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爱书屋 > 现代都市 > 扶摇直上是什么

扶摇直上是什么

徐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扶摇直上》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赵泗嬴政是作者“徐福”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主角:赵泗嬴政   更新:2024-10-12 15:18: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泗嬴政的现代都市小说《扶摇直上是什么》,由网络作家“徐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扶摇直上》是难得一见的高质量好文,赵泗嬴政是作者“徐福”笔下的关键人物,精彩桥段值得一看:穿越大秦,成为出海为始皇求长生药船队的一名船员......飘洋八年,终回故土,成为大秦第一位海归。嬴政:可有仙山?可有仙人?可有仙药?赵泗:无......始皇帝:无功而返,此乃死罪......赵泗:“臣有物要献!”说罢,赵泗摊开一块破布,掏出几袋子皱巴巴的种子。“陛下,此乃世界地图,大秦尚未四海归一,此乃红薯土豆,亩产千斤!此乃......

《扶摇直上是什么》精彩片段


眼下,大巡天下已经接近了尾声……

除了偶尔遭遇的刺杀,整个大秦似乎都显得风平浪静。

但是始皇帝清楚的知道,一切的安宁都只是建立在自己还活着的情况下。

他能够清楚的感觉到天下之间的暗流涌动。

上至朝堂之上,老牌军功贵族和新晋军功贵族的矛盾,下至看似已经征服的六国之地,百姓依旧不识秦法,六国旧贵族看似被夺去爵位,实则依旧把持着地方经济政治。

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伴随着天下一统,可以通过战争瓜分的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都已经消耗殆尽。

盘子就这么大,掌握了顶层资源的人必然是不愿局势发生变故的。

而新晋的军功贵族,那些未曾拿到上流门票的小贵族,那些获得了入场券却无法更进一步的人,必然会渴望继续向外开扩,而事实上这群人才是大多数。

这群大量且普遍集中在中低层的贵族和老牌军功贵族发生了极大的政治冲突。

以往,大秦国策尚在,六国未灭,耕战体系的大秦必然不会停下征服的步伐,故而小贵族占优,大贵族求变。

现在,四方天地断绝阻碍,自然条件的限制之下,顶层贵族开始逐渐占据优势。

你哪怕再怎么想打想要获得功劳又能怎么样?

顶破天打打北狄南蛮,现在大秦正在做这件事。

然后呢?已知最富饶的土地已经被完全征服。

而在天下四野之间,也是风波云起。

大秦吏治的倒退是必然的事情,始皇帝近乎每次出行都会遇到刺杀,七年前途经博浪沙的那次刺杀,迄今为止,都还没有找到凶手。

始皇帝知道,肯定是基层和六国地方出了问题。

官员,贵族……范围太大,无从查起。

六国之地官员吏员的任命很多都是直接来源于六国的旧贵族群体。

顶破天也就是不允许在籍贯地上任,换个地方上任,但依旧是治标不治本。

始皇帝当然也想用老秦人,但是没办法,没有那么多吏员,更没有那么多的官员储备。而且老秦人到了政治环境宽松的六国故地会不会腐化也是问题。

大秦的吏治体系需要大量吏员来进行维持,吏员削减必然会出现还政于地方的情况,而要想维持庞大的吏员规模,让吏治推行地方,又必须要启用六国旧贵族人员。

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

而至于民间百姓,亦是矛盾重重。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车同轨书同文暂且不提,对百姓影响可能不大,毕竟这个时代的真正的百姓是不识字没有车的。

但是度量衡和货币的强制性统一让百姓没有太多应变时间,这上面能动的手脚太多了。

度量衡和货币改革,加上六国旧地并不是那么忠心的吏员官员以及把控地方经济的旧贵族,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可想而知。

由官员吏员引发的恶政,推到国君身上那是传统技能。

而始皇帝为了进一步毁灭六国遗留的烙印,又在天下范围内禁绝淫祀。

何谓淫祀?

说白了就是秦国不承认的节日和神灵祭祀。

李斯和始皇帝固然考虑到了地方的不适应,并非单纯的将大秦的节日和习俗信仰强加于六国之地。

而是在商议之后,结合现状,以大秦为主,六国为辅的祭祀信仰节日。

譬如屈原的祭祀,始皇帝就并未禁绝。

事实上对于地方名人名臣,只要不是誓死抗秦派的,基本上始皇帝都没有禁绝祭祀。

可是就算如此,依旧对地方习俗信仰造成了极大打击。

譬如某些地区野合的习俗和风气,就因为始皇帝这次改革被明令禁止。

而百姓愚昧,对于所有不适的徭役和政策全部归于秦。

故,民心沸腾!

另外,也就是最关键的一点。

徭役!

秦朝时期的徭役太多太多!

