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云龙于业的现代都市小说《亮剑世界:发展军工我帮李云龙高升全本阅读》,由网络作家“我家有只狗呼噜”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亮剑世界:发展军工我帮李云龙高升》主角李云龙于业,是小说写手“我家有只狗呼噜”所写。精彩内容:自己作为顶级军工专家刚刚在南天门技术验收报告书上签完字,怎么突然就来到了战场?开局偶遇赵刚把他领回部队,自己跟李云龙一个团,来到了战场打鬼子。只不过,他们的装备实在是太简陋了,是他出场的时间了。什么坦克,意大利加农炮,他统统能造!...
《亮剑世界:发展军工我帮李云龙高升全本阅读》精彩片段
李云龙心情很好,没想到原本在他的计划中能从旅里要点枪和子弹已经是顶了天,没想到还能拿到两门炮还有一些手榴弹,简直就是意外之喜。
于业和赵刚在营部迎接李云龙,他们两个也很好奇,团里拿出来这一千斤“土特产”到底能换到什么东西回来。
“老李,不错啊。这两门迫击炮肯定是旅长看咱们不容易,特意批给咱们的吧。”赵刚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本质。
现在八路军能用来攻坚的武器很少,能有两门迫击炮支援,看来旅长也是看在独立团确实困难的情况才给的。
于业看了眼这俩炮,根本没看上。
在他眼中,低于100毫米口径的武器那特么能叫炮吗?
对于他来说,还不如看看后边几种武器来得实在。
撬开手榴弹箱子,于业看了看,是仿制德国的木柄手榴弹,也算是经典老款式。
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是能够提升投掷过程中的力矩,便于战士们发力,在同等重量下容易投掷得更远,而且落地以后还不容易滚动。
而且长长的木柄还增加了引线的长度,延时到5-7秒才会爆炸,大大延长了手榴弹的滞空时间。
但是,其实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杀伤力半径基本只有5米左右,而且木柄的方向还是杀伤死角。
在如今我方军工厂的制造能力下还有不少问题,就是铸铁外壳不够均一,而且其中的装药量或者威力也不够,甚至于很多时候装的都是黑火药的,往往就是裂成两半完全没有杀伤力。
于业拿出来一颗木柄手榴弹,在手里把玩两下对跟着自己的两位军需处战友说道:“搬走吧,把这几箱手榴弹全给拆了。”
“啊?全给拆了?”于业一句话给李云龙整懵了,虽然这不是啥好东西,你一句话就给全拆了是怎么个意思?
于业白了李云龙一眼:“就这破玩意儿,团长,你还当个宝啊?把里边的装药全部拆了,换成我们自己的。
我保准你威力提升3倍!”
“呃,老于,你随意。”李云龙反驳的话在听到于业说威力提升三倍的以后,当场哽在喉咙里。
看完了木柄手榴弹,于业又拿起了李云龙带回来100条枪,虽然是从旅里拿回来的,但是这个形制也不统一。
有30多把中正式的新枪,是7.92mm口径,这显然是从运输队长那儿拿到的少量支援。
还有30多把三八大盖,是6.5mm口径,这显然是从鬼子那边缴获的,不少枪都有磨损痕迹,甚至有些膛线都磨平了。
剩下还有20多把是我们自己兵工厂生产的新枪,于业饶有兴趣的拿出来翻看了半天,他知道这种赫赫有名的枪,在我方的军事工业历史上有很深刻的意义,“无名氏马步枪”是7.92mm口径。
这枪设计比较轻巧,以“中正式”为基础,进行了一些改良,也是我方“黄崖洞兵工厂”的得意之作。但是,由于枪管使用的材料是钢轨,材质偏软,这是它比较致命的缺陷。
唉。
于业叹了一口气,在这个工业孱弱的时代,无法有更高的要求。
最后,看了看李云龙带回来的两万发子弹,基本上都是6.5mm和7.92mm两种。
打开以后,一枚一枚仔细检查过以后,于业有些意兴阑珊,这些子弹中有些是缴获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复装弹,如今这个工业水平下很难保证这些复装弹的均一和稳定,其作战效能大大降低。
同时,于业也感觉有些心酸,先辈们就是拿着这样武器跟鬼子们干了14年,完全就是在用血肉之躯去抵抗钢铁,实在是太难了。
“老于,怎么个情况?看你这垂头丧气的。”李云龙以为自己拿错了什么的东西,让于业有些失望。
“没啥,就觉得你们不容易。”于业叹了口气。
有句话,于业藏在自己心里没说,他想说如果是自己拿着这么破烂的武器,真的没有信心的跟鬼子们干十四年。而且,老李这帮人根本不知道干多少年以后会胜利,但是他们一直在坚持,从来没有放弃。
这显得他们这些人格外伟大。
“以后,咱们团火力你就放心交给我吧。”
“好的,那这些装备和子弹我就发下去了啊?”李云龙问道。
“当然,你是军事主官,当然得听你的。”
“不是,老于,我还以为这些装备你看不上,有什么问题。”
于业:“......”
