹。

那些官家小姐虽然给的钱多。

但需要的都是高端的丝绸。

量倒是不多,但价格却十分昂贵。

原本周楚以为这些人最多只是用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

到底是低估了这个时代人性的恶。

整个铺子差点被这些人一把火烧了。

之所没被烧,还多亏了一个人。

“大少爷。”

周楚看着眼前身高超过一米八的,虎背蜂腰螳螂腿的陆家大少爷,行礼道。

陆家大少爷直接抓住周楚的手,阻止他行礼。

“不要叫大少爷,以后叫大哥。”

周楚听到这话,也没反驳。

“大哥。”

“我去看过我爹娘了,多亏了你,不然他们现在都不知道成什么样了,特别是我娘,自幼没吃过苦,这些钱你拿着。”

陆家老大说着递给周楚一袋钱。

周楚也没看里面有多少钱,也没推辞。

这些钱最终是要花在陆松夫妇身上的。

作为陆家的大儿子,孝顺父母,理所应当。

周楚没有理由阻止或者推辞。

“原本我还很担忧,现在有你在就好,再坚持两年,刘瑾没有多久的活头了,等刘瑾死了,我再走走门路。”

陆家老大说完这话,指了指地上被捆起来的人。

“这是在你们铺子后面发现的,想要纵火烧了你们铺子,交给你处理了,我不能在京城多待。”

“大哥不看看婉儿吗?”

周楚问道。

陆家老大摇了摇头。

“不见了,免得这丫头难过。”

他说着跪了下来,要给周楚磕头。

周楚急忙扶助。

“大哥这是做什么?”

陆家老大此时眼睛已经红了。

“我陆家遭逢剧变,要不是你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婉儿能不能活下来都不知道,你对我陆家有再造之恩。”

他说着硬生生把头磕了下去。

周楚拉都拉不住。

“大哥不必如此,叔父和婶婶对我极好,从未亏待过我,我自幼家贫,自从进了陆家才过了一年的好日子,这些都是我该做的。”

“大恩不言谢。”

陆老大想说些什么,但又觉得以自己现在的身份也承诺不了什么,最终叹了口气离开了。


“我认识的官家小姐—大堆,府尹那边我也时常孝敬,想让你们娘俩进去,也就是我—句话的事。”

周楚很清楚,对待柳姨娘这种人,你只对她好是不行的。

对她越好,她越蹬鼻子上脸,你得让她怕你,不敢对你有任何坏心思才行。

柳姨娘听到这话,脸色—白。

关于冯家铺子的事,她倒是也有些耳闻。

不过以前都是传闻,周楚也从未承认过。

此时听周楚本人说起,顿时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眼前这个俊俏的年轻人瞬间变得可怖起来,连周楚的笑容在她眼中都有些阴险。

“我以后—定逢人就说青青的好,绝不会有其他不该有的想法。”

柳姨娘急忙保证道。

“好,这两天你们娘俩先在铺子里住下,过两天给你们买个宅子。”

周楚说完示意阿东带着柳姨娘去客房。

柳姨娘走后,沈青满脸感激的看着周楚。

“多亏了你,不然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考虑的也太周全了。”

沈青想起周楚刚才的话,滴水不漏。

她很清楚柳姨娘的性格,恶人还需恶人磨。

有着周楚的震慑,她整不出什么幺蛾子。

“你是不是想说不用买宅子?想让她们娘俩住到你家去?”

周楚看着沈青欲言又止的样子,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沈青早就把沈家原本的宅子买了回来,还买了很多下人。

沈青听到这话,怯怯地点了点头。

在外人面前雷厉风行的云桂坊老板兼掌柜的,在周楚面前像个学生。

“你记住,你可以把他们养在外面的宅子里,但千万不要接回家。”

周楚喝了口茶说道。

“平日里你都在忙生意,放着这么—个祸害在家里,谁知道她能折腾出什么事?她说的好听,但能不能做到尚未可知。”

“万—她起了坏心思,联合你家的下人把你害了,到时候家产不都是她们的了?”

沈青听到这话,顿时感到脊背发凉。

“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不想让这种人背叛你,就不要给她们背叛的机会,—点都不要给。”

周楚敲了敲桌子道。

“知道了。”

沈青低声道。

“哪怕以后你和你这个弟弟关系再好,也不要把他接回去,记住了。”

周楚瞥了—眼沈青道。

“记住了。”

沈青急忙保证道。

“行了,这边的事处理完了,我还有事要忙,对了,你去找我表叔,让他查—下那个胡巍,他吃进去的钱,我会让他—文不少的吐出来。”

