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爱书屋 > 现代都市 > 从新兵到封狼居胥完整版

从新兵到封狼居胥完整版

卫宁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小说推荐《从新兵到封狼居胥》,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卫宁刘彻,故事精彩剧情为: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初登大宝,于霸上祭祖后折返皇宫,暂居平阳公主府。是夜,平阳公主献歌女卫子夫于刘彻,恰逢卫子夫月事,其孪生三姐卫平君替代卫子夫侍奉汉武帝。月后,卫家三娘子卫平君人间蒸发,成为卫家一桩不为外人知的千古迷案。。……十四年后,卫宁穿越大汉,成为一名村民,应召入伍。他从一名瘦弱的新卒,一路杀到狼居山,立下不世之奇功。在回到长安,论功行赏的时候,汉武帝看到了卫宁脖子......

主角:卫宁刘彻   更新:2025-02-01 06:1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卫宁刘彻的现代都市小说《从新兵到封狼居胥完整版》,由网络作家“卫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小说推荐《从新兵到封狼居胥》,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卫宁刘彻,故事精彩剧情为:建元二年,汉武帝刘彻初登大宝,于霸上祭祖后折返皇宫,暂居平阳公主府。是夜,平阳公主献歌女卫子夫于刘彻,恰逢卫子夫月事,其孪生三姐卫平君替代卫子夫侍奉汉武帝。月后,卫家三娘子卫平君人间蒸发,成为卫家一桩不为外人知的千古迷案。。……十四年后,卫宁穿越大汉,成为一名村民,应召入伍。他从一名瘦弱的新卒,一路杀到狼居山,立下不世之奇功。在回到长安,论功行赏的时候,汉武帝看到了卫宁脖子......

《从新兵到封狼居胥完整版》精彩片段


夕阳落下,塞外的天空开始黑了下去。

天空繁星星罗密布,如棋盘上棋子一般闪烁。

塞外大地上,三处火光冲天而起。

卫宁和九十多名羽林安静的站在火堆旁,待火燃烧完毕,卫宁对赵策道:“将他们的骨灰收到牛皮鼓,军牌挂在牛皮鼓上。”

第一次卫宁在长安郊外入伍,当时李叔给他写了一份木制军牌,上面写了姓名籍贯。

起初卫宁还不知道什么用,现在他明白了。

马革裹尸……这四个字的分量太重了。

卫宁沉默了一会儿,对赵策道:“下令,行军!”

此前赵策和羽林们已经将兰氏部落内的牛羊给宰了,补充了口粮,每个人的马匹上都挂着口粮。

除此外,赵策还收刮了这群匈奴人的衣衫,防止夜晚气温骤降。

塞外的天气说不准,多准备点不会出错。

一俟准备充足,卫宁带着百名羽林再次朝漠南腹地骑马深入!

……

黑夜中,卫青的中将军公孙敖此时带着一千轻骑在沙漠中前行。

卫青大军去公孙敖这支轻骑三十里地。

他们白天行军在河套寻找匈奴主力,晚上大军缓慢行军驻扎,另派出一支骑兵去寻找霍去病和他麾下的羽林。

公孙敖在方圆三十里地,依旧没寻到霍去病和他羽林骑兵的踪迹,正打算回去的时候。

周围忽然传出急促的马蹄声。

公孙敖大惊失色,他都没有询问对方是谁,当机立断道:“准备迎敌,准备迎敌!”

现在是夜晚,他们甚至连放狼烟求救的机会都没有。

本以为在夜晚不会遇到匈奴人,可谁知此时真被他碰上了。

公孙敖不知道对方究竟来了多少人,黑夜中只能借着月光去大致分辨,但无论如何,对方的兵力一定是十倍于己。

公孙敖冷汗涔涔,这千人轻骑压根应付不过来。

“杀!”

匈奴骑兵发起了冲锋,四面八方在月色中,如黑压压的潮水,朝着他们迎面冲来。

砰砰砰!

铿锵!

噗嗤!

叮当!

马匹撞击声,兵器碰撞声,利刃割肉声,盔甲防御声,一时间各种声音交杂起来,在夜晚中演绎出诡异的乐章。

“哈哈。”

一名匈奴人从马匹上拽下来一名汉卒。

那匈奴汉子将弯刀放在汉卒的脖颈上,用匈奴话叽哩哇啦的说着。

一名骑兵伍长眼含血泪,愤怒的道:“放开他!放开!”