有句话梗在脖子里,于业不知道自己当讲不当讲,在深呼吸了好几次以后,于业终于憋进了自己的肚子里,那就是,不是针对谁,这些装备实在是垃圾。
于业摆摆手,准备回去抓紧回去把手榴弹给改改,能增加一点战斗力也是好的。
就在迈出去院门的那一刻,于业收回了自己的脚:“老李,我知道这个有点为难你了,但是我还是我想提一下,有可能的话,给我搞个机床吧。
有了机床,我才有可能带你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火力巅峰。”
“好!”
听出了于业话中的郑重,李云龙也难得严肃起来,郑重地回答道。
听到这句话,于业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以如今的境地,再以华国如今的工业水平,在杨村这个地方及其周围两百里地怎么可能搞到机床?
这就像是在沙漠里找到一块冰那么困难。
可是没有这些基础的东西,于业一身本事只能发挥出小部分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走出几步后,看着周围战友们一双双清澈的眼神,于业双眸也逐渐坚定起来。
对自己来说很难,可是赶走鬼子们对他们来说也很难,他们都没有放弃,自己凭什么放弃?
于业听完李云龙和游击队战友的话,差点没有笑出来:“团长,你刚刚怎么答应我的来着?原材料方面我说了算。
搬!这些肥田粉必须一包不剩全部给我搬回去!”
“行,那就听你的。”李云龙立刻安排下去。
于业又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得亏刚刚那两发炮弹没有落到这仓库里来,不然就这几包肥田粉,估计能把这炮楼给干得渣都不剩。”
于业转过头来,对游击队战友说道:“回去跟游击队的战友们做好准备,很快你们应该就能接到命令了。
这一次,附近几个县城鬼子们的肥田粉估计都得卖脱销。
那些完不成销售指标的土豪劣绅们,估计还得谢谢咱!
不过,你们可得注意了,这买肥田粉的事情一定要鸟悄的,不能让鬼子们察觉到。
毕竟,我们得跟鬼子们做长远的生意。”
还有半句话,于业藏在心里没说,嗯,做长远的送他们上西天的生意。
李云龙和那游击队战友满脑子都是问号,这没头没尾,于先生这是又要干什么?
等到收拾完战场,李云龙和于业回到杨村,已经是早上六七点了。
当完成早操的战士们看到于业真的毫发无伤地拿下了鬼子炮楼,瞬间就炸了锅了,昨晚观战的这些战士们绘声绘色地跟所有人讲述在于业两炮之威下鬼子炮楼被轰成渣的事迹。
不到半天的时间,所有人看于业眼神都带着几分敬畏。
这是不可小觑的读书人呐!
当于业睡饱了,招呼着几个战友把肥田粉堆在了军需官门口的时候,军需官一时半会儿没有反应过来。
“于业,你这是干什么?我是管军需,又不是管种田的,你把这么些肥田粉放在我这儿干啥?”军需处老方有点懵。
于业坐在肥田粉的麻袋上,笑眯眯地看着老方说道:“老方啊,我不是在你这儿搞了些周氏炸药吗?现在我还给你了。”
“啊哈?就这?你就拿这肥田粉还给我?”
