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水清范进的现代都市小说《重男轻女?分家!我才不受这窝囊气精品文》,由网络作家“语乔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重男轻女?分家!我才不受这窝囊气》,现已完结,主要人物是水清范进,文章的原创作者叫做“语乔乔”,非常的有看点,小说精彩剧情讲述的是:刚一睁眼,看到破败的屋子,半个黑面馍馍,面黄肌瘦营养不良满脸关心的五个娃娃。穿越小说看遍的她就明白,自己是穿越了,“完了,这简直是地狱开局啊,想逆袭可有点难度啊!”既然来都来了,就收拾收拾心情凑合过吧。可越过越憋屈,被熊孩子撞了,大嫂怪我?还要把我卖给老头拿钱给表哥娶亲?说为老范家延续香火那是你女儿的福气?这福气还是给你吧!偏心婆婆把糠掺在糊糊里给女儿吃说补身体?老爷子还不让女儿上桌吃饭?......一家极品等着姐挨个收拾。...
《重男轻女?分家!我才不受这窝囊气精品文》精彩片段
别人家逢年过节盼望着吃肉吃蛋,他们一家只想吃顿饱饭,只想从一天两顿稀糊糊变成有一顿能吃干的.....
水清和范进从张婶子家出来,去的是村长家,接着是李大娘家,再然后将上午帮过她的人家一一去了遍后,今日就不再去了。
后面也不用去了。
因为明日发了大米后,其他人家主动会将鸡头米送来问他们要不要。
其余家里也约定好了送货时间、注意事项、以及粮食斤数和发放时间,和张婶子一样,所有人一开始震惊到以为听错了,然后转为欣喜,一遍遍反复问有没听错。
在确定没有听错后,保证今天就能开始,晚上天黑前就能送过来一批!
村子里走了一遭后,水清和范进开始往家回。
水清低着头,心里沉甸甸的。
张婶子家日子最苦,吃的黑面野菜糊糊,孩子以及张婶子本人瘦骨嶙峋,说句难听话,华国的乞丐都比他们长得富态。
村长家日子最好,田产多、儿子媳妇能干,屋子是村子上唯二的砖瓦房。
饶是如此,吃的饭菜也是没有什么油星,只是和张婶子家能照出人影的糊糊不同,村长家吃的是苞谷面馍馍。
比老范家的黑面馍馍要好上不少——至少不剌嗓子。
其余人家吃食上和老范家大差不差,菜糊糊配黑面饼子或黑面馍馍。
不是农忙时节,不用出重体力干活,家家户户饭菜皆是半点不见油荤,干稀掺和着吃...
“水清,晚饭我们做什么?”范进右手拎着一大竹篓莹白圆润的鸡头米,左手拎着一筐送的蔬菜瓜果,黑润润双眼期待的问。
这一大竹篓鸡头米二十斤是有的,有了收成心底不慌。
想到好不容易来一趟的岳父大人和小舅子,尤其还在帮他们建房子,他提议道:“上午我买猪肉摊主还送了猪大骨,用猪大骨熬锅猪骨头汤怎么样?”
本来是买回来给一家人补身体的,想不到岳父也带了猪肉来,他买的自然用不上。
只能用瓦罐浸泡在清冷的泉水里,防止坏了。
水清没意见。
这年头大家吃的差,干活尤其是重体力活约定俗成中午那顿要做干饭的,最好带点油荤,也能补充下体力,干活更加有力气。
晚饭可管可不管,全看主家为人。
即使管饭,也不拘饭菜。
她想了想说道:“阿爹千叮咛万嘱咐,晚上那顿可以不做干的,要不吃面条,不、面条要揉面擀面,连个案板都没,还是吃面疙瘩汤吧。”
胡屠夫生怕他俩嚯嚯了粮食,后面饿肚子,一个从不下厨房的汉子为了闺女简直是操碎了心。
范进想到岳父气愤吼叫的样子,非但没有气恼,反而发自内心的笑了。
他能分辨出善意恶意。
“爹也是怕我们后面饿肚子。”
没有人喜欢饿肚子的滋味,尤其是饿过肚子,那种烧心灼肺的感觉是人都不想再去经历的。
“嗯,咱们不全用白面,掺和些玉米面,省的阿爹再叨叨,每碗面疙瘩上配个煎荷包蛋,油水够了,也不难看,待客拿得出手。”水清规划道。
阿爹为他们着想,恨不得带回自家去吃,这都是他带来帮工的人,他们招待的好些阿爹回去了也有面子。
亲朋邻里的,这次亏待了,别人口上不说,心里清楚着呢,下次再想请人帮工就难了。
换成之前范母根本不慌,但是自从胡水清撞了头醒来后,她是打心底认为小儿媳不好管了!