周楚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之中闪过—丝寒芒。

周楚再次来到京城外面的宅子之中。

经过—夜的吸附和沉淀,此时的糖水虽然仍然是黑色,但显然比昨天清澈多了。

底部更是沉淀了很多杂质。

下—步,就是过滤了。

这个时代,没有滤纸,不过周楚也不需要滤纸。

用蒸馒头的笼布,多铺两层,就可以完美的过滤掉糖水之中的杂质和活性炭。

百分之百过滤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后世再高级的过滤方式,也做不到百分之百。

几层笼布已经能过滤掉九五成以上的杂质了。

完全够了。

这个时代的糖霜之中含的杂质很多。

即便如此,糖霜仍然贵如黄金。

—直都有着—两糖霜—两金的说法。

即便是那些个高门大户,很多也舍不得吃糖霜。

太贵了。

贵是因为这个时代制作糖霜的方法繁琐的吓人。

即便如此,做出来的糖霜也不尽人意,呈现微黄色。


周楚穿越到了大明。

成为了大明最底层的一员。

一家七口,兄弟妹五人。

这还是和爷爷奶奶分家后的结果。

实际上周楚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

虽然这一家子也都姓周。

但穷苦人家的孩子,多半是没什么正经名字。

一家七口人,只分到三亩地不到。

还不是什么肥地。

其中一半,都是很贫瘠的土地。

却要交着七口人的税。

这么多年,周楚终于弄明白了一件事。

自己大概率是在正德年间。

明朝的农业税机制本身就有问题。

或者说不只是明朝,华夏数千年来,一直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土地兼并。

就像现在周楚家。

一家老小吃了这顿没下顿。

周楚的几个弟弟甚至没力气哭。

农业税按人头收。

不管你有多少地。

大部分底层家族的出路就是把自己的地主动献给那些世家大族。

这些家族一般都有人入朝为官。

不用交税。

把地献给他们之后,他们再把这些地租给这些地原本的主人。

收取的租子要比按人头交税少上不少。

如此一来,才能勉强糊口。

周楚的父亲此时满脸愁容,正在考虑要不要将自己家的地献给王家。

王家是附近数得着的大户。

拥有土地上万亩。

周围很多人都成了他们家的佃户。

周楚虽然是穿越者,但只有穿越之后,才感到深深地无力。

在后世那个开放清明,阶级不森严的环境,大多数人是有出头的机会的。

只要你有足够的本事。

没人能阻止你出头。

但现在这个年月不同。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有多大的锅,吃多少饭。

拿了不属于你这个阶层的资源,只会是取祸之道。

这个年代,当官得靠关系,靠逢迎拍马。

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出不了头。

诸如后世的大奸臣严嵩,此时还身怀治国理想,被打压的抬不起头来。

并不是说正德皇帝朱厚照是昏君。

只是经年累积,积重难返罢了。

正德皇帝也有心从文官手中收权。

也正是因此,最后落水而亡。

不过这又关周楚什么事呢?

周楚现在连饭都吃不上了。

周楚有赚钱的法子,甚至有不少。

但周楚此时才八九岁。

况且出身在这样一个家庭。

倘若贸然赚了很多钱。

他们一家子恐怕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阶级是无法逾越的大山。

在他们这个阶级,赚的钱,原本就不属于他们自己。

“把我卖给人牙子吧。”

周楚最终做了这个决定。

这个问题,周楚想了很久了。

继续在这里,周楚什么都做不了。

一家人只会继续忍饥挨饿。

最后能活下来几个都不好说。

自己如果被卖到大户人家,运气好能遇到一个好点的人家。

也能赚些钱接济一下家里。

运气不好卖到不好的人家,忍忍也就过去了。

总比饿死的强。

更何况周楚的一个表叔就是在牙行干活的。

有这层关系,进入好点的人家的概率会大一些。

周父周母虽然不舍。

可现在的情况不允许他们做选择。

最终,周楚被卖了五两银子。

周楚的母亲将一块碎银子塞到来买周楚的人牙子手中。

“三哥,你一定要给我家老大寻一户好人家。”

她说完还忍不住抹眼泪。

人牙子接过银子,叹了口气。

“说那外话,放心吧,我有法子。”

说完就带着周楚走了。

坐上了牙行的马车。

和周楚以前看过的电视剧不同。

这马车没有顶棚。

前面是一匹老马。

后面是一辆平车。

一路上颠簸的周楚骨头疼。

不过最起码能吃上饭了。

在自己这位表叔的额外照顾下。

周楚每顿饭勉强能吃个七八成饱。

其他一起被买来的小孩,能吃个半饱就不错了。

对于牙行而言,周楚这些人,都是要出手的。

要不是怕饿的太狠了,没了精气神,卖不上价格,恐怕半饱都没有。

人牙子拉着这么一车人,一路颠簸,两三天的时间,到了京城。

实际上,周楚的家离京城只有两百多里。

但这马车太慢了。

很快,周楚就来到了京城的牙行之中。

此时的牙行,除了周楚这一行人,还有无数等着被卖的男男女女。

其中大部分是穷苦人家的孩子。

也有些是犯官家发卖出来的家眷。

这一点从穿着就能轻易区分。

对牙行而言,像周楚这样的,身世清白年龄小的,才能卖上去价格。

那些犯官的家眷,很多人家都不会买。

哪怕是一些犯官家里发卖出来的仆人,也比不过周楚这种。

毕竟从小养在家里的仆人,才是最忠诚的,用的也最放心。

很多被卖了好几次的仆人,自身多半有问题。

很快,就有人上门来买仆人了。

这是一个穿着极为华丽的女人,眉眼之间带着妖娆和妩媚。

嘴角还有一颗痣。

刚走进牙行,这个女人就忍不住皱眉,用手帕捂住鼻子。

似乎很不习惯牙行的味道。

“听说你们今天来了批新的?”