“那可不,一斤还一斤,你赚大了。”
“得了吧,你这生意做得太黑了,简直比地主老财还黑。你这跟装了一袋子土跟我换一袋子金子有什么区别?”老方有些无奈。
“老方,你可别不识好歹,这玩意儿堪比TNT。可比你那个什么破周氏炸药强太多了。”于业也不跟他生气,就坐在肥田粉的袋子上跟老方唠闲嗑。
“真的假的?”老方还是将信将疑。
如果说是前两天的于业跟他这么说,老方一定会觉得于业在跟他寻开心,可今天是用两根铸铁管子两炮炸塌了鬼子炮楼的于业,那他说的话老方肯定得掂量掂量。
事情应该不是那么简单。
“肯定是真的!真的不能再真了!”
“老方,你们有没有什么从地主老财那儿搞来一些大的水缸或者大瓷罐,我就来现场给你表演。”于业拍了拍屁股下边肥田粉说道。
老方将信将疑,还是去给于业找了一些他要用的罐子来。
于业划开装肥田粉的麻袋,白花花的肥田粉马上就洒了出来,而且还带着一股刺鼻的味道。
对于学过有机化学和化工的于业来说,这味道再熟悉不过了。
在夏天的老式旱厕里边这种味道特别重,而且相当上头。
这是氨味。
没有专业做实验用的橡胶手套,于业也只能捏着鼻子直接上手了。
鬼子们制造的这个肥田粉还是技术不过关,里边有不少杂质,还有一些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些呈现微黄色,还有不少结块。
于业一边操作一边吐槽,目前鬼子们的工艺还是不太行。
不过想到即便是鬼子们如此粗糙的工业也比此时华国强太多,于业就感觉有些心酸。
经过一顿鼓捣,取出来的那些肥田粉经过溶解、过滤、结晶和加热等一系列工序,终于在陶罐的底部形成了一些淡黄色黏糊糊东西。
(作者作为学过有机化学的化学狗,对这些还是比较了解的,其中的过程就不写了。
大家也别瞎搞,如今市面上卖的所有化肥基本都加入了各种惰化剂,搞不出来的,大家也别白费这个力气。)
带着老方和几名战士跟团部报备以后,跑到远离庄子十几里地的后山,挖了个坑把陶罐埋在地上,于业点燃导火索,带着大家跑出安全范围。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
在雷管的加持之下,在陶罐底部仅仅只有两公分厚的黄色物质爆发出最为狂暴的力量。
漫天的泥土被抛洒出来,甚至有不少都落在于业等人头上。
等到烟尘散尽,于业带着老方几人走到了刚刚埋陶罐的地方,几位顿时抽了一口凉气。
这玩意儿,威力也太大了吧。
“这玩意儿,虽然单位质量的威力比TNT差了点,但是也还能凑合用吧。至少比你们之前用的那些东西好太多了。”于业看着面前深度达一米多的大坑,面色平静地说道。
事实上,他已经对这个效果有点小失望,可能是因为设备太过简陋的原因。
在他工作的那个年代,在贝鲁特港口,曾经有2750吨化学品发生了剧烈爆炸,其威力就相当于一颗小核弹。
老方几人看着于业,心里都有一个疑问,这特么威力还小?
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个年轻的白面书生三十七度的嘴里怎么能说出如此无情的话来。
老方再一回想起,刚刚于业扛着那一千多斤肥田粉坐在自己军需处门口的时候,于业还坐在那肥田粉的袋子上笑眯眯地跟自己说话,简直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换做自己坐在炸药堆上,自己绝对不可能有于业如此平和的心态,而且还能跟自己开玩笑。
想到这儿,老方的额头上再次冒出了冷汗,扭头再看于业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这个白面书生心里住着的该是怎样一个魔鬼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