那名被抓的汉卒丝毫不惧,而后匈奴人的弯刀一点点割破了汉卒的喉咙。

“呃……”

汉卒捂住脖颈,皮肤和气管被切开的痛苦生,让他撕心裂肺的开始颤抖,他想呐喊,可喉咙被割破,根本喊不出来。

全身在颤抖,双眸瞪大,而后痛苦的落地,全身剧烈的疼痛抽搐着。

“我操你祖宗!我操你娘!”

那名汉骑伍长眼含热泪:“小六子!啊!我日你大爷!我踏马要弄死你!”

战场是残酷的,袍泽们日夜的相处,让他们彼此之间都有着深厚的情义。

莫说老兵看到这一幕,便是个新兵看到这一幕,恐也会抛开所有恐惧,奋不顾身的杀了上去。

“兄弟们!给老子杀!”

四周的匈奴人越来越多,公孙敖绝望的望着这一幕。

“将军,我助你突围!”

公孙敖红肿着眼,怒道:“突围个卵子!要么老子陪你们战死,要么光明正大的打出去!”

突围也没用,多十倍的兵力,四面八方都严防死守,突围死的可能性更大,还不如痛快的战一场。

他现在只希望士卒们坚持久一点,也希望卫青能察觉出异样,快些派兵来增援。

月色下,越来越多的汉卒倒在地上。

一刻钟,仅仅一刻钟,公孙敖带出来的千骑已经折损了一半。

公孙敖死死咬紧牙关,看着一个个倒下的孩子……

这些人,都是他从关中带出来的,他答应过一定会平安给他们带回去。

“将军,莫哭。”

千人将高呼道:“我们是汉卒,死在疆场,是我们的荣幸。”

“大汉还在,我们都在,将军莫哭。”

公孙敖全身颤抖,仰天大啸:“那便战个痛快!”

“杀!”

公孙敖这个中将军也开始策马冲入人群。

一名名士兵不断倒在匈奴人的武器之下,地面上横七竖八的躺着汉朝士卒。

轰!

一支长矛朝公孙敖刺来。

“将军!”

千人将用躯体挡在了公孙敖身前。

噗。

右胸被贯穿,千人将盔甲上流出褐黑色鲜血,渐渐开始变红。

公孙敖看着这一幕,心疼到了极致!

即便他已经见贯了生死,可看到这一幕还是感觉心痛的无法呼吸。

“卫大将军!卑职顶不住了!”

公孙敖仰天高呼,虽然他知道没用。

“桀桀!”

一名匈奴当户拎着双锤,朝着公孙敖脑袋上便重重的砸了下去。

公孙敖已经闭上了眼睛。

就在此时。

嗖!

一支弓弩破风而出,带着强大的贯穿力,黑夜中直接贯穿那名匈奴当户的喉头。

而后,一匹快马风驰电掣而来。

月色朦胧,公孙敖只能看到马匹上的细鳞铠甲,在月色中那般耀眼。

他看不清对方的脸,头盔将他几乎全部包裹。

是卫大将军派人来了?

不像。

公孙敖正在愣神之际,那匹风驰电掣的马匹已经冲入战团。

他挥舞着长枪,如入无人之地,所过之处,周遭皆是尸体。

那长枪的枪穗已经被鲜血染红,说明此人已经经过一场战斗。

唰唰唰!

长枪在匈奴人群中如灵动的蛇不断吐着蛇杏。

一击一收,像极了蛇吞猎物的场景。

每一枪下去,便有匈奴人应声落地。

强悍,霸道!

这名将军的身手实在太霸道,乃至于一群汉卒都看呆了。

匈奴人疯狂的朝他袭来,马匹上的人丝毫不惧,势大力钧的一枪扫了出去,便有数十名匈奴被着霸道的一击划破喉骨。

短暂安静,只有骨头破裂身,令人听后脊背生寒。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

后方又出现不到百骑,这群人速度极快,动作整齐划一,朝着为首那名细鳞铠甲的将军冲了过去。

当他们汇合时,便如一股子强大的洪流!