女人看了一眼周楚的表叔,说道。

“还是贵人消息灵通,这才刚到。”

周楚的表叔卑躬屈膝道。

他说完在前面带路,来到了周楚等人面前。

女人一只手拿着手帕,另外一只手拿着一把仕女扇。

用仕女扇挑起一个又一个小孩的下巴。

主要以男的为主。

就这么挑选着。

很快就轮到了周楚。

周楚的脸庞被挑起的时候,虽说脸上不太干净。

但俊俏的脸庞还是让这个女人一愣。

“这个多少钱?”

女人看上周楚的表叔问道。

表叔一看是周楚,也是一愣。

“贵人,这个倒是不贵,很便宜,不过他身体不好。”

说着向周楚不着痕迹的使了个眼色。

周楚顿时会意,当即咳嗽了起来。

女人当即收回扇子,满脸嫌弃。

“原来是个痨病鬼,真晦气。”

女人很快选好了要买的人离开了。

她离开后,周楚的表叔顿时放松了下来。

“这位是沈家的姨太太,沈家情况复杂,这个女人出了名的刻薄。”

表叔看着周楚,似乎在解释刚才不想让女人买走周楚的原因。

原本他是不需要解释的。

毕竟跟一个八九岁的孩子,解释这些也显得多余。

但刚才周楚表现的极有眼力劲。

他干了这么多年的牙行,很清楚,周楚这种眼皮子活的人,很容易混出头。

也算是留个善缘吧。

“沈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下人被打死。”

表叔正说着呢,牙行门口又走进来一个贵妇人。

他急忙去招呼。


周楚看着眼前这个一腔热血却已经四十多的男人,不禁有些恍惚。

这真的是后世那个严阁老吗?

或许他本就不是心性坚定之辈。

又或许官场对人的改变和腐化不是一般人可以坚守的。

眼前这位,不知道在官场上可以坚持多久。

不过最起码这些年,这位完全是可以用的贤臣。

想到这里,周楚不禁自嘲一笑。

自己操的心确实有点多了。

用与不用,到时候也不是自己说了算。

自己最多给朱厚熜举荐罢了。

这一晚,周楚喝醉了。

这是他来到大明之后,第一次喝醉。

像这般悠闲快哉和人把酒言欢的日子,却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了。

第二天一早,周楚住的客房门就被敲响了。

周楚揉了揉发懵的脑袋,穿上衣服,打开了门。

不是别人,正是严嵩。

严嵩邀请周楚一同乘坐马车前往京城。

“多谢介溪先生美意,只是我想走走,以前整日忙于生意,如今好不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不急着回京。”

周楚委婉拒绝道。

严嵩听到这话,不仅没生气,眼睛都亮了。

“偷得浮生半日闲,好句好句,衡器果然不一般,既然如此,我就先走一步,来日我们京城再聚。”

严嵩和周楚不一样,他早就闲了十几年了,闲够了。

恨不得立刻抵达京城。

“来日再聚。”

周楚笑道。

严嵩走后,周楚开始日常的练功。

练完功吃完早饭之后,就离开了驿馆,沿着官道继续往京城方向走去。

周楚就这么一路走,一路看,偶尔在茶档之中,总能遇到一两个相谈甚欢的人。

原本心中的一丝阴郁,逐渐被扫清。

眼看着还有几十里路就到京城了,周楚却在路上遇到一个奇怪的少年。

这少年衣衫褴褛,却拖着一个草席,草席里用麻绳捆着什么,只不过用麻布包了起来,看不清楚。

看那样子,应该是个死人。

路人见了纷纷避让,觉得晦气。

如今这天下,土地兼并严重。

所谓的卖身葬父并非一句戏言。

没有钱没有地,家里死了人或许都没有地方埋。

所有的土地,都是有主的。

很显然这个少年也是如此。

少年一路走着,面无表情,并没有因为路人的嫌弃而放弃。

周楚就这么一路跟着,跟了大半天。

少年走了近一天,又饿又渴,身边还一直跟着周楚,顿时忍不住了。

“你跟着我干什么?”

周楚从包裹里拿出吃的和水壶。

“我怕你渴死在路上。”

少年听到这话,顿时沉默了。

他小心翼翼的接过周楚的水壶,隔空喝了两口,并没有碰壶嘴。

随后又接过了干粮,开始狼吞虎咽。

“你准备拖到哪里去?现在天气很热,恐怕明日就要发臭了。”

周楚疑惑道。

少年听到这话,神情一窒。

“我也不知道,我只想找个地方把我爹埋了。”

少年说这话的时候,表情有些无助和茫然。

他也不知道哪里的土地能埋的下自己的爹。

接下来两天的时间,周楚都在帮少年处理他爹的后事。

雇人,买地。

倒是没花多少钱,却是劳心劳力。

“我要走了,你是跟着我还是?”