她目光落在两个小丫头身上,半是威胁半是哄骗的敲打:“水清呐,你是明事理识大体的人。
你和大家说说吧,一定要让大家打消咱们范家卖孙女给孙子娶妻的念头,咱们都是淳朴良善之人,哪能做出这等子不好的事?”
大丫二丫紧张不安的牵住娘的衣角,湿漉漉的双眼求助的看着自己娘。
她们忽然很怕,很怕娘帮阿奶和大伯娘说话,将这件事糊弄过去。
范大丫尤其的怕,毕竟娘在得知阿奶和大伯娘有卖了她的想法时,只是不满两人要将卖了她的银子用来给大柱哥娶亲,而不是卖了她这件事。
娘被阿奶和大伯娘压了十几年....
胡水清会替婆婆和嫂子说话,但是她不会!
她眉头一皱,缓缓开口道:“两个姑娘还小,哪里分得清真假话。”
范大丫二丫心里咯噔一下,沉了下去。
范母和孙金花脸上立马由阴转晴,脸上瞬间挂起笑容,连身板都挺的更直了。
有婆婆的敲打,孙金花不安的心终于落了地。
懦弱了二十多年的胡水清哪是摔了一跤就能硬气起来的?
不管是出于对婆婆和她这个嫂子的畏惧,还是出于范家以及自己的名声,她也必然会将这件事遮掩过去。
只要现在糊弄过去,再悄悄带人牙子来家.....
水清转头对上大丫笑道:“傻孩子,吓着了吧,你俩还真当你大伯娘要卖了你呢?
她就是说着闹你玩的,哪有长辈尤其还只是个大伯娘能当家做主卖了你,你放心,你大伯娘有银子,养儿子的人还能没攒到娶儿媳妇的钱?
没攒到娶儿媳妇的钱还敢接着一直生?那不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想让老大老二打光棍被村子里人笑话么!”
话音刚落,范大柱范二柱惊疑不定的往孙金花看了过去。
娘之前说卖了大丫和二丫正好用来给他们说亲事,银子多的话就挑个漂亮的娶。
按照婶子说的,娘肯定是有银子在手的,不然哪能生完又生,而省下来的银子必然是用来给三柱四柱娶亲用的。
凭什么!
他们要背着卖妹妹的名声,而两个弟弟却不用。
叫他们以后在村子里还怎么抬起头做人!
“再说了,即便你们大伯、大伯娘拿不出银子,不还是有你们阿奶么?她手上必然是有银子的。
实在不行,还可以卖田卖地啊,反正娶你大伯娘进门就是卖了田地的,这又不是啥稀奇事。
家里还有二三十亩良田,到四柱娶亲也足够了。”
听到这话后,就连之前一直看着两个堂妹挨打挨骂没吭半声的范三柱范四柱也齐刷刷的看向自家阿奶。
齐声问道:“阿奶,你会出银子给我们说亲事?”
范母听到打起她仅剩的二三十亩良田主意,就一阵心疼。
她嫁进范家后,家底丰厚,足有五六十亩良田。
土地山林更是多。
所以有家底送两个儿子去读书识字。
只是老大认字跟要他命似的,每日只想着躲懒;
老二倒是个爱读书的,小的时候经常得夫子夸赞,本以为光耀老范家门楣,结果都二十八岁的高龄了,连个秀才还没考上!
家里的五六十亩良田在养育两个儿子长大、娶亲时卖了十几亩,之前当家的过世又卖了几亩。
她是实在舍不得再卖了,才在大儿媳妇打大丫二丫主意时极力赞成。
毕竟和良田比起来,两个丫头片子就是外人。
总归要嫁出去,以后是别家的人了,和卖出去没啥区别。
她悄悄的对几个孙子道:“别听你们婶子瞎说。”
水清耳力好,嚷道:“怎么能算瞎说呢,婆母你要想清楚,以后你可是要靠大柱他们几个孙子养老送终的!
