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郭京赵谌的现代都市小说《踹了老爹后,我亲自一统大宋!畅销书目》,由网络作家“九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说叫做《踹了老爹后,我亲自一统大宋!》是“九孔”的小说。内容精选:顿时身体颤抖,心中早已惊骇欲绝。他想要移开目光,但却发现自己的心神好像陷入了太子眼神的漩涡之中,难以自拔。他脸色一片惨白,全身上下很快汗如雨下。郭京不知道,这是因为赵谌是穿越者,融合了太子本身的魂魄,再加上两世为人的经历,让其才拥有了这份隐藏的被动金手指。......
《踹了老爹后,我亲自一统大宋!畅销书目》精彩片段
赵谌微微一惊,说道:“这妖人好胆魄,将他带到文德殿。”
半响之后,赵谌坐在文德殿御座之上,看着郑立果带领一队大内侍卫,亲自带着一名道士打扮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后世历史上对郭京的记载是一笔带过,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江湖骗子,一个小丑般的人物。
但通过这几天掌握的信息来看,赵谌知道这个郭京能够将大宋皇帝和几位宰相骗得心服口服,又能够让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欲立其为国师,此人不论心智,还是手段,都绝不能有半点小觑。
甚至赵谌此时如临大敌。
他在后世的时候自然是不信鬼神、不信所谓玄学。
可是他连穿越这种最玄乎的事情都经历了,有些玄乎的事情若是发生在他眼前,也不是不可能。
更何况种种迹象表明,这个郭京恐怕真的会一些玄乎的本领,否则光是嗑药神仙丸还解释不通大宋两个皇帝和几位宰相做的一些愚蠢得发指的事情。
所以,此时赵谌是心怀警惕、带着审视的目光,打量着郭京。
这妖人一副普通道人的打扮,甚至面容都很普通,是扔到人群中都不会被人注意的那种类型。
唯一特别的是那一双显得沧桑得过分的眼睛。
赵谌乍一看,对方也就三十来岁。
但目光与其对视之后,便感觉对方年龄不小了,至少有四五十岁,甚至六七十岁的样子。
而最让赵谌心中警惕不已的是,郭京什么话都没有说,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他便清晰的感觉到了郭京的不凡。
对方的装束和长相明明都很寻常,可从其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出尘气息怎么都掩盖不住。
事实上,去年元宵节灯会上太子殿下也见过郭京,只不过那个时候太子殿下只是配角,郭京将所有心思和注意力都放在宋钦宗和几位宰相身上,甚至将他掌握的某种玄妙秘术都施展在了宋钦宗和几位宰相身上,得到了他们的绝对信任,允许他的六甲神兵用来守城。
而在太子的记忆中,除了对方施展的一手法术神乎其神之外,对郭京本人反而没有多少印象。
同样的,郭京也不是第一次见太子了,去年元宵节他看了一眼一脸稚气的太子,只是一眼他便知道这太子和宋钦宗的性格相仿,再加上年幼,便认为不值一提,所以再没有关注过。
可是,这几天京城中发生的几件大事证明,他当时看走眼了,所以他今天来见太子,固然是很有信心将太子搞定,但同样如临大敌,提起十二分精神。
当他此时与太子目光对视,暗中通过眼睛目光全力施展某种玄妙秘术之时,发现太子目光依然清澈如泉,平静如冰面一般。
郭京心中大惊,持续施展玄妙秘术,然后他眼中太子那犹如冰面一般的目光轰然破碎,瞬间变成无尽的大海,紧接着便又化成了浩瀚星空,深不可测。
郭京浑身一震,顿时身体颤抖,心中早已惊骇欲绝。
他想要移开目光,但却发现自己的心神好像陷入了太子眼神的漩涡之中,难以自拔。
他脸色一片惨白,全身上下很快汗如雨下。
郭京不知道,这是因为赵谌是穿越者,融合了太子本身的魂魄,再加上两世为人的经历,让其才拥有了这份隐藏的被动金手指。
早在真宗当皇帝的时候,因为与辽国、西夏国打仗,朝廷钱粮一度周转不开时,便打过樊楼的主意,但受到强大的阻力,最后不了了之。
北宋立国一百多年以来,樊楼的背景或者说樊楼后面的人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一个谜一般的存在。
赵谌当然不是普通人,来之前这一路上掌管着皇城司的郑立果,已经将关于樊楼的一些隐秘之事详细的给太子报告了一番。
所以,赵谌知道樊楼的依仗,更是清楚樊楼的经营模式几乎是后世股份制企业的雏形。
没错,樊楼的老板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家族或者势力,而是由大宋朝最顶尖的九个世家门阀共同执掌,共同分红利。
而且传说中还有更为重要的第十家势力,但没有人知道这第十家势力是什么,显得颇为神秘。
那九个世家其中之一便是之前大宋宰相何栗所在的中原何氏,而另外八个世家门阀在朝中都有人身居高位,在大宋朝的势力或者在某些方面的影响力,丝毫不比被赵谌抄家灭门之前的何栗所在何氏弱。
赵谌记得在后世反腐倡廉的那段时间,一些高消费场所纷纷倒闭,甚至连南边有着妈港之称的世界赌城的很多赌场都受到严重影响,关门倒闭近半。
所以,从樊楼如此庞大的盈利便可以看出,大宋的贪腐和官员、权贵的堕落已经达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
当然,若只是简单的去认识,只能说大宋的有钱人还是很多的,可是来樊楼消费的十之八九是官员和权贵,所以大宋的有钱人主要是官员和权贵。
可是,赵谌这几天了解国库之后,发现大宋朝廷很穷,税收一年比一年少,而且皇宫的用度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这种现象当然很不正常,纵观华夏历史,历朝历代即将覆灭前的几十年,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天下财富被权贵和官员紧紧攥在手中,而不是被天子、朝廷和国家所掌控,更不是被百姓所拥有。
这里的财富可不光是钱粮,更多是指农田和生活必须的资源。
就拿农田来说,历朝历代开国之时都是田地被寻常百姓拥有最多的时候,也是田地分配最为普遍和公平的时候。
可是立国一百多年之后,当初拥有田地的很多百姓的后代就变成了地主贵族的佃户和下人,而他们的田地自然是稀里糊涂的变成了地主贵族阶级的,他们的后代成为了无产者。
而大地主和贵族这个阶级往往是官员的主要来源,因为穷人是读不起书,更练不起武的。
可是大宋朝的官员不用纳税,所以朝廷的税收自然是越来越少。
执掌朝廷的天子和宰相们不能让朝廷和军队没有钱粮可用,被逼无奈只能加赋税,这些赋税自然是落不到贵族和官员身上,最终还是落到穷苦百姓身上。
而即使是这样,这些赋税一路上交到朝廷国库也少了大半,雁过拔毛正是眼下大宋官员贪腐的惯例。
这样一来,朝廷钱粮已然不够用,只能继续加赋税。
如此恶性循环之下,百姓渐渐的被逼着没有了活路,自然而然便有了苛政猛如虎的说法。
被逼着活不下去的百姓上了山、进了林子成了贼寇,被一些野心家利用,最后稀里糊涂的就成了反贼。这一点《水浒传》这本古代演义小说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