周楚看着少年说道。

少年听到这话,二话没说就跪下了。

“少爷为我爹如此劳心劳力,我自当为少爷效犬马之劳。”

周楚听到这话,有些意外。

“你读过书?”

这话可不是一个泥腿子能说出来的。

少年听到这话,有些不好意思。


她也不识字,不知道这银票是多大面值。

实际上在这村子里,连兑换银票的钱庄都没有。

很多人连银票都没见过。

周母之所以认识银票,还是因为之前周楚让表叔往家带钱的时候,带了一些小额的银票。

“这是我身上最后的一点钱,你拿着吧,自己藏好,手里有钱比什么都重要。”

“这些钱谁也不要给,留着当棺材本,记住了。”

周楚说着将银票递给了周母。

“我不能要你的钱,你还欠着钱呢。”

周母急忙推脱道。

“我欠的钱多,不在乎这一星半点的,这点钱,我要是带在身上,也会被人要走,你先帮我存着。”

周楚很清楚,自己不这么说,周母是肯定不会接这钱的。

周母听到这话,才接过银票。

“你放心,娘一定把它藏好,谁都不让看见,你啥时候要就来拿。”

周母说着小心翼翼地将银票折了起来,放在帕子里。

“老大,这些银子你得拿着,路上你得吃饭。”

周母说着又把之前的银子递到了周楚手中。

周楚突然感到有些迷茫。

离开老家之后,周楚并没有选择乘坐马车回京城。

而是一路沿着官道就这么走着。

所幸这里离京城不算远,治安还算不错,没有拦路抢劫的。

再加上周楚现在的武功,远非三年前可比。

即便遇到那强人,倒也不怕。

颇有一人独闯江湖的感觉。

从老家到京城,两百多里,周楚倒也不急,走走停停。

此时的周楚,心气仿佛被抽离了许多。

原本周楚努力赚钱,不说全部,但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让家里过的好一些。

这是驱使周楚的原动力。

周楚来自后世,明白很多道理,懂得的更多。

可懂得越多,心就越圆滑。

有句话说的好,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

书读的多了,懂得道理越多,做任何事,都能找到道理自圆其说,都能自我逻辑融洽。

也就不会有多少心理负担。

反而是那些没怎么读过书的人,做点坏事就过不去自己的良心,整日惶惶不安。

且看这满朝衮衮诸公,哪个不是读书人?又有几人为百姓考虑过。

整日圣人之言挂在嘴边,之乎者也不断,却从不干人事。

一个王朝灭亡,最有骨气的和最没骨气的都是读书人。

正所谓世修降表衍圣公。

有了标杆之后,其他人也就心安理得了。

一直以来,周楚就是怕自己变得和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一样,麻木,看不到人间疾苦。

周楚自问算不上什么好人。

什么人对自己好,自己就会对他们更好。

比如陆家。

却没有那么重的家国情怀,也没有那么多为民请愿的想法。

否则早就想办法入朝为官了。

现在谋划的这些,一半是为了自己和家人,另外一半则是为了陆家。

至于未来的新帝,不过是因为陆炳的原因,顺带的。

自己注定得站在新帝这边。

既然如此,何不早做谋划?

现在家里人如此,周楚以后和他们也算是划清了界限。

如此一来,自己做事的原动力起码没了三分之一。

顿时感觉浑身没劲。

很多事说都很容易。

但周楚来到大明之后,毕竟真实的和家人在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

虽然周楚明白要割舍,可一旦真的割舍,心里就会空荡荡的。

就像那无根的浮萍一般。

此时虽然已经入秋,但白天仍然很炎热。


即便云桂坊什么好料子都有,但周楚自己的衣服,一直以来都是粗布的。

只不过为了穿的舒服,内衬的料子都是极好的。

在周楚看来,自己的衣服也是穿给人看的。

别人穿漂亮的衣服,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成为焦点。

但周楚却是为了尽量不引起他人的注意。

所以周楚的穿着,在村子里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这种穿着虽说和村子里的人有不少区别,但看上去也不过是普通人罢了。

周楚很快就到了自己家附近。

看着这红瓦白墙,周楚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离家的时候,自己一家都吃不上饭,自己饿的头晕眼花。

如今也算是过上好日子了。

深吸了一口气,周楚上前敲了敲紧闭的大门。

“谁啊?”

一个略显不耐烦的声音传了过来。

很快,大门被打开了,开门的却是周楚觉得有些熟悉,却又很陌生的人。

“你谁啊?”开门之人满脸不耐烦的看着周楚道。

“你是哪位?你不是这家的人吧?”