你有银子不舍得拿出来,有田地舍不得给他们,难道不怕以后没人继承范家的香火啦。”
婆婆和公爹自私自利也就罢了,还是个不知居安思危、好吃懒做不会管家的主。
年轻时日子好过,收成无论多好全部花在身上用了,从不想着稍微省一些存些银钱。
一律花光、用光、到手光。
等儿子大些了要读书时,便卖了几亩良田,等要娶亲又卖良田,生病时还是卖良田....如今舍不得卖良田了就想着卖孙女。
孙金花知晓范家以往的日子好过,是村子上数一数二的‘富户’,她狐疑的看向婆婆,心里泛起嘀咕。
婆婆手上不会还藏着不少银两,舍不得拿出来吧?
水清冷眼瞧着大嫂一家人的神情。
好,很好。
公爹已经去了,她早晚要分家。
看大嫂的样子,分明信了婆婆手上有银子,等提出分家肯定要争取婆婆的‘赡养权’。
她可不想分家后带着婆婆一起过日子。
有这样一个拧不清的婆婆当家,她怕是有吃不完的野菜糊糊黑面馒头。
不管是野菜糊糊还是黑面馒头,她是一顿都不想吃了。
她要吃白面馒头!
她要吃大米饭!
“哎呦,那可不行,范嫂子你可不能断了范家的香火啊。”
“银子给孙子娶亲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呐。”
范母被大儿媳妇以及几个大孙子虎视眈眈的盯视着,犹如被人架在火上烤......
范江带着两个弟弟背着野菜回来时,就见院子篱笆墙外好几层山水村的妇人们。
个个热情高涨、苦口婆心的劝说着他们阿奶拿银子出来给几个堂哥娶亲。
传承老范家的香火。
就连以往一向向着阿奶说话,对阿奶知冷知热的大伯娘也只是嘴角带笑的站在一旁,既不答话也没替阿奶解围。
阿奶眉头间的皱纹都能夹死苍蝇了。
见到他们三个回来,范母一瞪眼,厉声呵斥:“挖个野菜挖这么长时间,定是跑哪去躲懒了!
一大家子人等你们吃晌午饭,进去进去,再不进去统统没吃的。”
孙金花和她的四个儿子没动。
她最小的女儿范招弟伸着头踮着脚往厨房看了眼,见娘和哥哥们没动,猛咽口水后也不敢动。
范江看着两个眼眶含泪的姐姐,又看到一手一个护住两个姐姐的娘。
似乎,有什么不同了?
两个年岁小的范河和范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听到有吃的立马放下装野菜的竹筐往堂屋向走。
见到娘和哥哥姐姐都没动,茫然的朝他们看去。
然后有了和大哥同样的困惑。
范母见喊不动人,转而对上一圈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妇人们嚷道:“好了好了,都别咸吃萝卜淡操心了,各回各家各管各娃去!”
妇人们笑着道:“走喽走喽,范婶子你好好管家吧。”
切,偏心偏的没边了,难怪家里日子越过越差。
围观的人散了,孙金花瞥了眼婆婆,神色晦暗不明的先行进了屋子。
三柱四柱对视一眼,一左一右的上前扶住阿奶,笑嘻嘻道:“阿奶,我们扶你进去!”
大柱二柱看了眼阿奶,又看了看娘,脸色难看的跟了进去。
落在最后的大丫二丫惊讶的微微张嘴。
二丫不可置信的低声问道:“娘,你怎么做到的!”
怎么一向和阿奶和睦到比亲母女还亲的大伯娘,会甩脸子给阿奶看。
一向对大伯娘言听计从的大堂哥二堂哥,也有不听大伯娘话的时候。
以往心思单纯的三堂哥四堂哥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大丫看明白了,他娘是一步步瓦解的。
只是看明白了是一回事,能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水清牵着两个女儿瘦骨嶙峋的小手,悄声教导:“以利相交,利尽则散。
你俩以后看人要看清他们图什么。”
范大丫二丫重重的点头。
以往觉得大伯娘和阿奶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她们不可能斗得过,想不到即使在一根绳子上,它们也是可以相互斗的!
“还有,要文斗不要武斗,咱们做个文明人,知道不?”水清继续教导。
大丫二丫没有迟疑的连忙点头。
她们知道!
