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预想过会失望,却没想到失望会来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在他们盛大婚礼庆典后的一个月,临安便迎娶了当朝宰相之女——柳熹姌。
世人皆知柳氏和太子乃青梅竹马,柳家同样是当时一国之母皇后的母族。
如此尊贵的柳家之嫡女,为了自己心爱之人,宁愿做小,居为侧妃,也要和自己的心上人在一起。
最后,也如她所愿,二人终是在一起了。
可他怎么敢?
怎么敢在迎娶安琳公主后的一个月便再次娶“妻”。
难道看我熠、嵘、砾三大部落乃至整个大西域好欺负是吗?
虽为侧妃,可这典礼的风光程度也只仅次于安琳,说什么贤良淑德、知书达理,再以此为由,命侧妃当以正妃之礼代之。
这无疑是将整个西域的脸踩在脚底摩擦,难道大齐想引起战乱吗?
要想在一个月内筹备如此盛大的婚典,不提前准备肯定是不行的,看来大齐皇室早己有意为之。
可为何要刻意如此,难道就真的是为了要打大西域各族的脸吗?
虽不是,却有异曲同工之意。
一来,对大齐皇帝来说,就是想要压压西域部落的气势,告诉他们,大齐是君,他们只是臣,君臣有别,这个差别并不是和亲就能覆盖的。
二来,对太子来说,柳氏为当朝名震一方的大家族,和宰相之女成亲,自己又可多得一方势力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他真正想娶的,本就是柳熹姌。
而熠、嵘、砾三大部落虽为了西域的安宁,将安琳送去和亲。
可也为了安琳将来能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活,最后与大齐共同商议后宣称:为了贺喜这场婚事,双方承诺十年内不以任何原因引发战争,且西域各族愿意向大齐称臣,且每年各族将向大齐按礼进贡。
和亲是为了双方能各自安宁,而称臣,则是希望以此感化大齐,望大齐能善待他们捧在手心的小公主。
以为退一步会是海阔天空,没想到却是蹬鼻子上脸。
我大西域的部落自然是一言九鼎,可没想到大齐竟以这种卑鄙的方式给西域各族来了一个下马威。
奈何身处边关,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大部落捧在手心的小公主竟如此被人欺负,三大部落得知后十分心痛且愤怒,可却奈何不了大齐,也违背不了自己许下的诺言。
于是三大部落以再次贺喜安琳公主和临安太子为由而派人前去进贡,向皇室进贡当地特色:牛头,羊头,及一把特制的匕首,说是寓意六畜兴旺,剩下西畜草原甚少,便以匕首代替。
大齐皇帝固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哈哈,爱卿真是客气了!
来人,将这匕首呈上来。”
在大齐皇帝假意端详后再假意夸赞道:“不愧是西域特制匕首,果然精巧。
来人,着人将这匕首给太子妃送去,以解其相思之苦。”
大齐皇帝果然狡诈,简首就是一只老狐狸。
此番操作,一来承了西域的意,二来又适当反击,将匕首转送给太子妃,好告诉他们:你们向大齐伸过来的刀,有一天也会指向你们自己的公主。
熠族族长听闻后,着实愤怒:“好一只奸诈的老狐狸!”
此时嵘、砾部落所派代表亦在场,其中砾族王子安慰安琳公主的父亲道:“至少咱们目前的意思传达过去了,大齐那边也不可能再如此这般,其他的日后再慢慢从长计议吧!”
嵘族王子一同安慰道:“舅父放心,安琳那么聪明乐观,肯定会没事的!”
安琳父亲深叹了一口气,难掩心疼女儿道:“但愿如此吧!”
这把匕首警告来威胁去,最后来到了安琳公主的手上,她何尝不知道自己父亲的用意,又何尝不知道将匕首送给她实质是一种威胁呢。
可这匕首,确实是解了她的相思之情,这便足矣。
她所求不多,在出嫁前,所求不过自由二字,再为国出嫁后,所求不过一方安稳,在有了第一个孩子齐奕安后,所求不过陪伴孩子健康快乐长大,既求不了母凭子贵,那便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平安健康,快快乐乐地长大。
可到最后的最后,到蓉钰被抱走,蓉乐被贬出宫后,她再也无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