周楚疑惑道。

“有事没事?我当然是这家的人。”

此人一听这话,愈发不耐烦。

“我要见这家的主人。”

周楚说着就要往里走。

“你他娘的到底是谁啊?不说清楚不准进去。”

那人拦住周楚,颐指气使道。

周楚也不惯着他,直接抓住他指着自己的右手稍一用力,这人顿时发出了杀猪一般的惨叫。

叫声极大,很快就把院子里的人吸引了过来。

冲在最前面的不是别人,正是周楚的爹。

此时周楚的爹和四年前周楚离家的时候可谓是大变样。

当时周楚的爹又黑又瘦。

现在周楚的爹胖了许多,白了许多,就连身上穿的衣服,都有些员外郎的意思了。

原本气势汹汹准备兴师问罪的周父,看到周楚之后,神情一窒,将手中的扫帚扔在了地上。

“老大。”

眼神闪躲不已,面色却没有多少惊喜。

不远处跟过来的周母,看到周楚却是满脸惊喜,瞬间泪流满面。

“老大,你回来怎么不说一声。”

周母说着来到周楚面前,抓着周楚的胳膊左瞧右瞧。

“长高了这么多,怎么没长胖些。”

周母絮絮叨叨道。

之前拦门的青年,此时哪里还不知道周楚的身份,脸色一变,换成了谄笑。

“大毛啊,你不早说,我是你哥啊,狗蛋。”

他这话终于让周楚明白了自己为何觉得他有些熟悉了。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堂哥。

以前周楚没有正经的名字,小名就叫大毛。

这人叫狗蛋。

周楚的爷爷有两个儿子,周楚的爹和大伯。

不过周楚的爷爷和奶奶对他的大伯一向无比偏心。

分家的时候,田产大部分都分给了大伯一家。

周楚的爹又是个木讷的人,说又说不过,就只能自己受着。

周楚记得很清楚,四年前自己一家都快饿死的时候,周母曾经去求过爷爷奶奶,也去求过大伯一家。

他们家虽说也没多少富余,但接济一下自己家是完全做得到的。

结果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大伯一家子,连一碗米都不愿意给。

一家人实在是饿的没法子了,周楚才把自己卖了。

“大毛回来了?”

一个略显苍老的声音响起,周楚看到后面站着一个小老头,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爷爷。

周楚哪还不明白怎么回事,转头看向了自己的父亲。


和孙娇娇等人商定之后,周楚就让人在早就选好的酒楼位置开始动工。

这处酒楼是现成的。

原本属于户部一个官员家的。

生意也还行,中规中矩。

按照周楚的估算,原本这个酒楼每年能赚个大几万两白银。

不过这户部官员年前得罪了人,被抄家流放了。

周楚就逮着机会,趁机低价买下了酒楼。

开酒楼的事,周楚心中早有打算,自然会早做准备。

不过要重新开张的话,自然免不了要装修一番。

普通酒楼虽然也能赚钱,但就像这个酒楼之前一般,一年最多也就赚个大几万两。

如果只是赚这么点钱,周楚完全不用如此大费周章。

只有酒楼能够赚足够多的钱,自己才足够安全。

人情或许保不了自己,但利益可以。

一旦和孙娇娇等四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这京城之中,能动自己的就少之又少了。

要做就做高端酒楼。

有准入门槛的那种。

你身份达不到,不好意思,进都进不来。

进出这里的都是达官显贵,你一顿饭低于一千两?你都不好意思。

原本周楚想做的只是简简单单的酒楼。

但此时周楚改变了主意。

要不了几年,皇位就会易主,陆家老大,也就是陆炳,就会执掌锦衣卫。

新帝继位,还要和杨廷和这些人来一场大礼仪之争。

周楚很清楚,所谓的大礼仪之争,争的并不是所谓的礼仪,而是朝堂之中的话语权。

届时所有人都会觉得,杨廷和这样的三朝老臣,能够轻易掌控新帝。

毕竟新帝登基的时候,也不过十四五岁。

半大孩子的年纪。

但周楚清楚,朱厚熜是何等妖孽。

仅仅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就把杨廷和彻底斗倒,杨廷和被罢官回乡。

嘉靖帝朱厚熜在继位初期其实算得上是一位雄主。

继位初期,要开海禁,这一举动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毕竟朝中无数官员,都加入了东南沿海的走私集团,只要海禁不开,他们就可以一直靠走私牟取暴利。

而宫中,自从明英宗朱祁镇流落在外之后,就被这些官员渗透成了筛子。

千疮百孔。

因为开海禁,嘉靖帝差点被宫女们勒死在宫中。

史称壬寅宫变。

除了开海禁,嘉靖帝还想改革币制,铸造大额铜钱。

可惜被那些人直接将铜钱收了,在炉子里融了。

开海禁和改革币制自此无疾而终。

只能说这位嘉靖帝有治国之治,却没有名臣辅佐。

朝中百官都和他对着干,又缺乏好的方法,能干成才怪。

后来他的八个儿子,陆续夭折六个。

嘉靖帝自此心灰意冷,一意修玄。

周楚很清楚,无论是让自己选,还是因为陆炳的原因,自己将来都会成为新帝的亲信。

文官是做不成了。

倘若成了文官,那便是陷入无边的泥沼之中,想要再脱身就难了。

到时候干脆做个锦衣卫。

所以这酒楼,除了赚钱之外,周楚还要让它兼具另外一个功能。

搞情报。

趁着这两年时间,搞到京中这些官员的信息和把柄。

如此一来,新帝登基,就可以迅速打开局面,大礼仪之争也就不必持续三年这么久了。

当然,周楚主要还是为自己谋划的。

不过想要获得更多的权柄,就得紧跟着未来的新帝。

周楚将酒楼装修的设计图交给了施工队一张和表叔孙强各一张。


眼看着酒楼就要开张了,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酒楼的声势越是浩大,就越是引人记恨。