秦始皇陵,长城,阿房宫,各地驰道,南越开扩,陇西进取……

每年的徭役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每一个都是极其庞大的工程,每一个都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甚至于在原本的历史上,直到始皇帝死去都尚未完成。

对于六国百姓而言,度量衡货币改革挨一刀,有点疼,但是能忍。

习俗的强行更改,可以强行适应。

严重的徭役,外加上高昂的赋税,已经让他们痛不可耐。

始皇帝都知道也都看得见。

但,他能够压的住。

他心里很清楚现在大秦从上到下矛盾重重,全赖他一人系之。

他也曾求变,才有了淳于越和李斯的斗争。

最终,他选择了李斯!

选择淳于越,他可以现在放下。

如周天子一般,享八百年国运。

以史为鉴,大秦再怎么不济,效仿周天子绵延王室五百年可能性也很大。

始皇帝想要的更多!

周王室赤膊含玉的耻辱历历在目,因为始皇帝就是亲历者,也是始作俑者。

大秦在他手上走上了巅峰,他不负众望,完成了历代老秦人的夙愿。

从东出!到一统!

他有足够的资格骄傲!

他的大秦,也远不该是由五百年,八百年能够度量的长度。

所以,他选择了李斯!

相比较于效仿周王室的前车之鉴,他更愿意走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

一统,前无古人也!

而其后每一步,都没有什么效仿对象!

甚至于连错误的教训都无法以史为鉴。

每一步,是对是错,都充满了未知。

而始皇帝所作之大政,长城,匈奴,南越,驰道,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习俗,时间都已经给出了证明。

而为一己之私修建的秦兵马俑到了后世也成了历史的瑰宝。

郡县制更毋庸置疑……

或许,自周以后,自大一统以后,再无朝代如周一般绵延八百年。

但是自秦以后,历朝历代,皆以一统为己愿,中华大地才免于四分五裂,更不至于小小的土地之上各国林立。

只是,该往哪里走呢?

始皇帝对于世界的了解也没有多少,他看着世界地图,手指轻轻叩动。

大秦的未来又在哪里?又在谁的身上?他甚至不知道该选择谁来做自己的继承人。

骄傲和迷茫并不冲突。

大秦的一切都显得扑朔迷离,始皇帝思及于此,乃至于胸口发闷。

繁重的政务,以及扑朔迷离的未来,他的骄傲和自负,加在一起不断的压榨着他的身体成为他的负担。

他剥开了迷雾的一角,看到的却是更多的迷雾。

身体愈发疲惫,始皇帝眉头紧皱,熟练的打开案几旁的小瓶子倒出一枚色彩艳丽的丹药嗑入口中。

额间的青筋跳起,嘴唇缓缓发白,紧闭的眼皮不断颤抖,汗水自脸上划过,许久之后,始皇帝才仿佛如释重负,长出一口气靠了下来。

始皇帝深感疲惫,心知车马劳顿,以最近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怕是这一趟大巡天下,不能走完了。

不过……如今行程已经过去了许多,现在折返也没什么大问题。

没走的地方,明年补上即可……

他需要时不时的露面,告诉天下人,他还活着!

他知道,所有人都在畏惧自己!

但他也知道,所有人都还不够畏惧自己!

“也好,算上折返回去的时间,三种新粮,也差不多该收成了。”始皇帝轻声呢喃。




回想起上一世中原地区的糟糕环境,赵泗多少有些唏嘘。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古代和现代不同的不仅仅是习俗和制度,环境的差别亦是十分巨大。

眼瞅着天色渐晚,以现在的温度情况,恐怕就算是正夏也得个好几天才能把盐水晒干出盐,赵泗也无心等待,轻车熟路的朝着王离的营房走去。

之前陪王离吃了一顿火锅以后,赵泗和王离就混熟了。

赵泗是苦于没有食材,空有调料。

王离则是没有调料,没有烹饪手段,空有食材。

二人又都是老饕,一拍即合,干脆成了饭搭子,赵泗负责料理食材,王离负责提供食材。

要不说王离是狗大户呢,这货嘴里说着不能擅杀耕牛,基本上天天都能弄出来牛肉来吃。

到了地方,王离人还没来,不知道去忙活什么去了,不过奴仆倒是在,有王离吩咐,不用赵泗开口便奉上点心酪浆。

值得一提的是,秦朝军队是可以带奴仆参军的。

准确来说,对于家中有奴隶的,秦国征兵是连带着家里的奴隶一起征的。

奴兵情况比较复杂,有的可以跟随主人前后,有的则是被征调为辅兵。

奴隶如果杀敌立功,秦律是有赏赐的,不分官奴隶和私奴隶,只要功劳足够,就可以脱离奴籍。

秦朝时期本就处于奴隶制社会,奴隶数量不在少数,官私奴隶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体,不比自耕农少多少。