他们配合默契,杀伤力十足,全都默然不语,没有任何喊杀,即便负伤,也只有轻轻一哼。

“他们是谁?”

“这是谁的麾下!”

公孙敖惊愕高呼,这凶悍的战斗力,给公孙敖直接看呆了!

小说《从新兵到封狼居胥》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远在长安。

未央宫。

一处沙盘前,一名三十出头的中年男子,身穿黑色镶金丝绸衣衫,衣衫上的金龙栩栩如生,中年男子背着手默然站在沙盘前,炯炯有神的眼神默然盯着面前的沙盘!

沙盘之上,在大汉的南端诸城镇已经插满了龙骑,这些地方都不在大汉的控制范围之内。

中年男子眉宇紧蹙,面色不怒自威,身后数名大汉高层安静的站着,谁也不敢打扰中年男子沉思!

中年汉子双目如虎一般,眸中带着一往无前的霸气!

他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名曰刘彻,大汉帝国的主宰者,终汉一朝,成就至高无上,无人能出其右,一代天骄,汉武帝!

站在汉武帝身后的大汉高官,无一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对华夏历史影响深远。

诸如桑弘羊、董仲舒、东方朔……一一在列,如此多的名臣站在汉武帝身后,无一人敢随意走动,大殿安静的落针可闻!

“此一战至关重要!”

许久后,背着手的汉武帝身影高昂激烈的说道。

言语中带着自信,带着志在必得的雄心!

这次出塞,他分兵三路,大汉数得上名号的名将全部被他派遣出去。

漠南、辽西、河套,这些地方一直被匈奴人掌控,无一不是军事要塞,只有拿下来,大汉对匈奴的战略地位才能成为优势。

三十二岁的天子,正是一个男人最风华绝代的年纪,汉武帝带着雄心壮志,那意气风发的神色,桀骜不驯的自信,无一不在彰显着帝国主宰者的威严。

从汉初到现在,历代统治者已经给汉武帝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现在国家经济实力雄厚,自刘彻登基后,他彻底露出了獠牙,不在对匈奴畏畏缩缩,改守为攻,力图实现“王者无外”的“大一统”的局面。

在汉武帝掌控政权之后,他先后两次对闽越地区发起战争,两次征讨都不战而胜,南方彻底掌控在汉朝统治之中。

如此情形之下,汉武帝摩拳擦掌,不久后就对匈奴发起了马邑之围,这一场战争双方有来有往,但也注定汉匈不可能和平相处,汉匈外交正式开始交恶。

汉武帝早就厌倦了以前的局面,大汉每每需要送女子出塞,嫁给匈奴男人,以换取不平等的和平。

这对汉朝所有男人来说,无疑不是一件极其耻辱的事。

汉武帝早就想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在马邑之围后,汉武帝第一次动用新人将领卫青出征龙城。

龙城之战,卫青初出茅庐,斩下傲人的战绩,大汉骑兵直捣龙城,顺势控制住黄河以南地区。

这一战后,匈奴人不得不开始重视他们的对手。

这仅仅只是开始。

这一次的出征,对汉武帝,对整个大汉帝国来说都至关重要。

如果三路赢了,大汉就能控制河套门户地区,掌控这个地区后,整个漠南将会在大汉囊中。

由此则会带来整个丝绸之路的畅通,那个时候,大汉和西域的通商贸易将会更加畅通,如此带来的经济利益则不可估量。

辽西若是赢了,那整个辽东地区,则也会全面进入大汉帝国的掌控中,那里丰厚的资源和人口,将会被汉武帝全部收入囊中。

所以无论如何,这一场战争,要赢!

汉武帝投入了三路十万兵力,他要灭胡,彻底消除以往所有耻辱!

“这一战后,朕要让尔等不敢南下牧马!朕要让尔等见到我大汉雄风!”

汉武帝背着手,望着外面的天空,低声呼喊。

话音刚落,外面一名小黄门急促走来,见到汉武帝,躬身道:“奴婢参见陛下。”

汉武帝淡漠的开口,道:“说!”

小黄门忙不迭道:“启奏陛下,卫大将军来信。”

汉武帝眉宇微蹙。

后方的几名大汉高官也蹙起了眉宇,掐着时间点算,卫青的大军现在应该还没有抵达定襄郡。

现在这个时候来信,会出什么事?