特别是京城之中其他开酒楼的老板。

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特别是醉春楼。

醉春楼的东家是也是户部—个三品官家眷。

孙娇娇等人有很多好友,自然也有很多关系—般的,甚至关系极差的,恨不得斗的死去活来的那种。

比如醉春楼东家的千金,吴敏敏。

吴敏敏的爹和户部侍郎虽是同僚,还都是在户部任职,却是水火不容。

韩鸢儿的爹当初能当上户部侍郎这个顶级肥缺,抢的就是吴敏敏他爹的位置。

顺带着的,吴敏敏和韩鸢儿也是水火不容。

自从得知韩鸢儿要和人合伙开个酒楼,吴敏敏就到处冷嘲热讽。

“开个破酒楼还要几个人合伙?跟谁装穷呢?开不起就别开。”

“就是,京城之中的酒楼这么多,她们还敢开酒楼?也不知道哪来的胆量。”

“—个破酒楼,能赚多少钱?还好几个人合伙开?别到时候亏的找不着北。”

。。。。

除了吴敏敏,还有很多人看孙娇娇等人不顺眼,自然是跟着—阵嘲讽。

户部侍郎韩玠自然也是听到了—些风言风语,憋了—肚子气。

回到家后就让人将韩鸢儿叫到了跟前。

“爹叫我什么事?”

韩鸢儿来到韩玠跟前,笑道。

韩玠看着韩鸢儿嬉皮笑脸的模样,顿时气不打—处来,—拍桌子。

韩鸢儿被吓了—跳。

“爹,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

“你能做错什么?”

韩玠阴阳怪气道。

“我也不知道呀,还请爹爹明示。”

韩鸢儿小心翼翼道。

“我问你,你是不是和人合伙开了个酒楼?”

此时韩玠的气已然消了大半,看着自己的女儿问道。

“是有这事,明天就开张了。”

韩鸢儿如实回答道。

“哼,你要想开酒楼,大可以告诉为父,我韩家开个酒楼还需要和人合伙?你知不知道我那些个同僚如何耻笑我的?说我故意装穷。”

韩玠—想到这些话,就气不打—处来。

他又不是那些清流,自然不用刻意装穷。

如今的朝堂,除了那些个清流,谁不贪?

你不贪,都不好意思和同僚说话,同僚也会排挤你。

很多时候不是你想不想贪的问题。

而是不得不贪。

特别是韩玠这个位置,不贪不占,上级官员能对自己放心?

韩鸢儿—听这话,顿时明白了自己的爹为何生气了。

“爹,你根本不知道这个酒楼有多豪华,明天开张你去了就知道了,你那些同僚不止不会取笑你,还会羡慕你。”

“这个酒楼以后可是女儿的摇钱树。”

韩玠听到这话,有些半信半疑的看向韩鸢儿。

“此话当真?”

实际上不只是韩鸢儿,孙娇娇等人差不多也都有类似的遭遇。

不同的是,孙娇娇比韩鸢儿大了两岁,已经出嫁了。

虽说是门当户对,但孙娇娇性子原本就有些骄纵。

即便是出嫁之后改了许多,却也不是易与之辈。

再加上孙娇娇的婆婆性子本就弱,再加上孙娇娇和韩鸢儿的关系极好。

韩鸢儿的爹还是户部侍郎,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实权位子。

三品和五品之间,差着四个品阶呢。

即便冲着这层关系,孙娇娇的婆家也不敢给她任何脸色看。

所以在婆家孙娇娇倒也算得上是说—不二了。

“娇娇,听说你与那韩家小姐—起开了个酒楼?”


沈青在—旁满脸不知所措。

“柳姨娘,你们先别哭,先吃点东西吧。”

周楚说着看向阿福。

“看着干什么?赶紧去买吃的。”

阿福听到这话,不敢犹豫,急忙向包子铺跑了过去。

说完这话,周楚给沈青使了个眼色,沈青顿时会意。

“对啊姨娘,你们先起来,我不会不管你们的。”

说着伸手去扶她。

柳姨娘听到这话,顿时不哭了。

“青青,我就知道你是个好姑娘,不会不管我们娘俩的。”

很快,阿福就买来了包子。

“先进去吃东西吧。”

周楚说道。

将柳姨娘带到铺子的内堂之后,沈青顿时松了口气。

刚才她—时之间慌了,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倒也不是不想帮她们娘俩,只是那时候心乱了。

直到周楚来了之后,沈青才找回了主心骨。

趁着这娘俩狼吞虎咽的功夫,周楚将沈青叫到了—边。

“你怎么想?是不想管还是?你要不想管,我有的是办法让她们以后不敢再来。”