赵泗一边喝着酪浆一边吃着点心有些怀念现代社会的科技与狠活。

王离确实不缺食材,连熊掌都能弄得来,各种野味山珍,只要开口就没有任何问题。

可问题在于赵泗没有足够的调料,他的厨艺也算不得精湛,更别说这个时代连个炒锅都没有。

炒锅这个东西看似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是要做出来需要的工业水平还真不低。

首先不能太厚,太厚影响导热性。

其次不能太脆,太脆了炒着炒着锅碎了。

然后不能太软,动不动就变形。

铁锅普及千家万户一需要钢铁产量的大规模提升,二则意味着钢铁冶炼技术达到封建时代的高峰。

现在的秦朝依旧以青铜器为主,铁器普遍较脆,连制造日常工具都够呛,更别提铁锅了。

“所以,钢铁冶炼怎么弄来着?”赵泗皱眉。

这玩意真是涉及到他的知识盲区了,谁没事学这个啊?赵泗知道的也就是含碳量影响钢铁质量,再多的就不知道了,他甚至连铁的熔点都没记住。

钢铁取代青铜器是大势所需,没办法,铁矿的开采难度远低于铜矿,其次铁的蕴藏量远高于铜的蕴藏量。

最后,封建时代的巅峰钢铁铠甲武器质量远胜巅峰青铜器。

问题出在这里,秦朝已经是青铜器巅峰了。

而钢铁冶炼甚至连入门都不算……

这边科技树已经点满,那边科技树刚发了个芽,而钢铁冶炼如果没有政府大规模投入,技术进展慢的令人发指。

汉朝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很大一部分情况是因为铜矿越来越少,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另外大量的青铜器以及金银被陪葬,铜还要承担货币属性,完全不够用,没办法才去点了铁器的科技树。

当然,还有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技术断层!

秦朝的青铜冶炼水平几乎是青铜器时代的巅峰,秦末乱世,冶炼技术倒退,关键技术和制度遗失,也是汉朝不得不点铁器科技树的重要原因。

而秦朝虽然也面临了这些问题,但是并没有汉朝时期那么严峻,毕竟这个时代还较为原始,商业也并不发达。

青铜,虽然贵且少,但是放眼国家层面勉强还算够用。

而钢铁,以目前表现出来的冶炼难度和令人泪目的实用水平,对于始皇帝而言,还不如继续在青铜器冶炼方面深造,寄希望于找出更大的铜矿和更先进的冶炼技术。

但是赵泗知道,秦朝的青铜冶炼技术已经走到头了,再往上也就那样。

可惜,想要在这个青铜器质量正值巅峰,数量也勉强够用的时代另开钢铁支线,需要的魄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钢铁冶炼可不像造纸,随便找几个匠人就能慢慢琢磨。

这玩意,投入大的离谱,非得是官方机构大笔大规模投入资金,从铁矿等源头产业开始投入。

而且很有可能还会面临很长一段时间负收益的情况。对财政造成极大的负担。

初期的铁器绝对比不上青铜器,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也不知道始皇帝有没有魄力进行产业转型,这玩意真的是利在千秋!”赵泗琢磨着,哪天撺掇一下始皇帝,顺嘴提上那么一句。

钢铁冶炼技术没有发展,很多东西都无计可施,钢铁性能远高于青铜,这是事实。

正在思索如何撺掇始皇帝投一笔大的,却看见王离一脸喜色的捧着一口青铜锅晃晃悠悠的走来。

“你说的锅,我差人弄出来了!”王离喜气洋洋的拍了拍锅底笑着说到。

得益于赵泗心心念念的炒菜,给王离抱怨大秦没有锅,王离记在心上,作为老饕的王离自然也想尝尝赵泗所说的炒菜是何滋味,于是差使家中匠人按照赵泗的描述制出铜锅。

赵泗入手,沉的离谱。

不过厚度倒是适中,不算特别厚,但是也做不了特别薄。

青铜这玩意脆,弄太薄了不行,天生比铁锅得厚上几分。

王离弄来的铜锅能成这个样子已经十分不错,虽然有可能会影响导热性,但是问题不大,火力全开,锅还能凉了不成?

不过很显然,这口铜锅肉眼可见的价值不菲技艺精湛,在这个时代压根不可能大规模批量生产。

普通家庭,忙活一年赚来的钱都未必能买得起这一口锅。

这可是实打实的铜,能直接熔成钱的那种。

不过对于赵泗而言,并没有什么大碍!

毕竟王离是富三代,压根不需要考虑成本问题,轻轻抚摸做工精湛的铜锅,赵泗脸上露出喜色。

在这一瞬间,他脑海里已经浮现出好几个菜式。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