众人不自觉的将目光全部望向了汉武帝。

汉武帝接过信件,安静的看着,紧蹙的眉宇渐渐松开,看完信件后,他激动的高呼:“好!”

桑弘羊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发生什么事了啊?”

汉武帝眉开眼笑,对众人道:“是卫青军中的一名新兵,给朕带来了一则好消息。”

“那名新兵发明了一种叫做马蹄铁的东西,当真惠及了整个大汉的马匹!”

桑弘羊狐疑的看着汉武帝,不解的道:“马蹄铁?这是何物?何以惠及大汉马匹?”

董仲舒和东方朔也一脸不解。

汉武帝哈哈一笑,将这马蹄铁的原理简略告知诸位高官。

当他说完后,众人忍不住倒吸凉气。

东方朔激动的道:“果真是好!想不到这么简单的东西,我等却从来没有想过。”

桑弘羊心情愉悦的道:“这名新兵当真对大汉马匹做出了杰出贡献啊!”

他说完后,拱手对汉武帝道:“启奏陛下,此人当赏。”

汉武帝点头,他从来都是赏罚分明,有功必赏。

只是他有些为难的看着诸卿,询问道:“该如何赏赐?加官封爵?”

东方朔赶紧出列,抱拳道:“陛下,此不可!”

汉武帝问道:“何以为?”

东方朔道:“此发明虽惠及大汉马匹,但不足以加官封爵,此赏赐实在太重了,也会让士兵们觉得不公。”

如果一个小小的发明就能加官,日后谁还会拼命在战场上杀敌?

所以东方朔才觉得赏赐重了。

汉武帝也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道:“那边赏钱五千,丝三百匹吧。”

众人赶紧拱手道:“陛下英明!”

汉武帝嗯了一声,看着桑弘羊,道:“既如此,你便给朕传令下去,即日起,大汉所有马匹加钉马蹄铁,以提高马匹的存活寿命。”

桑弘羊抱拳,恭敬的道:“微臣遵旨!”

汉武帝点点头:“好了,都退下吧。”

“臣等告退!”

待人群离去,汉武帝再次望了一眼沙盘上的龙骑,背着手缓缓的走到大门前,抬头望着天空,喃喃自语道:“卫仲卿,不要让朕失望了!”


是年,汉武帝派卫青发动高阙奇袭战,击败盘踞在辽西的匈奴人,让匈奴人不得以逃亡河套以西之地。

这里的草原并不如阴山茂盛,匈奴畜牧业得不到发展,是以匈奴人才对汉朝边塞发动更强烈的掠夺物资侵略战。

这一日,汉武帝再次对盘踞在河套以西的匈奴人悍然发动战争,势要让漠南无王庭,匈奴无活兵!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诸位,建功立业归来。

夕阳西下,定襄郡沉重斑驳的城门缓缓关闭,远去士卒的身影越来越远,只有一丝残阳透过城门缝隙,射入了定襄郡的大地上。

卫宁翻身下马,牵着红将军,一人一马安静的走在定襄宽阔的泥路上,被红色的夕阳拉的残影很长很长。

定襄郡两侧的百姓,如野草一般,数日前的战争虽然摧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但仅仅数日,残垣断壁已经修葺完毕,定襄郡两侧大街再次恢复生机。