早上娘就是吃了亏,被大伯娘和阿奶推搡倒地的。
还说是三柱堂哥不小心撞到的,说她们不能和一个小孩子计较。
可三堂哥明明比她们还大,怎么可能不小心.....
·
“来,大柱二、三四柱,你们的整个黑面馍馍拿去。”
“大江大河大湖,你们的半个黑面馍馍拿去。”
“水清呐,你的半个黑面馍馍之前提前吃了,现在是没了的,你就别等了。”
大丫二丫以及孙金花的小女儿招弟本来就没有黑面馍馍,只有糊糊吃。
竹筐里剩下的五个黑面馍馍不用说,都是范母、孙金花以及出门未归的范家大儿子范前的。
至于胡水清的夫君、范母的二儿子范进,则是在城里抄书,路途远,三五天才回来一次。
范母分完干的,开始分稀的。
她拿着大木勺一碗碗的舀着野菜糊糊,在临到大丫二丫时,木勺往上浮了许多。
只见本就稀薄的野菜糊糊,舀到大丫二丫碗里时只剩汤水以及零星的几颗糙米和菜叶子。
到招弟时又明显沉了沉,打起的粥明显浓稠多了。
“吃干净别剩饭,你们要知道食物有多金贵,能吃饱饭有多不容易!”
“咱们家人口多,养活一大家子不容易,你们要知足,知道不!”
范母训完话,轻飘飘的瞥了眼怔忪的小儿媳妇,扬手道:“好了,都去吃吧。”
上一刻还在说要文斗不要武斗、做个文明人的水清,在看到范母打饭时绷不住了。
她抬眼,看着两个闺女捧着粗陶碗往门槛处走,不解的喊住:“大丫,二丫,你们去哪?”
“婶子你忘了?女儿是不能上桌的,只有我们这些儿子才能上桌吃饭!”大柱挺了挺胸膛,骄傲的说道。
他知道婶子早上被娘和阿奶不小心推倒了,许是忘记了,提醒道:“我是长子长孙,最为贵重,以后要继承范家的,婶子你记好了。”
水清:......我记你个大头鬼!
她淡淡的问:“范家你继承啥,是那几亩薄田还是这三间旧屋子?那你娘你阿奶你几个弟弟吃什么住哪?”
范大柱:......
孙金花范母二三四柱:......
水清朝大丫二丫招手,喊道:“过来,哪也不去,你堂哥弟弟们能坐,你俩也能坐着吃饭!”
大丫二丫往外的脚步停住,听话的往回走。
范母脸色发黑,呵斥:“老二家的别胡闹!
自古以来女儿就不能上桌,也就是我们范家好说话,不然你们也不能上桌!”
范大柱站起,指着捧碗蹲在墙角的范招弟说道:“二婶你看我妹妹不也不能上桌么?很公平。”
“公平你娘的!你妹连坐在桌子旁边吃饭都不能,你很骄傲很自豪很了不起是不?
不好意思,我闺女我不同意!”水清不留情面的冷哼。
“胡氏!你别看刚才大家都帮着你说话就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我告诉你,老婆子还没死,这个家轮不到你做主!”范母用力的拍上桌子,老旧的饭桌发出砰的一声响。
随后,她一边心疼木桌,一边手疼的背到身后死劲揉搓。
水清霍然站起,一声不吭的朝外走去。
范母脸色难看,恶狠狠瞪了大丫二丫几人一眼,强势下发命令:“她不吃不许给送吃的,她有骨气我看她能饿几顿!”
大丫二丫才不听,端着粗陶碗就转身。
原本坐在桌子旁的范江范河范湖三兄弟唰的站起,往外走。
娘说得对,他们的姐姐们连坐在桌子旁边吃饭都不能,每次都是蹲在屋檐下、墙角边,没啥好得意了不起的。
范母气的脸色变了几变。
范大柱四人却暗中欣喜。
三个堂弟太不识好歹了,大丫二丫是姑娘,早晚要嫁出去,犯不着为了两个嫁出去的外人得罪阿奶。
毕竟得罪了阿奶,以后家产一样落不到。
不过他们仨得罪了阿奶也好,阿爷已经去世了,银两肯定在阿奶手上,以后分多分少全看阿奶心情。
“吃饭!胡氏瞎闹腾正好连晚上那顿也省了,我就不信”
“啊”孙金花啊啊的大叫。
正在训话的范母吓了一跳,她神色不善的眯着眼朝大门口看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