周楚问道。

沈青听到这话,叹了口气。

“柳姨娘的死活我倒是不想管,可是沈明毕竟是我弟弟,再怎么说也是沈家的骨肉,以前我生我爹和她们的气,但我爹死了之后,气也就消了。”

“其实想想,柳姨娘也没把事情做绝,当时她要是执意把我嫁出去,或者把我赚的那些银子要走,我也是—点办法都没有的。”

人就是这样,在—起的时候都是相看两厌。

三年没见,沈青对柳姨娘的怨恨早就消的差不多了。

如今看到她这副模样,再加上沈明是她弟弟,倒也于心不忍。

“确实应该管。”

周楚点了点头。

听到这话,沈青有些意外。

“我以为你会说我呢。”

“不会,不论是出于生意的角度,还是出于私心,我都觉得该管。”

周楚笑道。

“你如果不管她们母子,虽说没什么,但你家的事在京城毕竟是家喻户晓,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很多人会说你冷心冷肺,影响名声。”

周楚很清楚,这个年代,对女孩子来说,名声比什么都重要。

“相反,如果你抛弃旧怨,还接济她们母子,所有人都会为你传名,于私,对你个人的名声是极好的,于公,对我们云桂坊好处也很大,以后无论是谁,提起你,提起云桂坊都得竖起大拇哥。”

沈青听到这话,再也没了疑虑,也没了纠结。

周楚来到柳姨娘母子面前,此时两人已经吃饱了,不过吃的太快,有点噎着,正拼命喝水呢。

“柳姨娘,我记得当时沈家分家,你拿的是最多的,怎么混到了这步田地?”

周楚有些疑惑道。

柳姨娘听到这话,顿时变得极为愤怒。

“都是那个天杀的胡巍,把我的钱财都骗光了。”

周楚听到这话,顿时有了主意。

是时候给初六找点活干了。

根据柳姨娘的描述,这个胡巍出身很—般,他爹是个员外。

不过他爹死后,这份家业到他手里也败落了。

这小子游手好闲,还沾了赌,本来就不大的家业哪经得起这么霍霍。

不过这小子的卖相挺好,长的油头粉面的。

柳姨娘原本就是被卖到沈家做妾的。

家是回不去了。

自己—个人带着孩子买了个不小的宅子。

还买了几个下人。

原本日子过的挺好。

直到遇到了胡巍。

柳姨娘很快就被这小子迷得神魂颠倒。

她本身也没什么本事,不然的话也不会被卖到沈家做妾了。


眼看就到傍晚了,离开了一天的杨夫子再次回到书房。

“抄写的如何了?”

“回夫子,抄写完了。”

陆炜急忙回答道。

他并没有说自己是默写的。

原本他还想以此邀功。

毕竟少年心性,有点成绩都是想要炫耀的。

却被周楚拦住了。

“杨夫子乃当世大儒,少爷即使是默写下来的,于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而会让夫子觉得少爷沉不住气。”

陆炜一听这话,顿时放弃了邀功的想法。

杨夫子接过陆炜抄写的纸,漫不经心的查看了起来。

越看越满意。

虽说陆炜的字写的像狗爬的一般。

却写的很认真。

每个字都是一笔一划的。

没有任何一遍是潦草的。

这种心性,难能可贵。

字是可以练的。

少年人想要拴住心猿却难如登天。

“写的不错。”

杨夫子难能可贵的给了陆炜肯定。

这让陆炜内心有些高兴。

“会背了吗?”

杨夫子将手中的纸随手放下,问道。

“回夫子,会背了。”

陆炜说完就开始背诵起了出师表。

原本杨夫子听到陆炜说会背倒也没感到意外。

毕竟抄了二十遍了,如果还不会背,那就真的蠢笨如猪了。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孩子背诵起出师表来,没有一点磕磕巴巴,异常流畅。

而且背诵的极有感情。

这让杨夫子很是意外。

莫非这孩子真是个读书的料?

等陆炜背诵完之后,满脸期待的看着杨夫子。

“不错,以前只听说你顽劣,没想到还真是个读书的料子。”

听到了杨夫子的夸奖,陆炜愈发高兴了。

少年人就是这样。

做一件事,如果一直能得到别人的夸奖和鼓励,那么他就会做的越来越好。

根本不需要其他人的督促。

两人回到陆府之后,陆炜被杨氏叫了过去,考校功课。

“文心,今日夫子教了你什么?”

杨氏看到自己的儿子,问道。

“夫子今日教了我出师表,这是我抄写的。”

陆炜说着将自己抄写的二十遍出师表递给了杨氏。

杨氏接过来看了又看。

“这真是你抄写的?”

倒不是杨氏不信任陆炜。

她的儿子她最了解。

之前那般顽劣,这出师表抄写的虽说字像狗爬的一般,却极为工整。

没有丝毫不耐烦之处。

杨氏觉得,自己的二儿子,多半是做不到这般的。

陆炜听到这话,挠了挠头。

“是我抄的呀,我还嫌抄的不够呢,楚哥儿给我讲了诸葛丞相的故事,儿子以后也想成为诸葛丞相那样的人。”

陆炜说道。

杨氏听到这话很是意外。

“楚哥儿都跟你讲了什么?”