这座边塞城市,经历过太多太多这样的场景,这里的人已经对战争麻木。

街肆两侧,各种物品琳琅满目。

酒水的香气从铺子内传出来,卫宁嗅了嗅,想去打一殴酒,可是摸了摸怀中,却发现仅仅只有十余枚汉五铢。

这些钱,还是他出浅水村入伍的时候,马村长给他的。

十余钱喝不到酒,那便罢了。

卫宁摇摇头,踱步在定襄郡街肆上,没过多久,再次回到军营。

军营内,只留守三千余士卒,以及霍去病留下的一百骑羽林。

定襄郡本身驻扎着两万常备兵力,不过全部被卫青带走了,这三千余士卒,是留下来防卫定襄郡的士卒。

寻常喧嚣的军营,此时也变的安静起来。

骑兵营前,百匹大宛马拴在马厩。

百名羽林正在对攻实战操练,武器也都非木材,而是实打实的刀、枪。

这种训练方式,若非双方都具备高超的武技,是不敢使用的,因为随时可能会误伤同袍。

百人将赵策面色严肃的站在一旁,观着百名羽林对擂。

他们心中都带着一股子气。

这些都是汉匈战争的遗孤,他们的父亲是战场上不惧死的烈士。

他们应该如他们的父亲一样,上阵杀敌。

这次跟随霍去病出征,七百名羽林全部带着必死的信念,可谁知他们一百骑却被窝囊的按在了定襄城。

他们心中如何不气。

可他们又不敢对卫宁说什么,毕竟霍去病给他们下了军令。

但这不代表他们心中对卫宁没有怨恨。

一名入伍不过月余的新卒,凭什么能节制他们这群骄兵悍将?

没有人服气卫宁,怨恨的同时,心中还带着不服和憋屈。

百人将赵策自然清楚这群小崽子的想法,他看着牵马归来的卫宁,笑道:“小卫大人,如此操练可行?”

他这种称呼,本身就带着三分轻蔑,他还以为卫宁不清楚这些称呼规则。

卫宁也清楚他们怎么想的,在军营内,想要驯服别人,只能比他们更强,更凶!


卫宁叫住了卫青,道:“将军。”

卫青回首,狐疑的看着他,问道:“怎么?”

卫宁挠挠头,道:“也没什么,就是有点好奇,咱们的马匹为什么没有钉上马蹄铁。”

“马蹄铁?”

卫青有些不解的看着他,询问道:“什么叫马蹄铁?”

卫宁:“啊?”

“就是马匹的马蹄不是很容易磨损吗?”

卫青点头。

这些年来,大汉淘汰了一匹又一匹战马,马匹对军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感。

谁也不想陪伴自己多年的马匹退下战场,但马蹄的磨损,让许多马匹已经适应不了战场的强度。

当马蹄磨损到一定程度后,马蹄上的角质层就会彻底脱落,当肉接触到地面,马匹就不适应高强度奔袭,最后只能拉去民间做驮货物的交通工具。

每一次看到这些场景,卫青的心都在滴血。

卫宁接着道:“那就在马蹄上钉上铁圈呀。”

“马蹄和咱们人类的指甲差不多,只是比我们的更厚,钉上铁环他们也不会吃痛,铁环与地面磨损,就能减少马蹄的负重了呀。”

卫青是一名军人,他太了解马匹的特性和构造了。

当他听完卫宁的解释后,卫青整个人都愣住了,他呆呆的看着卫宁,许久后才厉声道:“你怎么早不说!”

这声音中带着不甘,带着愤怒。

这么一个小小的玩意儿,为什么没人想出来?

若是早点有人说出来,那大汉将会有多少战马能继续在战场奔袭,又能让大汉添加多少战马!

每年看到淘汰战马被落下战场,卫青的心情多么低落,可想而知,可它们明明还能再战场多战几年的啊!

卫宁:“我没接触过马啊……”

卫青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反应实在过于激动,恐会吓坏孩子,于是他走到卫宁身前,什么也没说,拍了拍卫宁的肩膀。

“我不是在说你,我只是……恨啊!”

“孩子,你……很好!你今天立功了,立了大功!”

“我会为你表功到朝廷,你此举对整个大汉的骑兵都有莫大的功劳!”

“好,好啊!”

“好孩子,早点去睡吧。”

卫宁嗯了一声,道:“将军慢走,我先回营帐了。”

“去吧。”

卫青目送卫宁离去,深深吸一口气,夸着虎步朝营帐走去。

在营帐落座后,卫青便高声对外道:“将所有将领叫来,集合,快!”

不多时,一群将领纷纷抵达卫青中军,他们还以为卫青需要布控战术。

“你们听好!今夜都少睡点,全军骑兵给本将装备马蹄铁!”

马蹄铁?

众人无不狐疑的看着卫青。

卫青解释一番后,众人眼中从最初的迷茫到渐渐的清晰,到最后震撼的无以复加,纷纷激动的道:“遵命!”

“喏!”

“大将军,这……实在太伟大了!大将军!”

卫青自嘲的笑了笑,道:“不是我,是骑兵营新来的士卒卫宁想出来的。”

霍去病倏地一愣。

众人也无不惊讶的瞪大眼睛!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