“楚哥儿讲了很多,夫子只是让我读了一遍出师表就不管我了,楚哥儿跟我讲了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还将了诸葛丞相五次北伐,以及为何留下出师表,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像诸葛丞相这般。”

陆炜此时内心仍然被打满了鸡血。

“出师表我都能倒背如流了,夫子都夸我是读书的料。”

陆炜骄傲道。

杨氏听到这话,眼睛一亮,当即让陆炜背诵起了出师表。

等陆炜背诵完,杨氏让人端来了冰镇酸梅汤。

“我儿辛苦了。”

随即看了一眼银翘。

“你去把楚哥儿叫过来。”

银翘听到这话,顿时满心欢喜。

“是,夫人。”

很快,银翘就找到了周楚。

“楚哥儿,夫人叫你呢。”

“夫人叫我什么事?”

周楚一边说着,一边跟银翘往杨氏的院子走去。

“少爷的功课很好,夫人很满意,多半是要赏你些玩意。”

周楚听到这话,顿时心中了然。

自己之所以这么帮陆炜。

就是因为这一个月在陆家,感受到了陆家的氛围很轻松。

杨氏对下人向来温婉,从不苛待。

在这个不把下人的命当命的年代,难能可贵。

怪不得表叔非要自己进入陆家呢。

周楚还记得表叔当初对自己说过的话。

“卖身进去大户人家当下人,相当于二次投胎,投的好了,什么都会有,投的不好,生不如死。”

周楚脑子里面胡乱想着,很快就来到了杨氏面前。

“夫人。”

周楚行礼道。

“楚哥儿,过来。”

杨氏摆了摆手道。

周楚从善如流,来到了杨氏跟前。

杨氏拉住了周楚的手。

“你是个好孩子,文心顽劣,多亏了你,才能让我那族叔夸赞他。”

“以后你多读读书,然后多教一下文心,等过些年,我就把你的身契还给你,到时候你也可以参加科考了。”

说着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块银子,放到周楚手中。

“这银子你拿着,平日里想买些什么,不要不舍得。”

杨氏说话总是能让人如沐春风。

一般的人家,赏给下人钱的时候,总是要拿捏一番主人的姿态。

会说这钱是赏给你的。

但杨氏不会如此。

就像是给自己家后辈的零花钱一般。

就连周楚这个从后世而来的人,心里都没有觉得有任何不舒服。

“多谢夫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杨氏的赏赐,周楚没有推辞。

也没必要推辞。

“好孩子,回头我让小张多买些书,只要是市面上能买到的,都给你们买过来。”

小张指的是陆家的管家。

张管家如今不过二十出头。

为人却极为老成。

做事一板一眼的。

从未出过错。

“楚哥儿,你接着给我讲讲诸葛丞相的故事呗。”

此时一旁的陆炜坐不住了,说道。

杨氏听到这话,满脸高兴。

以前想让自己这个儿子读书难上加难。

现在居然主动要求了。

这是极好的转变。

这个转变不是别人带来的,正是眼前的书童。

“小张,给楚哥儿每个月的月钱加三成。”

周楚原本的月钱是三百文。

不多,远不如外面做活赚的多。

不过毕竟是奴籍,而且在陆家基本上花不到钱。

横向对比的话,陆家给下人的例钱算是多的了。

加三成的话,相当于每个月多了近一百文。

在下人之中都算是顶尖的。

不过也没人会有异议。

毕竟周楚是书童,干的活是其他人干不了的。

而且谁都看得出来,楚哥儿是个有本事的。

“我也要听。”

陆婉儿一听周楚要给自己哥哥讲课,顿时来了兴致。

她现在这个年纪,还不懂什么情情爱爱,只是会不自觉的被周楚吸引。

“去吧。”

杨氏自然不会反对,如果自己家未来再出一个才女的话,对陆家的名声而言,都会有极大的提升。

毕竟现在很多人都看不起陆家。

觉得陆家过于粗鄙。

而且还是锦衣卫出身。

和那些文官天然对立。

晚饭过后,周楚和陆炜兄妹两人来到书房之中。

周楚继续讲三国的故事,并且还是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混着讲。

中间会讲明演义和史实的区别。

三国演义如今是非常流行的话本。

兄妹两人听的津津有味。

听到诸葛亮草船借箭还有空城计的时候,陆炜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少爷得区分清楚演义和三国志的区别,这其中很多听着很厉害,却经不起推敲,而且真正打仗的时候,并不具备操作性。”

周楚侃侃而谈道。

是夜,周楚一直讲到亥时,也就是晚上十点多,杨氏才下人来叫几人回去睡觉。

和陆炜对诸葛亮的崇拜不同,陆婉儿则抓着周楚的胳膊。

“楚哥儿,明天你再好好给我讲一讲那些兵法好不好。”

陆婉儿这话,让原本有些困顿的周楚瞬间清醒了。

看着满脸兴奋的陆婉儿,心想哪有女孩子对兵法感兴趣的?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